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波
摘要:文章實地調查赤水河流域地區甜橙產業基地發展現狀,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適合甜橙產業發展的建議,希望能夠為甜橙產業基地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赤水河;甜橙;產業基地;發展現狀;對策
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于農業生產區域化、規模化及專業化的發展,對于實現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整體效益與素質的提升,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一、赤水河流域甜橙產業發展的優勢
1.自然條件。赤水河流域氣候地域有很大的差異性,上段三岔以上屬于暖溫帶高原氣候,氣溫相對比較低;而中下游四川盆地丘陵地帶屬于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河谷內屬典型的河谷干熱氣候。通常情況下,年降水量達到700-1100mm,集中在夏季與秋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據調查,1965年,寶源站年降水量達到1643.6mm,是流域內年降水量最高記錄;1960年,干流畢節縣赤水河站年降水量為534.8mm,是域內年降水量最低記錄。
2.區域優勢。赤水河是我國長江上游支流,又稱為安樂水,與云南、貴州和四川3個省接壤,是川、滇、黔間大宗貨物運輸的交通樞紐,航運興于清代,又稱為懷河。納黔高速、321國道貫穿赤水河區域性,交通方便,快捷,水路、航路和航空交通設施齊全,為水果、蔬菜等提供便利的運輸條件。
3.政策優勢。赤水河流域地區是種植鮮食精品甜橙的最佳適宜區之一,發展潛力較大,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并給予各個方面的扶持,通過政府近三年的努力,目前建有高標準甜橙示范果園5個,面積達10000余畝。通過示范,帶動赤水河流域種植甜橙70000余畝。
二、赤水河流域甜橙產業基地發展現狀
1.發展現狀。當前,赤水河甜橙種植面積較大,約為7萬畝。2001年~2015年,由于西部大開發和烏蒙山區扶貧開發,實施荒山造林、退耕還林項目以及國家扶貧開發項目,赤水河流域地區憑借自然條件與交通便利的優勢,在調整農業結構過程中大規模種植甜橙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種植面積從500畝發展到10000畝,約占總耕地面積的20%。
由于自身優越自然條件,已被農業部納入中國長江沿岸優質甜橙產業帶,統一規劃、開發。由國家支持投資,良種繁育基地逐漸形成并投產,這些都為發展甜橙產業打下良好基礎。
2.問題分析
(1)種植規模分散。甜橙種植通常以農戶家庭種植為主,種植規模比較分散,平均每戶種植面積在2畝左右,種植面積最大的有8畝,但大面積種植的農戶比較少,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生產經營模式。這些分散的一家一戶式的生產方式,很難獲取規模利潤,給甜橙產業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2)社會化程度較低。社會化分工合作是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前提,也是提升經濟的基礎。若缺少分工合作,將會對特色農業生產效益與效率帶來影響,同時,影響了新技術的推廣使用與生產方式的改革,從而阻礙了特色農業的發展。赤水河流域地區產業社會化程度低,例如,農民還是“單打獨斗”模式,缺少分工合作意識;沒有龍頭企業作支撐,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還處于發展階段,沒有建立各種服務體系,為農民生產經營提供服務。
(3)農戶種植意識薄弱。提高經濟效益是農用地從種植糧食作物轉型成經濟作物的主要原因,甜橙產業發展之前,農戶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外出務工與養殖收入,總體收入比較穩定。但土地產出率比較低,總體經濟收入低。在種植甜橙后,因為甜橙沒有大規模掛果,收入沒有保障,導致許多農戶缺少信息,保持觀望態度,忽略了甜橙的管理。大部分家庭還是選擇農忙時從事農業,閑時外出務工,或者是常年在外務工,將農業看成副業。據相關調查可知,有94%的青壯年都是外出打工,只有婦女兒童和老人在家進行農業生產。因為文化素質低,不能完全理解種植各方面的知識,沒有提升管理水平,導致新技術無法推廣,給收入帶來影響。缺少青壯年勞動力,缺乏勞動投入,技術水平低,嚴重影響了甜橙業的發展。
三、推進甜橙產業發展的建議
1.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在實現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國家政府、職能定位和發揮作用的程度對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帶來影響。政府應積極建立一個完善的產業化經營管理發展調控機制。通過產業政策指導或者是經濟杠桿宏觀調控,積極帶動制定創新,為赤水河流域地區調成產業基地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嚴抓主導產業,制定合理的產業發展政策。赤水河流域地區應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布局,大力支持專業協會及龍頭企業不斷發展。(2)落實基礎設施建設?;A設施建設落實到位,為農業產業化的硬環境提供保障。(3)指導農業科技不斷改革、創新。政府應重視各種社會力量與技術的推廣,例如,體系建設、規范企業、法規執行以及信息發布。(4)扶助與指導農戶分散農業風險。構建以合作保險為主,并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保險體系,例如,選用農民合作經營加層保險聯網模式,構建以合作保險為主的農業保險體系。
2.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特色農業維持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社會化服務體系能夠降低農民交易費用,減少交易環節,增加經濟收入。新型服務體系主要有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儲存及運輸等一條龍服務,上述服務服務必須經過社會分工由專業人員提供。目前,農民需要發展適合農業的特色服務,例如,風險支付服務,技術服務、銷售服務及信息服務。因此,應盡快建立服務于農業特色發展的中介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相應服務。
3.實施品牌戰略。品牌和產品質量、市場及形象密切相關,只有樹立品牌,才能有固定的質量標準,生產和銷售規模才會不斷擴大。基于赤水河流域地區甜橙產業發展的情況,在發展甜橙產業基礎上,以建設品質優良的果品品牌為核心,大力發展產業化建設,促進甜橙產業整體素質全面提升。首先,抓品種,加大選育、試驗示范及引進甜橙新種類的力度,確保甜橙種類改良、結構調整質量良好。其次,嚴抓種類改良,促進果實品質提升,發展適合國內外的甜橙產業。不斷改良柑橘新種類,加快更新換代的速度。最后,抓品牌,不管任何產品的發展均要實施品牌戰略,例如,甜橙鮮果、橙汁等,打響產品知名度,提升影響力,加強宣傳促銷的力度,不斷拓寬國內外的銷售市場。
四、結語
綜上所述,赤水河流域地區在發展甜橙產業基地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與發揮資源優勢,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甜橙產業發展模式,提升果實品質,從而提高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