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繼忠
名師,顧名思義,是在某一個領域內有一定的名望,有高尚的師德,樂于奉獻、愛崗敬業的教師??墒?,如果不能合理地使用名師,就會適得其反。那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用好、用活名師呢?
學校要量才而用,讓名師有所作為。眾所周知,名師也只是在某幾個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并不是人們心中想象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教師。因此,學校在為名師安排教學任務時,既要充分地發揮他們的優勢,又要避開他們的短板。學校要為名師“量體裁衣”,為名師提供適合他們發展的平臺。學校本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名師的模范帶頭作用,讓名師帶動其他教師的發展。某校的一位市級名師,成名后被學校任命為少工委主任。本來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她整日忙于各種活動,穿梭于學校、教師、班級、學生之間,忙得不可開交,而學校少工委的活動質量卻沒有提高,這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也沒有提高,鮮有讓人“驚艷之舉”,實乃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學校要善于發現名師身上的閃光點,量才而用,進而影響其他教師,促進學校全體教師素質的提高。
學校要知人善用,讓名師有所作為?!爸苏咧?,自知者明”,學校管理者要練就“知人之機智”的慧眼,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摒棄那種“成名前重金打造,成名后自行其道”的錯誤做法,要為名師做好職業規劃,多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走出校門、省門甚至是國門,讓他們多與外地的名師交流,在學習中不斷提升,不斷地開闊眼界,拓寬視野,提升學識修養,完善自身素質。而現實中的一些名師,一旦成名,學校就放松了對他們的管理,名師也就逐漸放寬了對自己的要求,變得平庸,失去了成名前的激情,開始迷茫。因此,學校要通過一系列的激勵措施,激活名師的潛能,發揮他們的作用,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如開展名師課例研討活動,建立名師工作室,組織名師師徒結對活動等,通過這些接地氣、通人氣的管理措施,讓名師在提升自身素養的同時,影響、帶動一批教師,推動學校師資隊伍的整體發展,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管理是一門藝術,而其發展在于不斷地創新。唯有不斷地創新管理機制,與時俱進,才能產生巨大的正能量,形成強有力的“名師場”。而有些學校的管理還停留在“大統一”式的管理模式,沒有根據教師的天賦、興趣、個性等的不同而采取相應的管理評價機制,不利于激發名師的工作熱情。只有合適的管理制度,“獨特的”管理模式,才能促進名師的成長。學校要想進一步的用活名師,就應在活用名師上下功夫。學校要為名師制定多元化、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真正讓名師做到活學活用,讓名師成為學校發展的一面旗幟,不斷促進學校教育持續而深入的發展。
總之,名師作為學校寶貴的“教育資源”,學校領導應充分了解他們身上的優勢,加以科學合理的使用,進而帶動學校的發展,這應成為每一個學校管理者必須關注的重要研究課題。
(作者單位:山東泰安市泰山區上高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