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慧
【摘 要】隨著氣象事業開啟的市場化運營,氣象部門基層財務管理的風險性和難度加大。因此建立有效的內控管理機制和提升基層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就目前氣象部門基層財務存在的普遍問題和改進建議做了歸納、總結和淺析。
【關鍵詞】事業經費;基層管理;氣象
隨著我國氣象事業的飛速發展和逐漸開啟的市場化運營,氣象部門基層財務管理的風險性和難度加大,因此建立健全基層財務有效的、可操作的內控管理機制、培養和增強基層各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已成為當務之急。氣象部門內有企業自有支出和事業經費扶持,本文就事業經費的基層管理做些粗淺探討。
一、目前氣象部門基層財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單位領導對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重視不夠,工作重點放在了氣象業務和行政管理上,對財務內控制度認識不足,致使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大多數基層財務人員已習慣把領導的指令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所謂標準,僅把自己作為“付款員”、“報賬員”的角色,日常財務工作中缺乏了原則性,問題出現后,才急于設法彌補,設立的報賬人員崗位基本工作都處于兼職的財務狀態,工作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對財務工作存在厭煩和應付心理,綜合素質欠缺,也沒有專業財務方面的知識,處在“人云亦云”階段,崗位變動后,工作交接不徹底,導致問題仍在重復發生、同問題的單據重復校對,增加了內耗,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與業務脫節下的財務監督和審核
財務與業務管理脫節,缺乏真正的監督和審核。核算中心會計人員,各單位報賬人員只起到“審核”和“付款”的作用,對本單位的重要事項的決策、實施過程和結果均不了解,“只知其一、無法知其二”,未能對業務部門實施必要的財務管理和內部監督。除此之外,財務管理雖然建立了很多流程去約束,卻存在著有些制度或流程的教條,不能起到最佳的帶動與規范作用。
(三)缺乏切實可行的制度,缺乏對財務人員素質培養
大多數單位負責人更注重于市場開拓的經營工作、氣象科技項目的業務研究,認為基層財務工作崗位偏向于內勤、并不是十分重視,配備的人員素質和能力不言而喻,或者大部分是從氣象院校畢業,一直從事業務崗位,沒有經過系統的財務管理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對如何進行財務管理毫無概念,習慣了定式的思維模式,認為只要看到領導的簽字的票據就是沒有問題的,就是可行的。還有很多單位的支出業務是報賬人一手經辦,采購、報銷同一人,在粗放化的制度管理方面,存在著非常大的風險隱患,存在著不到位的管理細節,存在著可操作性或非人為性失誤,一旦出現問題只能被動的解決和處理。沒有形成財務人員定期學習的系統計劃,沒有營造財務素養的氛圍,沒有財務技能提高的培訓,任由自由發展。
二、加強基層財務管理,是一個逐漸推進和完善的過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善
(一)規范基層財務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認識
近幾年來,為加強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氣象部門成立財務核算中心,按“集中管理,統一核算”的管理辦法,有效地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并在規范會計行為和加強會計監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基層財務管理,必須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必須要有切實有力、操作性強的措施和辦法,同時建立一套良好的財務管理機制,這是做好基層財務管理的根本保證。
(二)加強財經法規的培訓,增強基層單位領導的財務與責任意識
為確保各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主管單位應強化管理,切實維護各項財經法規和財經制度,應加強核算中心與基層單位的聯系,還要加強系統案例分析、財經法規的宣傳,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并不斷增強基層單位領導對財務的法律、責任、風險意識。只有領導的財務意識得到提高,并能廉潔自律、以身作則,基層財務人員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三)明確崗位責任,建設高素質基層財務管理隊伍
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設置事業經費的財務管理專職崗位,具體負責預算、項目經費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一人多崗,杜絕報賬、采購一人兼任的現象。各單位財務人員的工作是核算中心規范化運作的基石,各處室財務人員的業務工作質量是關鍵。注重加強財務人員素質建設,把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的干部充實到財務管理隊伍中來,并不定期組織基層財務人員參加有關政策法規學習,提高財務人員綜合業務水平,為基層財務管理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四)搞好建章立制,加強基層財務管理制度建設
根據各項財經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本地實際,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實現財務管理工作依法辦事,有章可依,逐步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要把落實重大財務事項集體聯鑒制度放到突出位置,凡涉及重大財務事項,必須經單位高層集體研究決定,確保重要事項合理合法,不出問題。
(五)抓好制度落實,夯實基層財務管理基礎
一要進一步重視并加強現金管理,嚴格執行錢賬分管、印鑒分管制度,加強對現金使用的控制,尤其對大額的開支,必須采用轉賬支付;二要加強銀行賬戶的管理,嚴厲杜絕私設“小金庫”現象;三要嚴格按規定設置會計科目進行會計核算,并做到及時、全面,客觀真實反映本單位財務經營狀況;四要加強預算管理,科學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預算、合理安排支出;五要嚴格報銷程序。
(六)加強基層財務工作,提高業務工作質量
在核算中心運行過程中,核算中心與基層單位在財務核算方面存在脫節,由于基層單位是在事后的次月到核算中心進行報賬,在財務管理上存在跨時間、跨地點問題,核算中心只能對票據的合法性、完整性、規范性進行審核,難予辨別其真實性。因此,與核算中心聯系最密切的是各單位報賬員,其所傳送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直接關系核算中心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從某種意義上講,報賬員已成為會計核算中心的“第一線”工作人員,所以進一步規范報賬員會計基礎工作以及對原始憑證的初審,可以大大提高業務工作質量,報賬員應及時登錄報賬系統,便于會計可時時查看及時發現問題,提高監督的時效性。
(七)建立法務審核制度和交流平臺,進一步促進基層財務工作
通過多次的財務檢查發現,基層單位普遍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合同自己擬定,沒有通過有保障性的法務審核程序,還常有重復咨詢的情況發生,為提高工作安全和效率,建議建立一個合同評審和問題交流互動平臺,完善業務管理和平時問題及改進建議的交流,在解決具體單位問題時,其他單位也可以參考借鑒,避免出現同類問題。中心計財部門可不時地召開全中心財務會議,加強核算中心與單位、計財財務人員之間的溝通,及時發現和解決財務人員在報賬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反饋基層財務人員向核算中心提出的合理化建議。
總之,“計財無小事”,做好事業經費基層財務管理工作,除了提高領導的財務責任意識,并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機制并得以落實,財務工作就能融入管理體系中,并充分發揮綜合協調,基礎保障,決策參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