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彩鳳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一種連接電腦和投影儀的電子黑板式的設備,與投影儀的白幕相似。教師可以用配套的電子筆在屏幕上進行點涂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取代了傳統的黑板和粉筆,讓教師和學生免受粉塵的危害。當然,除了能保護師生的健康之外,在教學中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還能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新課改中,化學教材在概念、實驗、題目等方面的難度都增大了。學生雖然已經學習了一些化學知識,但是,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理解起來還是有難度,因此,一些學生在做實驗、解題方面都不能做得很好,長此以往,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將具體談一談如何在高中教學中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
一、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分解實驗操作步驟
在高中化學必修六中,第一個比較復雜的實驗就是“藍瓶子”實驗,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亞硝基藍與葡萄糖的反應在濃度、溫度以及溶液堿性不同的情況的反應。實驗的主要步驟有:1.在250毫升的錐形瓶中,按順序放入2克的氫氧化鈉、100毫升的水和3克的葡萄糖。將這三種物質攪拌溶解之后,再加入3~5滴濃度為0.2%的亞甲基藍溶液,然后震蕩錐形瓶直至瓶中混合液變成藍色。2.該錐形瓶的橡皮塞是帶有附活塞的導管的。在完成步驟1之后,要塞緊橡皮塞、關閉活塞,將溶液放置一段時間直到它變為無色。3.打開瓶塞震蕩溶液,直至其變為藍色。4.重復2、3的操作。5.打開錐形瓶活塞,通入足量的氫氣后,再關閉活塞,震蕩溶液并觀察其顏色。6.打開錐形瓶活塞,通入足量的氧氣,震蕩溶液觀察其顏色。7.用兩支試管分裝錐形瓶中的藍色溶液,一只裝滿、一只半滿,靜置,待其無色后,震蕩試管,觀察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該實驗要觀察各種可能情況下溶液的顏色,雖然操作不難,但操作步驟較多,學生一時之間很難完整地記住實驗步驟。但是,如果教師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來指導學生實驗的話,就不容易出現錯誤了。教師可以將錐形瓶和試管通過投影儀呈現在電子黑板上,然后用配套的電子筆,在儀器上標上儀器使用的順序,之后,教師可以用筆在儀器之間畫線,并附上簡單的步驟說明,以此來幫助學生捋順實驗步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學生忘記了實驗步驟,只要看一眼電子白板,就能回憶起來。以后這些對比性的步驟較多的實驗,教師都可以參照這一方法對實驗進行分步,讓學生做起實驗來更有條理。
二、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有時候會很分散,而且化學公式較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背了前面忘了后面的現象。而且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非常零散,不成體系,遇到一些有幾個知識點相結合的題目時,習慣于用某個知識點去硬套,浪費了很多時間。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體系,避免這一問題。比如說,教師可以先在白板上寫上一些表示顏色的名詞,讓學生先進行化學物質顏色的分類,再由教師進行補充。紅色項下可以有:Fe2O3(紅棕色粉末)、Cu2O、Fe(SCN)3(血紅色液體),藍色有:Cu2+、CuSO4·5H2O、Cu(OH)2、[Cu(NH3)4]SO4(深藍色溶液)等。教師按顏色對化學物質進行分類,然后在衍生出這些化學物質的性質。為了加強記憶,教師在電子白板上書寫時,可以選擇相應的電子筆顏色,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教師也可以在白板上寫出一些化學元素,比如說Na,先講解與鈉有關的化學公式,再由單純的Na元素相關的公式衍生到含Na元素的公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類似的公式歸類,幫助他們構建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可以適當地利用電子白板呈現一些場景,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在選修一中,有一節的主題是保護生存環境,包括改善大氣質量、愛護水資源、垃圾資源化。教師可以用電子白板播放一些用化學方法處理垃圾的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引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在選修一中,正確使用藥物、合理選擇飲食等章節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呈現一些有趣的化學視頻或化學圖片,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
科技的進步不斷地推動著教育方式的變革,教師要緊跟潮流好好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幫助學生學好化學。
(作者單位:江蘇洪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