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摘 要】綠色食品蔬菜栽培技術的幾個關鍵環節是選擇良種,播前準備,栽培管理,科學施肥,綜合防治病蟲害 。要獲得綠色食品蔬菜的高產,必須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每個環節都要做好。
【關鍵詞】綠色食品;蔬菜;栽培技術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力發展綠色食品蔬菜生產,實現其產業化經營,對于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談談綠色食品蔬菜栽培技術的幾個關鍵環節。
一、選擇良種
蔬菜的不同品種之間,對各種病蟲害的抗性是有差異的,因此在綠色食品蔬菜栽培過程中,必須要選用優質、高產、早熟、抗耐病蟲害的蔬菜良種,這樣就可以避免或者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幾率,達到少用或不用農藥的目的,降低成本,防止蔬菜污染。
二、播前準備
(一)確定適宜種植季節。種植原則是盡可能將蔬菜的整個生育期安排在它們能適應溫度的季節里,將產品器官的生長期安排在溫度最適宜的季節內以保證其優質高產,并增強抗性。同時要注意蔬菜的均衡上市,確保效益。
(二)合理安排茬口。實行合理的輪作、間作、套作,根據不同蔬菜品種對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可采取高短立體種植。種植幾茬蔬菜后,可安排一茬豆科作物,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提高地力。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市場信息科學合理安排茬口,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風險。
(三)育苗場地和栽培場地的清理與消毒。在播種或定植前,應及早滅茬翻耕,暴曬土壤,除凈殘留根茬和枝葉,消滅土壤殘存的菌源和蟲源。溫室、大棚要在高溫歇茬季節,在棚內灌水后高溫悶棚,利用太陽能消毒。也可在播種或定植前每666.7m2用硫橫2.5kg、30%百菌清煙霧劑、10%速克靈煙霧劑、22%敵敵畏煙霧劑各300g,同2.5kg鋸末混合均勻,分堆在密閉的棚內點燃殺菌滅蟲。在蔬菜定植前15-20d,還要用100倍的福爾馬林溶液進行土壤消毒,做法是噴淋后用薄膜覆蓋畦面,5-7d后再翻倒土壤1-2次。
(四)種子處理。①浸種催芽。根據浸種水溫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溫水浸種:針對種皮較薄的蔬菜,如白菜、蘿卜。此方式沒有消毒作用,一般水溫20-30℃,浸4-5h。
溫湯浸種:水溫50-55℃,浸種15min,浸種期間要不停攪拌,溫湯浸種后再用溫水繼續浸種。如番茄、西瓜、芹菜等。
熱水燙種:浸種水溫70-85℃,利用兩個容器來回快速傾倒浸種的熱水,水溫降至50℃時,再溫湯浸種,之后再進行溫水浸種。如茄子、冬瓜。②藥劑拌種。將種子重量的0.2%-0.3%的農藥同干燥的種子混合,或用藥液浸泡進行種子消毒處理。
三、栽培管理
(一)培育壯苗。采用國內外的新技術新成果,如營養缽育苗、工廠化育苗、組織培養、嫁接、滴灌、地膜覆蓋等,從培育壯苗入手,增加對病蟲害的抗性。科學配制營養土,嚴格做好床土消毒,對一些根系再生能力弱的蔬菜,如黃瓜、豆類等,在育苗過程中要保護根系,采用容器育苗。
(二)苗期管理。①播種-出苗前。做好床土保溫保濕,可在苗床上覆蓋塑料薄膜。②出苗-移苗前。保持土溫,適當降低氣溫,適度放風,充足光照,防止徒長,適時覆土,間苗。③幼苗移植。分苗宜早不宜晚,次數1-2次,移苗前一天澆透水,晴天進行,盡量少傷根。移苗后提高土溫和氣溫,中午光強時,適當遮光。④成苗管理。保持晝夜溫差10℃,土溫15℃以上。適時通風,中午進行,背風向通風,定植前7-10d逐漸加大通風量,進行煉苗。保持土壤濕潤,定植前2-3d,用百菌清或代森鋅進行幼苗消毒。
(三)適時定植。10cm土層溫度不低于10-15℃時可進行定植,做到合理密植與精細田間管理相配合,及時間苗、補苗和定苗,對補種或補栽的秧苗,要加強灌水和施肥,達到苗全苗壯。
(四)合理灌溉。冬春低溫,少灌多鋤;夏秋高溫,早晚進行。沙土地,少澆勤澆;粘性土,減少次數,澆就澆透。根系淺,葉面積大的種類,保持畦面不干;根系淺,葉面積小或根系深,葉面積大的種類,保持“見干見濕”(澆水就要澆透);根深耐旱的種類,一般“先濕后干”。
(五)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對植株進行細致調整,如:整枝、摘心、打杈、支架、牽引、綁蔓、壓蔓、摘葉、束葉、疏花疏果等。
四、科學施肥
要根據綠色食品蔬菜的生產要求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參照綠色食品蔬菜施肥標準),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并且要充分腐熟,以減少致病菌和蟲卵的帶入。追肥以腐熟糞尿為主,多元復合肥為輔,防止過多追施氮肥導致徒長。合理使用微量元素,嚴格按照標簽說明使用濃度和劑量,防止過量引起藥害。沙質土壤要輕施勤施,少量多次;粘質土壤可重施,多施廄肥、堆肥等粗肥作基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五、綜合防治病蟲害
(一)農業防治。采用抗蟲品種、合理輪作、翻耕整地、清潔田園、適期播種、肥水管理等多種農藝措施,提高蔬菜抗逆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
(二)物理防治。應用黑光燈、黃板或糖、醋、酒混合少量藥劑誘殺害蟲;使用防蟲網防蟲;覆蓋銀灰色遮陽網避有翅蚜;保護地可采用“高溫悶棚”控制棚室害蟲;用溫湯或干燥處理蔬菜種子,殺死種子內外附著的病菌;用藍色膜防除草害。
(三)生物防治。用農抗120防治黃瓜白粉病;用農用鏈霉素防治黃瓜細菌性 角斑病、大白菜軟腐病;釋放麗蚜小蜂防治棚室的白粉虱;利用毒力蚜霉菌劑防治棚室蚜蟲;利用蘇云金桿菌制劑防治菜青蟲和甘藍夜蛾等害蟲。
(四)化學防治。科學使用化學農藥,認真執行《農藥管理條例》和《農藥安全間隔期限規定》,不使用DDT、甲胺磷、甲基異柳磷等劇
(五)生態防治。應用控溫、調溫、高溫抑菌等生態技術防止病害。
(六)搞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早防早治,統防統治,以減少農藥使用劑量和使用次數。
參考文獻:
[1]韓梅.綠色食品蔬菜栽培技術要點[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1(3):43.
[2]范凌云,丁小良,葛惠元等.蔬菜栽培技術初探[J].上海農業科技,2006(2):101-102.
[3]張建文.有機蔬菜的栽培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07(2):24.
[4]梁枝榮,張清文.綠色蔬菜高新技術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2,21(3):11-13.
[5]朱晨.綠色蔬菜高產技術[J].農家致富,2009(17):47.
[6]葛大壯.綠色有機蔬菜的栽培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09(3):48.
[7]李玉霞,張清文.綠色蔬菜高產技術新探[J].中國食用菌,2011,21(4):28-29.
[8]趙常州.綠色蔬菜的栽培技術[J].農家致富,2013(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