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華
微信的出現(xiàn),讓社交越來越直接,零距離。原先親朋好友一年到頭也見不一回面,偶爾見著,即使話不投機,也會互相體諒一下,刻意避開敏感話題。現(xiàn)在不行了,遠隔萬水千山,一如近在眼前。
可看到又怎么樣?對社會事件的看法,對歷史的看法,關(guān)于怎么愛國,要不要到肯德基去抵制美國人,甚至王寶強夫婦離婚,郭德綱和徒弟互撕,張靚穎母女分了又合,都能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看法。誰都堅定地認為自己邏輯清晰,結(jié)論正確。短兵相接時,忽然發(fā)現(xiàn)彼此之間的距離竟如此之遠。
過去,面對那些三觀不同的人,你首先想到的是腦殘,是文盲。總之,只有最惡毒的話才解氣,直接拉黑就能表達出對對立面的不屑。難怪有人得出如下結(jié)論:價值觀的鴻溝才是人和人之間最大的鴻溝。
但眼前,那些和我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是我的親人、同學(xué)、好友。在我受傷的時候,是他們撫慰我;在我生病的時候,是他們守候著我;在我有事的時候,是他們跑前跑后……難道要讓價值觀隔開我們?
在某些國家和地區(qū),常常看到議員在議會里吵架,甚至拳腳相向。不過,打架的那些人下了班還是一起吃飯,甚至給對方介紹女朋友、男朋友。某人家中有個大事小情,其他人都會以同事的身份出席,一點不影響彼此感情。

按以前的理解,既然價值觀不同,就應(yīng)勢同水火,老死不相往來。但到了今天,人家已經(jīng)認識到價值觀的對立乃是一種常態(tài)。既然改變不了,那就承認對方立場的存在。這樣才是常態(tài)。
“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不僅針對普通的人際關(guān)系,也表現(xiàn)在對價值觀的態(tài)度上。我又不指著價值觀吃飯,干嗎因此讓親人不高興?當(dāng)然,你可以說我是目光短淺,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里。但我改變不了世界,我甚至連一個單位一個部門都改變不了,我也不想承擔(dān)多大的事,我只想盡可能和諧地終老此生。
不跟親人較勁,那么就避而不談敏感話題了?是的,既然因此而不快,那就盡量不談。如果要談,也有個前提:尊重。無論你怎么想,我都尊重你。我改變不了你,但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如果你不愿意聽,我就改變方式,或者不說了。
不說,也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