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萍
【摘 要】隨著我國法制普及程度的不斷加深,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相關媒體對于法律知識相關宣傳不斷推動,人們對于法律節目的認識和關注在不斷增加。廣播法制節目的大量涌現和快速發展成為法律節目發展一個重要發展趨勢,這不僅對法律宣傳和普及起到了積極重要的作用,而且受到了廣大受眾的歡迎。因此,我們以新疆人民廣播電臺949交通廣播《說法》為例,對于廣播法律節目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法制欄目;廣播;法治
近年來,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法制建設和宣傳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其中廣播法制欄目的出現就極具代表特色,為了更好對廣播法治欄目進行分析,筆者從法律廣播節目特點、法制欄目的作用以及法制欄目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法律廣播節目特點
新疆人民廣播電臺949交通廣播《說法》欄目作為新疆地區較為受歡迎的法律廣播節目之一,自2006年開播以來,就受到了廣大受眾的普遍關注,成為新疆地區最為優秀的廣播節目之一。該節目時刻關注法制進程,傳遞法律知識,推出了《好法官講好案例》、《第一現場》、《以案說法》、《交警做客直播間》等欄目,此外,該節目還聯合法官、律師、交警、消防員共同進校園和社區,開展了多場現場普法活動。2006年至2015年,該節目在烏魯木齊地區廣播收聽率市場調查中位居同時段第一。
節目以新疆地區政法新聞及專題為主,國內熱點為輔,針對新聞熱點中的存在的法律問題和服務展開評說,這是一檔為路上人提供法律服務、法律信息和一對一幫助,凸現頻率交通特色的法律服務節目。節目以移動人群作為受眾對象,側重于交通生活。節目為移動人群做服務,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從法律的角度去理解、解決問題。主要形式包括新聞、專題、訪談;話題討論等廣播表現形式。信息來源和表現形式多樣,時效性、信息量和深入性兼顧。此外,《說法》節目還具有以下特點。
(一)法理性
廣播法制欄目普遍具有法理性的特點,這也是廣播法制節目的本質和特色。一般而言,廣播法制欄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推動我國法制建設,因此,只有在法制廣播欄目中不斷增加法理性的研究和分析,才能促使廣大受眾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的法律常識、讓更多受眾群體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力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不斷也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廣播法制欄目的傳播性和關注度,而且對于我國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也必然會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
(二)真實和公正性
首先,廣播法制欄目中所有選擇的新聞案例都是源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并且是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因此,在通過廣播法制欄目進行法律知識宣傳時,既不能夸大、扭曲新聞事實,也不能根據主觀臆想胡編亂造,因此只能基于現實的基礎上,對于新聞事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其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進行廣播法制欄目時,宣傳和評論時要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就像案件在沒有最終確定的時候,就不能將相關的犯罪嫌疑人定義為罪犯。相關主持人員在進行欄目主持時,也要注意客觀和公正性,不能帶有自己的情緒和偏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和主持人自身的素質以及職業素養有著重要的關系。
(三)宣傳教育性
廣播法制欄目作為重要的法律宣傳普及形式,節目自身具有宣傳教育特點,它不僅有助于幫助很多不了解法律知識人員學習和接觸到法律,維護了廣大群眾的知情權,而且它還讓人們能夠更加了解法律知識的重要性,讓人們能夠自覺守法,避免碰觸法律的紅線。
(四)互動性和故事性
與其他媒介形式法制欄目項目,廣播法制欄目具有互動性的特點,它能夠隨時的和各方專家,普通的聽眾展開溝通對話,從而提升受眾群體的參與度。而且為了能夠增加欄目的吸引力,避免單純在欄目中使用晦澀難懂、抽象而理性的法律條文,因此,廣播法制欄目也會穿插一定的故事性,從而能夠讓更多的受眾愿意收聽。
二、法律欄目的作用
(一)推動我國法律建設
作為我國法制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制欄目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法制建設。首先,通過對于新聞案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能夠有助于人們了解我國當前法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健全的地方,從而有助于我國法律不斷完善和革新,以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的不斷發展。其次,法制欄目作為一種重要的法律宣傳方式,有助于讓更多的受眾學習到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因此它提升了法律的推廣和普及,進一步凸顯了現實生活中法制的重要性。
(二)提升了人們的法律意識
廣播法制欄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法律意識,讓人們學習到了更多的法律知識,尤其是通過對于現實生活中案例分析,更是有助增強受眾群體對于法律知識的了解,讓人們能夠進一步懂得如何利用法律維護自身的權利。此外,通過廣播法制欄目對于相關法律知識的宣傳,還有助于增強法律的權威性,培養人們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三)有助于促進社會公平
一直以來,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都是法制的核心價值追求。因此,通過廣播法制欄目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促進社會公平發展,尤其是我國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社會新舊體制矛盾突出,廣播法制欄目可以更好的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并未執法者解決司法實踐中的難題,提供一定的借鑒,從而更好的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
三、法律欄目的相關問題
(一)節目法制含量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法制節目已經達到繁榮的階段,從數量到質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法制含量的缺失依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很多節目更加注重法律知識的堆積,而不注重法律信息對于受眾的有效性,接近性的缺失會減弱法制宣傳的力度。
(二)廣播法制節目模式化
由于法制類節目的特殊性、嚴肅性非常強,所以在制作節目時,無論是廣播還是電視法制節目都普遍的模式化,尤其是在節目選題、節目互動方式以及相關流程上都有極大的相似性,這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人們的審美疲勞,降低了廣播法制節目的權威性。
四、總結
進入新時期,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聞事業不斷發展,傳媒業競爭日益激烈,廣播法制節目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其不僅對進一步展現社會轉型時期的新舊體制矛盾、人治與法治的沖突等問題有著巨大幫助,而且對轉型社會樹立正義與公平,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為執法者解決司法實踐中的難題提供有益的借鑒也有著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人們在不斷推動法制欄目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法制欄目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節目法制含量不夠、廣播法制節目模式化等問題對未來法制欄目的發展勢必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就要求廣播法制欄目應該不斷發展創新,揚長避短,促使節目不斷完善,并能夠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高爽. 淺談如何做好廣播法制節目[J]. 中國傳媒科技,2013,06:57-58.
[2]劉錦岳. 地方廣播法制節目的改革方向[J]. 中國廣播,2015,03:64-66.
[3]林曉靜. 淺談廣播法制節目的播音與主持[J]. 新聞研究導刊,2015,10:61.
[4]黃進,陳昕. 廣播法制節目選題要素[J]. 新聞前哨,2005,12:63-64.
[5]高艷璞,冷麗,姚琨,李陽. 廣播法制節目如何學法用法[J]. 新聞傳播,2010,01:105.
[6]劉芙蓉. 提高廣播法制類節目主持人的素質[J]. 新聞愛好者,2010,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