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北大學的約翰·羅杰斯教授團隊研發出一款超薄皮膚貼片,可以根據使用者運動時汗水里的代謝物和電解質,監測到用戶的身體健康情況,并將數據實時同步到智能手機上。這種硬幣大小的皮膚貼片本身不需電源,有效使用時間為幾個小時。此研發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上。
一頭蓬亂而糾結的頭發通常是兒童不良衛生習慣的標志,但實際上,對于擁有類似蓬亂頭發的孩子來說,這個現象可能是因為基因突變。近日,科學家發現了導致“蓬發綜合征”的3個基因突變。該論文發表于《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上。這些基因除了造成頭發難梳理之外,并沒有健康方面的涵義。
《英國醫學》雜志近日發表的文章得出結論,目前的證據不支持使用維生素D補充劑預防疾病。該文作者馬克·柏蘭德副教授稱,那些具有維生素D缺乏高風險的人,低劑量的補充劑是需要的。但是對于正常人來說,應將注意力放在均衡飲食和適量光照上,不應盲目補充維生素D。
新一期《分子精神病學》雜志刊載論文說,高脂食物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增加將來患抑郁癥和癡呆癥的風險。研究人員給一群小鼠連續喂食高脂食物后發現,小鼠大腦中絡絲蛋白水平降低。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烏爾斯·梅耶爾解釋說,這一變化說明,對未成年人來說,高脂食物會影響大腦。
BMC醫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輕度和中度飲酒(每天1~2杯)有可能降低缺血性腦中風風險,但對出血性中風沒有作用。而重度飲酒則與所有類型中風風險上升有關。卡羅琳學院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飲酒與不同類型中風之間具有不同的關聯,總體上說,飲酒對健康危害甚大。
歐洲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生物分子,被稱為納米抗體或微型抗體,它可阻斷炎癥和降低疼痛。該納米抗體被描述為針對炎性疾病的面向未來的技術。納米抗體比任何常規抗體或消炎藥效果都好。研究人員說,納米抗體可能會發展成針對慢性疼痛、炎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等炎性病癥的高效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