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張宏瑋 辛鸚錁
【摘 要】中職學生游戲成癮是與網絡游戲自身的特征、中職學生的人格特性、自控力和所處的家庭環境、學習環境等因素有關,簡述了網絡成癮行為的主要表現及其發展過程,并根據游戲成癮的成因、表現和發展過程提出了克服網絡成癮行為消極影響的對策。
【關鍵詞】游戲成癮; 中職學生;消極影響;對策
中職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一環,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職業教育大發展,中職生源數量多而質量開始下降,加之信息時代網絡對人生活各個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中職學生入學門欄的降低,中職學生數量增多,缺乏自制力和網絡游戲的影響,使中職學生更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如何提高中職學生避免網絡游戲成癮,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 網絡游戲成癮的原因
通過對中職學生網絡游戲成癮者的訪談和研究,不難發現:除了網絡游戲自身的吸引力外,中職學生自身的人格特質以及家庭環境和學習興趣是導致網絡成癮的重要因素。
1.網絡游戲本身的特征。
網絡游戲自身具有娛樂性、互動性、虛擬現實性等特點,可以匿名,又具有不受現實生活交流方式限制的自由度,因此對中職學生很有吸引力。網絡游戲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促進游戲者的智力和能力提高,同時也使游戲參與者不自覺的陷入網癮不能自拔。
2.中職學生自身的特點及個體人格特征。
中職學生年齡較小處于青春期,自制力較差,自我保護意識、心理抵御能力弱而容易沉溺于游戲中。尤其部分中職學生對于自己未來比較迷茫,較低的自尊,低自我效能感更容易網絡成癮。
3.家庭環境不良和學習興趣不高。
不難發現,根據學生入學信息和學生溝通,大多數中職學生網絡成癮者中,家庭親子關系緊張、父母關系不和使其長期受心理困擾;在學校學習成績普遍偏低,學習興趣不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家長、學校各方壓力,產生情緒、認知和人際關系失調,他們往往借助網絡來舒緩壓力、在游戲中尋找慰藉,在虛幻的世界中逃避現實中遇到的困難。
二、 網絡成癮行為的主要表現
1.不由自主的強迫性網絡使用。大部分時間沉迷于網絡游戲,難以合理調配自己時間,影響到自己生活、學習難以自拔。
2.在游戲中獲得強烈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3.停止網絡游戲會出現心理和生理方面明顯或嚴重的不良行為。不良行為現象包括較高的焦慮,出現不適感,產生行為障礙和社交困難,甚至出現放棄學習等現象。
4.在游戲中獲得的虛擬感受不能自拔并沉迷于游戲。
三、 出現網絡游戲成癮的發展過程
初期,出現精神依賴:渴望上網,如不能所愿就會產生極度的不適應,出現煩躁、焦慮、暴躁等癥狀。
中期,出現軀體依賴:表現為頭昏眼花、疲乏和顫抖、食欲不振等癥狀。
后期,出現嚴重的心理社會問題:正常活動癱瘓,學習、生活均受到嚴重影響,乃至出現生活自理障礙,認知能力下降、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甚至出現暴力傾向和暴力行為等嚴重后果。
四、如何克服中職學生的網絡游戲成癮
網絡游戲并非“電子海洛因”,只要我們在玩的時候加以注意,就能避免成癮。評價網絡游戲好壞,我們要辯證科學地評價,不能盲目評價其好與壞。只要全面地看待網絡游戲的利與弊,才能通過社會、家長、學校地共同努力,克服網絡游戲的弊端,為社會造福。
1.社會有關部門應對網站、網吧加強管理。
網絡游戲的火爆確實給我們帶來了經濟效益,但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如何正確的引導青年學生玩網絡游戲,如何能保證網絡游戲的發展,又能盡量避免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是難度很大的課題。對網絡游戲一味的打壓禁止是肯定不行的,更多的是需要各方面共同的配合,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心和支持。對于網絡游戲產業,只有通過相關的政策規范,制定相應的法規,將市場規范起來,創建一個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使網絡游戲業步入規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軌道。對不合法、不良的網絡游戲予以禁止,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穩定的網絡游戲環境。
2.家庭教育環境不可或缺。
據有關部門調查,家庭環境導致一些中職學生游戲成癮的重要原因。癡迷于網絡游戲的中職學生,大多數是由于父母的過分溺愛、過分寵愛,他們缺乏鍛煉機會,過多依賴家人、老師,很少獨立自主處理問題。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習慣。此外,一些中職學生家長疏于關心孩子,對孩子不管不問,任由其發展,夫妻關系不和也影響到孩子,導致孩子沉迷于虛幻的網絡世界尋找慰藉。
3.學校、教師必須加強對中職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在電腦與網絡日益普及的今天,人們開始地認識到:只有積極運用電腦與網絡游戲的積極因素,才是正確的選擇。現今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比較寵愛,學生也比較個性、開放以及任性,如果管教過嚴,將受到學生家長的指責和批評,導致了老師不敢管。網絡將是教育的一塊陣地,網絡對中職學生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如何應用好網絡是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問題。
(1)建設一個優秀的校園網,讓學生們登陸健康的優秀網站,引導學生把互聯網作為學習知識、獲取信息、培養創造力的工具,而不是玩游戲。
(2)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網上生活,教育學生學會選擇,提高自控能力。中職學生的世界觀并未穩定,人格、思想都不成熟,自制能力、辨別是非能力,抵御誘惑能力還不完善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支配上網時間,端正上網態度,認清網絡游戲的危害,趨利避害。
(3)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擺脫網絡游戲世界的困擾。另外,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管理和教育,開設“網絡游戲成癮癥”的預防和救助行動。
4.引導中職學生明確自身學習目標,提高學生自身的自制力。
前面提到的種種避免網絡游戲負面影響的解決方法,都是外部因素,目的是提高中職學生的自制力,只有中職學生本身的自制力提高了,對網絡游戲不上癮,僅僅作為一種娛樂而非生活的全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網吧可以拒絕接納未成年人,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既然來自外界的力量作用不大。我們只能從內在因素來找尋,游戲的本能無疑需要自制的品質來制衡,大多人通過自制和外界約束能保持正常的生活常態。那些因為沉迷網絡游戲而喪失正常學業能力的中職學生,無疑自制力較低,而要提高他們的自制力,關鍵要他們自己真正地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生活、學習目的、意義何在。中職學生如果不加珍惜美好青春,浪費在虛擬世界中,對自己的成長、成熟大為不利,為自己以后步入社會、適應社會大為不利。我們要重視中職學生的發展,為中職學生健康發展創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參考文獻:
[1]巴爾諾.人格:文化的積淀[M ].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59.
[2]許惠英.環境與中職學生人格發展[M].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3.
[3]肖存.中職學生人格發展與人格特點探析[M]山東:山東教育科研2001.78-73.
[4]鐘芳青.淺談網絡游戲的負面影響及對策[M]廣西:廣西財政高等??茖W院學報,2004-9.
[5]林士才.大學生網絡游戲成癮的德育對策[M]中國成人教育,2008-6.
[6]羅明,林玲.網絡對人格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M]廣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