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生
【摘 要】我國道路建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道路的舒適程度和安全系數越來越關注。而對整個施工道路影響最大的便是路橋過渡階段存在的一些問題,給今后車輛的通行埋下一些隱患。要保證施工路面的質量,就需要不斷提升對路橋過渡段的施工質量和技術要求。本文根據筆者工作實踐,對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過渡段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過渡段;施工;技術
前言
公路工程過渡段的施工質量,會對公路工程行車的舒適、安全性造成直接性的影響,同時與人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因此,相關人員應把握好公路工程過渡段施工要點,注重公路工程過渡段施工質量的提高,為人們提供舒適、安全的行車環境。在公路工程段施工中,為了提高施工質量,確保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并延長使用壽命,規避下沉問題并提升公路工程的防水性能,就需要抓住施工技術要點。具體而言,要針對不均勻沉降問題產生的原因,實現相應施工技術的完善落實,并要實現防水處理技術的規范落實,進而為提高施工質量奠定基礎。公路工程過渡段的施工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我們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而不斷努力。
一、路橋過渡段的常見問題及技術難點
(一)路橋過渡段常見問題
1.路橋過渡段設計不科學。施工單位經常采用粗粒料分層填充法、橋頭搭板、加筋土等方法增加路基的強度和耐久性。在公路工程建設中,橋頭搭板已成為過渡段施工的常用結構。這種方法的引用依然無法降低“橋頭跳車”現象,而我們常見的還有搭板斷板的情況。
2.過渡段軟土地基處理不達標。我們在日常行駛中會發現,橋頭跳車現象經常發生,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設計施工的地質勘探布孔密度不符合要求,在對地面鉆探時比較淺顯,以至于軟基的存在我們在布點時沒有及時發現,導致橋頭軟土地基處理時常遺漏。
3.路堤邊坡防護方法不正確。一般公路橋頭路堤采用的是砂類原料和滲水性土進行填充施工。在工程勘察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錐坡和護坡水毀是造成許多橋頭路堤沉降嚴重的主要原因。不正確的邊坡防護方法和排水設施設計,導致臺背的填充土不斷流失,路基強度不斷降低。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當車輛不間斷地行駛在橋頭過渡段,逐漸引起過渡段填充物塑性的變形,造成橋頭的路基發生沉降現象。
(二)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難點
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我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積累了很多先進經驗,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道路建設中的路橋過渡段施工提供了技術指導。通過對路橋過渡段施工經驗的全面分析可以發現,保障公路路橋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還是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如果施工中出現了技術問題,“橋頭跳車”的問題也會隨之發生。我們通過技術分析會發現,公路橋頭出現差異沉降或伸縮縫出現破壞都會導致路面縱坡出現臺階,當車輛在通行時前輪與臺階相接觸,產生了跳躍現象。所以,“橋頭跳車”這個課題一直困擾著公路建設,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減少路基和橋臺的沉降差距是預防“橋頭跳車”的有效舉措。同時,路橋過渡段的質量不達標問題早已成為“固癥陋習”,給施工單位的技術控制增加了難度。所以,在路橋過渡段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施工技術加強管理,讓公路工程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二、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探究
1.過渡段路基填筑。在施工材料的配備上,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進行選擇。施工場地的環境、土壤、水文等條件都要在路基填筑之前進行檢測,建立統一臺賬,對檢測的內容進行登記,在檢測過程中發現有特殊因素的應當加以標注。在作業的過程中,路基填筑工作應根據檢測到的實際情況進行施工,確保路基質量不出現任何問題。
2.路橋搭板。在施工過程中,要想減少施工結束后的“橋頭跳車”現象,就要合理地采用搭板技術。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路橋過渡階段的搭板技術: 一種是在搭板施工過程中,適當增加搭板長度,能夠降低路面與橋臺的沉降差,這種施工方式技術要求相對較高,而且很多外在因素會影響實施過程; 另一種是搭板施工過程中,反向預留坡度,然后對橋臺與公路路基之間的沉降差進行測量,并根據其大小決定實際坡度,確保車輛在自身的作用力下能夠穩定度過路橋過渡段。在施工過程中,車輛自身對路面產生的作用力可以作為路肩設計的依據。同時,這種施工措施不僅能降低車輛對搭板產生的作用力,還能夠使搭板的壽命得以延長。另外,想要確定搭板的總長度,需要對公路路堤的高度進行測量,檢查路基的壓實程度,測算出路基與橋臺之間的實際沉降差。在有需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雙段搭板技術,確保路橋的過渡效果,使“橋頭跳車”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3.橋臺臺背填筑。在公路同橋梁的過渡段施工過程中,引發“橋頭跳車”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施工臺背的回填壓實達不到質量要求。在整個道路施工過程中,臺背回填位置比較特殊且重要,由于施工設備不容易在臺墻進行碾實,因此給壓實施__工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路基和橋臺的沉降差也因臺背填筑施工的問題持續擴大。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更換小型的壓實設備,對臺墻進行碾壓施工。與此同時,還可以分層次進行碾壓,并控制好施工材料。這樣一來,可以明顯提高橋臺臺背的壓實度,防止“跳車現象”因沉降差過大而再次出現。
4.橋臺臺背排水。在對路橋過渡段進行施工以前,需要及時了解施工地點的地質地形信息,掌握場地水文情況,通過對該施工地點的具體情況掌握,設計出路橋過渡段的排水具體措施,并在施工中得以利用。施工過程中,對路基排水系統的設置要以路面的結構層、路基的穩定性需求為依據,減少因降水等因素的影響,降低路基及橋臺之間的沉降差,以確保“橋頭跳車”現象不會出現。
5.路面保護。在對路橋過渡段進行施工時,施工單位必須對施工路面保護加強控制,部分路面在施工后沒有驗收,有的在一段時間內還處于保養階段,這期間嚴禁一切車輛通行。在施工過程中,應設立相應的施工標志,對于施工后還沒有驗收或處于保養期的路面,要在施工地點設置路障,指定專人看管。
三、結語
對車輛通行造成影響是路橋過渡段施工時常見的問題。因此,從施工的準備階段開始,施工單位就需要考慮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并對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管理,從而杜絕路橋施工質量出現問題。
參考文獻:
[1]盛紅根.公路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 10) : 237.
[2]張楠.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 5) : 248.
[3]李振奎.路橋過渡段的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 4) : 67.
[4]方龍俊.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分析[J].廣東科技,2012( 21) : 131 - 132.
[5]張繼田.道橋過渡段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