文/本刊記者徐翔
傳化要做領頭羊
文/本刊記者徐翔
對于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開展,響應最快的當屬浙江傳化物流。在政策頒布僅僅19天,傳化集團便聯合東風商用車、沃爾沃卡車、中國平安等公司在杭州舉辦了一場名為《2016中國公路運力發展峰會》的千人大會,正式宣布傳化集團發力無車承運人業務。
SPECIAL SCHEMER

在此次2016中國公路運力發展峰會上,傳化物流首次發布并詳細解讀了針對中國公路物流現狀所打造的干線網絡“無車承運人”模式——精準運力模式,推出“千·萬車隊培育計劃”,傳化物流精準運力事業部總經理陳宏在會上做了名為《聯合的力量》的主旨演講。他表示,傳化希望做業內的領頭羊,將物流企業、專線老板、供應商連接起來,通過連接形成整個未來中國生產性服務業所有的標準化服務內容,將整個干線網絡無車承運人落地。
事實上,傳化在推動無車承運人模式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其長途干支線物流服務O2O平臺——陸鯨,已經集聚了100萬+的長途貨運司機和10萬+的貨代。其中發貨方多是小3pl、專線、貨運信息部、信息黃牛等,而承運方則是遍布全國的長途卡車司機。
“精準運力通過扶持和整合中小車隊,實現運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全國最大零擔整車運力池,提升滿足大型貨主專業化、精益化運力需求的能力。”傳化物流高級副總裁朱曉暉在接受《中國儲運》采訪時表示,借助傳化物流平臺上沉淀的‘物流大數據’及生態體系內其他成員,還將為相關各方提供商業保理、物流保險、融資租賃、供應鏈管理等增值服務,讓整個物流模式變得更為高效和流暢。
據了解,目前精準運力“千·萬車隊培育計劃”已吸納100余家優質專線企業、車隊等,基本覆蓋華南、華東、西南、華北、東北、西北區域的公路貨運干線樞紐。
傳化顯然正在一步步將概念落地,對于傳化來講,打造中國版的羅賓遜是傳化的奮斗目標。作為北美最大的無車承運人公司,羅賓遜沒有一輛貨車,但卻擁有全美最大的卡車運輸網絡,2013年營收達128億美元,位居世界500強企業的第237位。
相比較美國運輸市場,中國運力的極度分散是羅賓遜模式難以在中國落地的關鍵之一,據有關數據,美國前十名零擔物流企業營業額占70%的市場份額,歐洲前五名占28%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前十名僅占1.8%的市場份額,零擔物流市場集中度相當低。
初此以外,中美運輸市場的差異還有很多。比如在稅務體制、產業成熟度能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差距還相當大。這些都是傳化在落地無車承運人模式上所面臨的現實問題,除了外部環境的制約,傳化與羅賓遜本身也存在諸多差異性。而對以小、散、亂、差為特點的中國物流市場來說,物流市場依然被認為是低端市場,難以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加入進來。
但是情況開始似乎有所改變,除了傳化,羅計、運滿滿、OTMS等越來越多的無車承運人平臺在中國開始發展起來,這些具有IT基因的高素質人才正在推動物流市場的快速變革,倒逼著行業規則和秩序的重新建構,相對于美國目前15000家無車承運人的公司存量規模,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傳化想要做這頭無車承運人模式的領頭羊,還有很多的功課需要做。

《中國儲運》:傳化將無車承運人模式落地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朱曉暉:傳化開拓無車承運人模式落地的戰略,有明晰的道路與時間表,按行動步驟來講:首先,通過2016中國公路運力發展峰會上剛剛公布的千·萬車隊培育計劃,把我們的車隊聯盟做起來;其次,在車隊聯盟基礎上,以品牌、智能系統和專業管理模式,整合優質車隊,進行車隊能力提高,將其打造為高效低成本的專業車隊聯盟,形成全網運力池;再次,通過搭建貨運經紀人聯盟,與車隊聯盟結合,為貨主提供專業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關于時間表,傳化希望用5年左右的時間達到這樣的目標。
《中國儲運》:公路運力峰會上,羅賓遜表示正在積極尋求和傳化的合作,那么傳化與羅賓遜的合作最近有沒有一些新的進展?
朱曉暉:傳化剛剛走過30年,而羅賓遜作為一家百年企業,在美國乃至世界貨運市場的地位都舉足輕重,傳化在業務和資本上都謀求與羅賓遜的合作,但目前有關合作內容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商討,尚不能公布。
《中國儲運》:相比較羅賓遜而已,傳化的資產挺重的,你覺得這對傳化物流未來的發展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嗎?
朱曉暉:互聯網大潮之下,人人在說輕資產,大家都在談線上,但無法忽視的是目前中國公路物流的現狀仍然是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傳化以巨大投入建設物流基礎設施,正是我們肩負這樣的歷史性使命,也是看到了國際公路物流行業的發展路徑和先進經驗,這其中,美國的先進經驗值得借鑒,我們能學習培養更好的車隊,經紀人隊伍和區域網,未來我們的輕資產比例將會增加,這與傳化既有的戰略發展是融合而非沖突。
《中國儲運》:相對于現在的物流貨運平臺,無車承運人與其的本質區別在哪里?
朱曉暉:現有物流貨運平臺只是一個撮合和信息匯集中心,而無車承運人的核心本質在于交易,這其中信息系統、風險控制即信用體系建設等物流服務能力的打造,將與現有物流貨運平臺形成本質區別。
《中國儲運》:你認為無車承運人平臺的出現,會對物流市場在短期(1~2年內)與長期(2年以及更長)分別會造成怎樣的改變?
朱曉暉:短期不會有大的改變,長期來看,將有利于改變當前物流業“小、散、亂、差”的現狀,有關無車承運人的發展和積極作用,上世紀下半葉美國物流行業的變革和發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特別策劃│貨運模式新變革——無車承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