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工業化生產的進程也在逐漸加快,對環境的污染和能源的破壞作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凸顯。在人們與國家的積極響應下,發展低碳經濟是目前的重要目標。傳統生產模式下,能源的浪費、不規范建設等行為都時常存在。為了使我們的生活方式得到轉變,促進生產經營效益,管理者要對能源結構進行調整。本文以低碳經濟發展的必要性作為切入點,探討清潔能源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低碳經濟;清潔能源;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F426.2;F20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前言
能源是人們生活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它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具體經濟方式,也代表了社會的生產途徑。能源經歷了幾個主要階段,從過去的粗放型經濟能源,到集約性的經濟能源再到當今的低碳式經濟。它的這種轉變也體現了人們先進理念的變化,是社會不斷進步的結果。
一、低碳經濟概述
低碳經濟是目前社會的一種新型發展理念,它是在科學化指導下產生的,以技術創新作為主要手段,以制度和產業的變革作為主要目的的能源開發方式。在低碳經濟的理念下,我們力求生產效益與能源消耗的協調,將利益獲取與環境保護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以達到二者的雙贏。另外,低碳經濟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數量,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將“清潔性”放在一切發展的首位,以打造綠色化的核心技術為宗旨,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轉變人類的相關理念。低碳經濟的提出背景是在資源日益變少,甚至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實際需求的前提下進行的。如今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逐漸在增加,全球也在不斷的回暖,人們的生活環境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例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霧霾現象的出現等等。這些自然災害已經達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它甚至威脅到了我們每一個的生命。前蘇聯的核泄漏事件就是環境對人類最大的警示,為了使這種現象消失,低碳經濟勢在必行。這一理念也在我國范圍內進行了闡述與推廣,為了構建和諧社會,轉變當前的經濟發展方式,我國十七大會議中指出,要將低碳經濟擺在首要位置,將此理論滲透到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當中,構建和諧化、節約化社會。
二、低碳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發展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的必經之路
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非常重大,它是社會進步的必要途徑,也是人類生活中的必經之路。根據世界能源的數據統計,各國的有效資源都在不斷的下降,利用率也遠遠不如從前。其中以煤炭資源的破壞最為嚴重,實際的預估條件下,煤炭資源僅僅足夠未來一百年內開采。其次是石油資源,它也僅僅在能夠保障人們四十年的消費水平。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各國的開采使用量都大大超出了預期的范圍,我們每一天都在超支和透支。在這種發展的前提下,人類別無選擇,我們只能致力于新能源的開采,挖掘能夠替代傳統能源,使社會長期發展的途徑[1]。
(二)低碳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各個國家在當前都倡導可持續發展,全球變暖也導致生態退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危險。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還是無法做到將責任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這種浪費不僅體現在一系列的有效資源上。例如:水資源、電能源、煤氣資源等等。浪費的現狀到處可見。試問這樣的行為,如何會使經濟得到持續性的發展呢?在近幾年來,我國的溫度也在持續性的上升,每年都在二到三度的漲幅之間進行變化。并且有專家預測,至少在以后的二十年內,還會繼續增加。這種氣候的不穩定使糧食作物的生產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災害天氣不斷增加,河南一些地區農民的生活基礎已經受到了危害。另外,中國天氣的兩級分化也很明顯,可能某一個冬天會產生極其暖和的情況,也可能在某個夏天產生溫度驟降的現象。這些問題都無法令國家、令人民的生活得到可持續性的發展。所以,低碳經濟迫在眉睫[2]。
三、清潔能源在低碳經濟背景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我國清潔能源的機遇
清潔能源包括很多種,它是指氣體排放量小、對環境有利無害的物質。我國現代最常用的清潔能源有核能、潮汐能、太陽能以及生物能源。這幾種能源也是當前利用途徑最多的應用方式。在我國,國土面積的遼闊決定了清潔能源的儲備也是非常多的。清潔能源遍布了我國的各個省市,有著非常可觀的挖掘性。例如:
風能主要集中在東北的沿海地區一帶,總數可達到8億千瓦以上。這個數字是非常可觀的。另外,青海的一些島嶼上也有著豐富的電伏能源。我們也可以將一些農業生產中的秸稈變成資源進行利用,既優化了環境,又使經濟效益得到了提升[3]。
(二)我國清潔能源面臨的挑戰
西部地區是我國清潔能源主要的存在場所,在西部以南,水電的應用量非常廣泛。在甘肅、新藏、內蒙古地區,風能都呈現出區域性集中的發展規律。但我們也知道,西部的路途比較遙遠,其中以山地為主,走勢也不是那么的平坦。所以,對于國家來說,是很難將清潔能源運輸出去的。運輸條件的阻礙使能源的依托性變少。所以,國家要對運輸的路徑進行改善,建立統一的運輸系統,使清潔能源得到更好的利用[4]。
四、結論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新型能源的利用與開發仍然受到了一些阻礙。我們要在精神上對低碳經濟進行大力的弘揚,運用合理的開發手段,加強與別國的合作,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進行階段性調整,對新型能源進行深入挖掘,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為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欽軍.基于低碳經濟背景下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2]馬繼民.低碳經濟背景下甘肅新能源發展戰略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10,05:189-192.
[3]范曉磊,宋宏偉,羅良浩.淺議低碳經濟背景下城市清潔能源體系的建立——以哈爾濱市城鄉清潔能源體系建設規劃為例[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規劃創新:2010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2010:9.
[4]肖海平.區域產業結構低碳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蘇德頌(1975-),男,廣西靈山人,學歷: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現有職稱:高級工程師、經濟師;研究方向:工程項目建設及評估、企業管理、金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