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動氣象站是現代氣象站的標準形式,是傳統氣象站在信息技術發展基礎之上升級改造而成的。自動氣象站利用計算機系統來管理各種氣象數據和氣象資料,保持對氣象狀況的監測。自動氣象站包括傳感器、數據采集器、計算機、打印機、電源和通信網絡等設備。如果這些設備出現故障,將會影響自動氣象站的正常運行,因此,自動氣象站應加強設備維護力度,及時對各種設備故障進行排查。本文簡述自動氣象站的維護措施,并提出一些常見的故障類型以及排除方法。
關鍵詞:自動氣象站;氣象站維護;故障排查
中圖分類號: P415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6.20.036
自動氣象站在我國應用廣泛,在工業、農業、水力、環保等行業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動氣象站的工作原理如下:數據采集器采集各種氣象數據信息,經由通信接口傳輸到計算機系統當中,由計算機系統進行保存,然后監控軟件將實時數據反映到顯示屏上,由測報軟件來進行進一步處理,最后編制成報表和報告形式,由打印機打印出來。各個設備正常運行維護了整個自動氣象站的運行,因此自動氣象站一定要加強設備維護與故障排查的力度。
1自動氣象站的維護措施
1.1風力傳感器的維護
自動氣象站的工作人員要經常觀察風力傳感器的轉動狀態,查看風向標或者風杯是否能夠保持靈活轉動。如果風向標或者風杯的靈活性受到影響,則要對其進行清潔處理,或者是向軸承上涂抹潤滑油[1]。
冰雹、雷電、大風等天氣也會對風向標或者風杯造成損害。在發生類似天氣現象之后,自動氣象站的工作人員要及時檢查風向標或風杯是否遭受損害。如果風向標或風杯有損壞情況,要及時通知技術部門進行維修更換。
1.2雨量傳感器的維護
雨量傳感器的故障多數是由于雜物將漏斗堵塞所導致,因此自動氣象站的工作人員要定期檢查雨量傳感器的漏斗入口和出口,確保漏斗通暢。對于南方多雨地區,在雨季到來之前要對雨量傳感器進行全面清潔。首先將承水器的固定螺帽擰松,拆卸下來,然后將網罩取下來進行清洗,并用干凈抹布擦拭承水器的環口和內部。要注意的是,在對雨量傳感器進行全面清潔時,要斷開兩根信號線并且將信號線拔掉,避免在清潔過程中產生不正常的數據。
1.3地溫傳感器的維護
地溫場要保持土壤疏松、土地平整且沒有雜草存在等條件[2],然后將地溫傳感器埋在地溫場當中,探頭一半埋在土壤中,一半暴露在空氣當中。地溫傳感器埋在土中的部分要與土壤緊密接觸,當中不留空隙,而暴露在空氣中的部分要保持清潔。自動氣象站的工作人員要定期對地溫傳感器暴露在空氣中的部分進行清潔,在降雨過后及時對地溫場進行疏松和平整。
1.4濕度傳感器的維護
濕度傳感器通常安裝在百葉箱內,傳感器頭部包覆著保護罩,避免空氣當中的塵埃附著在傳感器的感應元件上,影響影像傳感器的靈敏程度。如果工作人員發現濕度傳感器的防護罩的濾紙上有灰塵堆積,就要輕輕旋下防護罩,用干凈、柔軟的毛刷刷去防護罩濾紙上的灰塵。在大風、大雨之后,要檢查百葉箱內是否有積水,并及時予以清除。
2自動氣象站的故障類型與排除方法
2.1雨量傳感器顯示錯誤
雨量傳感器的顯示錯誤分為兩種:數據不顯示和數據顯示出錯。如果發生數據不顯示的狀況,首先要利用萬用表檢查雨量傳感器的各種接線連接是否牢固。如果萬用表在處于直流檔,翻斗不動的情況下,電壓值為10伏左右,則說明接線連接牢固[3]。然后用手撥動翻斗,如果萬用表的指針沒有明顯擺動,數值變化不大,則說明雨量傳感器發生了損壞。如果雨量傳感器數值顯示出錯,則有可能是干簧管發生了損壞,需要及時進行更換。
2.2地溫偏離正常值
地溫傳感器的顯示數值偏離正常值過高或者過低的原因不同。如果地溫傳感器的顯示數值過高,則有可能是電阻值突然增大的緣故。如果電阻值出現不正常的增加情況,就要檢查線路是否被老鼠咬壞或是老化破損等情況。如果地溫傳感器數值明顯低于正常值,則有可能是線路發生短路問題,需要技術部門及時進行檢查維修。
3結論
自動氣象站在工業、農業、水力、環保等行業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動氣象站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傳感器、數據采集器、計算機、打印機、電源和通信網絡等設備的支持。自動氣象站必須加強設備維護力度,注意各種設備的安裝和連接,定期對各種設備進行檢查。如果發生故障,要第一時間進行分析,并判斷故障的類型,通知技術部門派遣專業人員來進行維修,以免影響到自動氣象站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孫奇,劉志鵬,武威,等.區域自動氣象站的維護、故障排查與處理[J].北京農業,2015,(26):165-166.
[2]卡卓,桑秋璐,措姆.淺談自動氣象站常見故障排查與維護[J].西藏科技,2013,(04):54-56.
[3]韓瑩,李興濤,高聯門,等.區域自動氣象站故障排查及維修基本方法[J].價值工程,2016,(03):120-122.
作者簡介:范興凱,本科學歷,通山縣氣象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地面氣象觀測及設備保障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