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巧云 高 軍 指導:孫 浩 通訊作者:時 樂
(江蘇省儀征市中醫院,211400)
?
·外敷療法·
運用孫氏敷臍散治療小兒靜滴紅霉素所致胃腸道反應的臨床觀察和護理體會※
傅巧云 高 軍 指導:孫 浩 通訊作者:時 樂
(江蘇省儀征市中醫院,211400)
近年來,隨著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數量的日益增加,在小兒支氣管炎、肺炎的抗菌藥物選用中,紅霉素作為治療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在兒科得到了廣泛應用。但由于其不良反應中胃腸道反應非常多見,兒童在輸注紅霉素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腹痛難忍,頻繁嘔吐,嚴重的不良反應給治療依從性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筆者2014年1月—2015年6月采用孫浩老中醫創制的敷臍散外敷肚臍(神闕穴)治療156例患兒靜滴紅霉素引起的胃腸道反應,收效良好,現總結如下。
一般資料
156例均為我院兒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齡1~8歲。對照組78例,男40例,女38例;年齡1~8歲。兩組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治療組在靜滴紅霉素前半小時進行貼敷,輸液結束后1 h取下。對照組不貼敷。
1.藥物組成:川椒、吳茱萸、肉桂、小茴香、干姜各等分。將上述藥物共研細末,以玻璃器皿盛貯,勿令泄氣[1]。
2.貼敷方法:上藥末每次用3 g,盛入小紗布袋內,覆蓋于臍上,外以繃帶纏繞固定,較大的兒童可以膠布粘貼。
3.其他治療:嘔吐劇烈者,應臥床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要根據患兒水電解質紊亂情況,及時進行補液治療。嘔吐發生時,指導家長讓孩子的頭偏向一側,盡量吐出嘔吐物,后以清水漱口,防止嘔吐物誤吸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發生。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以患兒是否出現惡心、嘔吐、納差、胃痛、腹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來判定療效。0級:無胃腸道反應;Ⅰ級:有輕度的胃腸道反應,患兒表現為有惡心感,出現間歇輕度腹痛或僅有不適嘔吐現象發生,能堅持繼續用藥;Ⅱ級:重度的胃腸道反應,患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難忍,不能堅持繼續用藥。
結果:兩組發生胃腸道不良反應情況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兒靜滴紅霉素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組使用孫氏敷臍散后胃腸道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護理
1.貼敷前護理。需詳細詢問患兒的既往史及過敏史。對于初次貼敷者,仔細詢問家長有無中藥或外用貼敷片過敏史。評估臍部的皮膚情況,是否有滲出、炎癥、破潰等情況,清潔肚臍,擦拭周邊皮膚上的汗液、油漬等。敷臍散的藥粉有一種特殊的芳香氣味,部分患兒有一定不適,需向患兒及家長做好解釋,消除患兒的緊張情緒,增強患兒及家長的配合度。
2.貼敷中護理。詳細告之患兒及家長貼敷注意事項,如出現發紅、皮疹、水皰、瘙癢難忍或藥粉外漏應立即停止貼敷。較小的兒童由于哭鬧不配合,如出現繃帶松脫應重新固定。
3.貼敷后護理。貼敷完畢,觀察局部皮膚反應。
4.并發癥處理。此藥粉有一定的刺激性,貼敷處出現熱、痛等均屬正常現象,如皮膚輕度發癢可不處理;如藥粉外漏,需以干紗布拭去殘留藥末;如出現水皰、皮疹、劇烈疼痛等,立即停止貼敷,告之醫生協助處理。
討論
紅霉素作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代表藥物,其促胃動力作用顯著,其作用機理是通過刺激胃腸神經叢中乙酰膽堿的釋放[2],促使胃腸平滑肌劇烈收縮,從而造成強烈的胃腸道反應。嘔吐、腹瀉、腹痛等強烈的胃腸道反應損傷了脾胃功能,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嘔吐,腸道清濁不分發為泄瀉,氣機不暢則為腹痛,治療當以健脾和胃、降逆和中為大法。
孫浩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著名中醫兒科專家,善用多種外治法治療小兒疾患[3]。尤其在臍療法治療小兒腹瀉、汗證、便秘等諸證上,收效甚佳[4]。孫浩認為,神闕穴屬任脈,任脈與督脈互為表里,故能總理人體諸經百脈;又為沖脈循行之地,而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且任、督、沖皆為奇經,貫穿于十二正經之間,具有調節各經脈氣血的作用,故神闕能通周身之經氣。臍部皮膚比較薄嫩,神經、血管豐富,透皮吸收能力佳,加之外用不經過口服,使用一些氣味獨特或刺激性較大的藥物,能較快經過皮膚浸入,快速起效,在兒科使用更具有優勢。
孫浩所創制敷臍散原為治療小兒泄瀉所用,散中用味辛性熱之川椒、吳茱萸,暖脾胃而驅寒邪;肉桂味厚甘辛大熱;干姜辛熱,守而不走,“燥濕而補脾”,能溫脾和胃、降逆止嘔鎮痛;小茴香辛溫開上下經之通道,調中止吐下食,其揮發油可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減輕疼痛。諸藥合用,共奏調任督、和陰陽、行氣血、健脾胃、除寒濕、止吐瀉之效[5],故在治療靜滴紅霉素所致的胃腸道反應上較為適宜。正如吳師機《理瀹駢文》中云:“中焦之病,以藥切粗末炒香,布包縛臍上為第一捷法”。
我們通過該觀察發現,運用敷臍散進行臍療避免了口服藥在兒科應用的不便之處,使用方便,療效確切,適當配合使用熱敷或紅外線照射臍部,效果更佳,值得臨床推廣。
[1]傅巧云,時樂,高軍,等.運用孫氏敷臍散治療小兒急性嘔吐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醫外治雜志,2015,24(5):48-49.
[2]邢春霞,張仲源,王湘茗.中藥敷臍預防紅霉素所致胃腸道反應7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03,12(2):15.
[3]時樂,王其兵,高軍,等.孫浩外治皮膚病經驗賞析[J].中醫外治雜志,2015,24(2):61-62.
[4]時樂,高軍,王其兵,等.孫浩主任運用中藥散劑臍療法的經驗[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4):642-643.
[5]孫浩.外治法治療小兒內病舉驗[J].中醫外治雜志,2003,12(4):3-4.
2016-02-15)
※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