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杰
摘 要:在新常態經濟形勢下,我國酒店業如何回歸市場、回歸企業的本質,努力轉型升級,開辟新的發展路徑。文章從對新常態經濟的認識、適應及其引領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對業內決策能夠有所啟示。
關鍵詞:新常態 酒店管理 挑戰 對策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1-043-02
一、新常態經濟形勢對酒店經營的積極性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戰略論斷,準確定位了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變化,為黨中央穩中求進發展基調的確定奠定了基礎。隨著這一基調的確定,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從高速向綠色低碳中高速轉換;經濟結構從失衡狀態走向優化升級;宏觀政策從總量寬松、粗放刺激轉向總量穩定、結構優化;驅動方式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之一的酒店業必須明確自身的定位,認清新常態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采取正確的應對機制,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增長之路。
1.新常態經濟形勢下酒店所面臨的挑戰。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公務市場壓縮等因素共同影響,中國星級酒店市場大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其次,我國酒店業經過了從1988年開始的高速發展階段,從世界品牌進入到本土品牌崛起,我國酒店業面臨著從大到強、從大到精的轉型;再次,互聯網時代的消費需求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具備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消費方式的消費群體正在成為消費主體。新常態宣告中國酒店業進入理性的發展時代和消費時代。酒店業必須及時調整經營觀念、經營方略與盈利模式,找準市場定位,遵循市場規律,以全新的觀念迎接并應對這一挑戰。
2.新常態呼喚大眾化市場定位的回歸轉型。酒店公款消費是特定時期價值觀錯位、法制松懈、供需失衡的產物。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深度調整,酒店發展步入了新常態經濟的軌道。它意味著經濟發展動力將一改傳統性增長點,尋求并轉向新的增長點。新常態經濟的核心就是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它要求酒店業特別是高星級酒店必須審時度勢,盡快進入理性發展狀態,逐步回歸市場本質,回歸大眾化的市場定位。
縱觀近年來的星級酒店市場,在公款消費比重下降的同時,理性的經濟型消費和個體消費比重日益增長、新一代互聯網消費群體比重呈增長趨勢。理性化的市場走勢正在逐步形成,中國酒店市場的新常態初具雛形。面對新常態經濟的挑戰,酒店企業必須重新考慮市場定位、經營方略與盈利模式等一系列問題,就其新的形勢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做出科學抉擇,去尋求新的對策與措施。
未來酒店將呈進一步細分特點。多元化細分服務將成為酒店行業發展的方向,故酒店服務方式也必須密切關注并深入預測市場深層需求,一旦發現潛在細分市場,就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措施,相應改進創新服務設施和產品,利用先進的服務來提高酒店的經營效益。
經濟、實惠、熱情、周到永遠是服務行業的主流。今后的酒店消費更貼近大眾,酒店業不僅要推出大眾化餐飲、住宿、娛樂等主打產品,切實讓消費者感受到實惠,還要在苦練內功轉換機制方面大做文章,從降低成本入手,走低成本發展的路子,或提升產品功能,以個性化、專業化的優質服務占領市場,也可以做聯盟、搞合作,以抱團取暖共同發展。
3.新常態經濟為酒店發展展現新的機遇。我國新常態經濟的步入,相對放緩了經濟增長速度,一些星級酒店雖然受到冷遇,但是從各種因素來看,酒店業還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有很多積極的信號,為其繼續發展展現出種種機遇。
一是國家旅游業改革帶來的機遇。前不久,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于帶動我國酒店業的發展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良好機遇。有資料顯示,目前城鄉居民年人均出游2.4次。預計到2050年,城鄉居民年人均出游即將達到4.5次。如此算來,國內游客數量將要在原有基礎上翻一番,酒店業肯定從中受益。
二是新的消費主體的形成帶來的商機。經濟新常態的到來,使我國酒店業消費群體發生了變化,除商務性客人以外、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年輕消費群體以及老年夕陽客人群體的比例明顯增加。作為智能手機年輕一族正值躊躇滿志、事業興旺之時。他們思維新穎,對移動互聯網情有獨鐘,習慣時尚的互聯網消費方式,將互聯網植入酒店就意味著贏得了這個消費群體。酒店行業必須在深入了解他們的同時研究互聯網,利用互聯網,以他們喜歡的方式開發出他們樂意接受的產品,以適應新的一代消費主力。
二、酒店管理對新常態經濟的適應性轉變
新常態經濟形勢下,酒店行業的競爭方式由數量擴張、價格競爭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競爭。隨著消費主體結構與需求所發生的變化,酒店行業的經營策略、服務方式等也必須堅持不斷改進,適應新常態的變化。
1.經濟結構的適應。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并不意味著失去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條件。但并不等于坐等機遇,而要及時進行轉型與結構調整。
酒店行業經濟結構與發展方式的調整必須以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方面要深入分析人們的市場和消費心理,加強公眾消費與社會預期的正面引導。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經營者的創造潛能,不斷推動科技進步,創新服務方式,強化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此外,酒店還應重視內部組織管理結構進行適應性或常態化的優化與調整。應在繼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的同時,不斷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為酒店可持續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未來酒店市場雖然呈大眾化態勢,但會有許多不同需求的分支。酒店的結構性調整可以根據不同的區域特點分別而為。隨著旅游度假時代的到來與百姓家庭消費市場的走俏,要求酒店服務產品盡快向大眾化方向的轉換。并根據地區不同實施行之有效的調整方案。
時代的發展賦予消費者濃郁的時尚情愫,為酒店經營提供了商機。順應這種時尚消費需求,酒店可以向時尚現代化目標調整。高端酒店可以做包子生意,也可以打互聯網等特色、時尚招牌,寓娛樂于時尚消費之中,提供與星級酒店格調截然不同的另類服務,用獨特的產品,特有的語言、理念與服務方式吸引年輕的消費群體。
2.財務管理的適應。財務管理是企業運作的關鍵。新常態形勢下,酒店經營將更加強調資本的力量和作用。對財務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財務管理的適應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是基礎工作的適應。要在不斷提高財務管理和核算質量的同時,深入分析比較經營成本與收支狀況,確保財務的正常運營。
其次是管理機制的適應。要根據酒店實際情況變化,及時進行制度的補充更新。特別要盡快建立采購操作規則程序及其監督機制,規范專項、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反饋體系,確保酒店采購科學合理。
其三是財務監督機制的適應。將內部審計貫穿預算決策、預算執行全過程,及時整改存在問題,建立預警機制,并加強預算績效即資金使用效益的跟蹤評估與問效考核,通過監督考核,提升預算執行質量和效果。
3.員工隊伍的適應。酒店服務經營在人員素質上需求較高。長期以來我國酒店業高素質人才流失嚴重,進入新常態經濟后,酒店缺乏足夠的人才保障和知識保障。要盡快以培訓學習再教育與橫向學習交流等多種方式造就一支緊跟時代步伐、精通業務、有文化有品味、素質全面的人才隊伍,以適應并應對新常態經濟形勢下的酒店管理。
三、酒店管理如何在創新中引領新常態經濟
以新常態經濟為標志,中國酒店業開始進入了理性發展時期,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只要主動積極作為,中國星級飯店同樣可以發達興旺。酒店業必須認真學習思考,以新的思維,大的氣魄,扭轉以往的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開辟新的發展途徑與道路,以多種創新舉措打造一個個錦繡酒店。
1.綠色低碳式創新。引導環保節能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大亮點。創建綠色酒店將成為眾多酒店的選擇目標。國家大力倡導低碳文化、生態旅游;消費者崇尚綠色環保、健康長壽;酒店需要節能降耗。酒店可以致力于綠色酒店的創建,引進環保節能設施設備,大力使用綠色產品,購置綠色用具,吸收并推行綠色先進技術;也可以吸取綠色飯店管理經驗,提供綠色服務,營造酒店注重綠色管理、追求節能環保、維護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良好氣氛,促使酒店成為一個環保、養生、科技深度融合的文化創意產業。
2.基本服務設施的創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居家設施的品質早已更新上檔,但從酒店現有的吃住設施的品質檔次與舒適程度卻遠遠落后于現代家庭。而且呈清一色的同質化。顧客為這些設施的缺陷與陳舊的規則所困擾,不能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進行如意享用,與自己家的感覺相差甚遠,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興致,必然造成顧客的流失。飯店完全可以設計造型別致的房型,隔音效果好的微型化、私密性的房間,優化客房、餐廳、公共區域的功能,美化視覺效果,或賦予一些家庭的功能與氣氛。按照互聯網的平臺思維,增加一些會客、上網、閱讀、健身、品茶等富有個性特色的設施與功能,讓客人有一種不在家中,勝在家中的感覺。
3.服務方式個性化創新。隨著市場的細分,酒店須針對檔次各異的消費者,為企業或家庭量身定做,提供富有特色的專項與個性化產品與服務。以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的模式和服務產品滿足消費者變化萬千的需求。譬如,針對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酒店可以提供創新特色的時尚休閑度假型產品。酒店可以設免費預訂電話,為顧客客房、餐飲、康樂、娛樂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預訂服務。酒店可以利用店慶或節假日組織他們開展與其社交和興趣相投的娛樂或家庭優惠促銷活動,并就其喜好相關信息進行收集積累,歸檔入案,培育相互信賴的忠誠客戶群體。根據客戶不同的細分需求實施諸如人工智能技術對溫度、光線的自動調節等個性化創新服務。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應用,為客戶提供網上預定服務,運用網絡技術進行交易結算等等。這樣既可以加快資金周轉,降低運行成本,還有利于擴大客源,獲得固定客戶群,進而贏得新競爭優勢。
4.藝術元素烘托下的文化創新。文化藝術是人類具有深層魅力的尊崇之物,強化藝術氛圍,正在成為各行各業打造產品與形象贏得市場和新一代消費者的一種手段。同樣可以成為酒店經營之中創新方式。酒店要注重藝術元素向企業文化的滲透,擬訂諸如“預見需求、對應需求”形象化的、能夠打動顧客、貼近服務的文化理念辭條,將其展示在醒目之處。或通過自己所辦的內部報紙或刊物,進行廣泛傳播。
藝術文化品位的營造還應貫穿到大堂、走廊、會議室等酒店環境的設計和運營氛圍中。不經意間的幾幅行云流水書法牌匾,濃濃的中國韻味小橋流水書畫,或擺放一個意大利立體雕塑,或進行歷史文化主題意象性布置,或大型藝術畫廊的設置,展示雅俗共賞的繪畫作品,既可以提供往來賓客欣賞品評,又可以塑造酒店業時尚現代與古典優雅完美結合的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 孫建中.中國經濟新常態帶給酒店人的四大思考.邁點網,2014.8.14
[2] 伍策,元月.新常態,中國飯店業“破局”之約.易銘中國網,2014.12.15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機關服務中心 北京 100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