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孕育和生發的價值理念,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鞏固的重要支撐與基礎。同時,市場經濟存在的消極價值傾向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以矯正。只有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性作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結合起來,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市場經濟的良性互動,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前進。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基礎;引領
中圖分類號:D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2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對于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民族復興的精神力量,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的。因此,深刻認識、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辯證統一關系,對于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定社會意識反映一定社會存在并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與靈魂,一方面,它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基礎,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內涵的表現, 另一方面,它也規定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指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引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經濟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當然不是在無根之草,它無疑與人們的經濟交往方式緊密相關,必須以經濟交往方式作為支撐,只能蘊含表現于現實的經濟運行方式之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地蘊含了效率、民主、自由、平等、法治、誠信、公平正義等豐富的價值內涵與追求,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經濟基礎。從實踐看,隨著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入,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也在踏實進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孕育和生發的價值理念,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鞏固的重要推動力。
第一,市場經濟是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彰顯了富強的價值理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各經濟主體只有競相發展科技、改善管理才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從而使得整個社會的資源有效的配置到高效率的環節中去。市場經濟是迄今為止人類出現過的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所以它取代了自然經濟和一些國家曾出現過的計劃經濟。市場經濟也是我國走向富強、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發展完善,使得我國經濟取得亙古未有、舉世矚目的成就,彰顯了富強的價值理念與追求。展望我國未來的富強之路徑,必須進一步尊重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恰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指出的:“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蘊含自由、平等的價值理念。市場經濟否定了各種形式的人身依附關系,賦予公民自主自決和平等交易的權利,從而使得的市場經濟主體的主體性地位的得以確認。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說經濟形式、社會交換確立了主體人之間的全面平等,那么內容,即促使人們去進行交換的個人材料和物質材料則確立了自由。可見,平等和自由不僅在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交換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換價值的交換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產的、現實的基礎。” ?“交換價值制度,或者,更確切地說,貨幣制度,事實上是平等和自由的制度。”[2]可見,市場經濟有序競爭的普遍規則下,人們可以擁有平等獲取財富的機會、規則上的選擇機會, 成為奠定自由和平等價值的經濟基礎。
第三,健康的市場經濟蘊含了誠信友愛的價值追求。市場經濟本質上是通過市場媒介形成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互惠互利的關系,需要市場主體客觀上達到關注他人、為他人謀利的效果。馬克思指出:“每個人在交易中只有對自己來說才是自我目的;每個人對他人來說只是手段;最后每個人既是手段同時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為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只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為他人的手段……這種相互關聯是一個必然的事實,它作為交換的自然條件是預先存在的。” [3]相反,坑蒙拐騙、損人利己最終只能害人害己,使得互利互惠的市場無以為繼。因此,誠信友愛就成為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基石,是市場主體應有的品質,也是市場經濟內在的價值追求。
第四,市場經濟內在的蘊含了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價值理念。公平正義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條件,也是市場經濟必然的價值追求。市場經濟要求市場主體機會均等地取得生產要素,機會均等地出售產品獲取利潤,公平的承擔賦稅等社會責任,它是對特權、壟斷、欺詐等超經濟方式攫取不公平利益的否定。同時,公平正義的價值需要法治的保障,法治是建立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石。如果缺失法治,那么市場經濟的公平正義則無法實現,就無法保障市場主體資格,也無法約束市場主體的行為,更無法保障市場秩序。因此,公平正義、民主法治是市場經濟的必然價值內涵。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持,夯實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牢固根基。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我們既要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發、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一面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市場經濟本身是把雙刃劍,存在誘發消極價值觀的可能,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不利影響。表現在:
第一,市場經濟誘發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市場經濟盡管客觀上需達到互利互惠的效果,但其本質上卻是一種求利經濟,各市場主體的出發點具有強烈的趨利性,追求經濟效益是其最終目的。這就容易誘發人們只顧個人利益而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只顧物質感官享受而不顧精神品味的消極價值觀。這些消極作用,嚴重沖擊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光大。
第二,市場經濟無法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市場經濟的公平僅僅是經濟上原始的公平,難以達到真正的社會公平,存在重大的缺陷。一方面,市場經濟所要求的自由競爭難以確定真正公平的起點。無法消除個人、企業乃至國家競爭的先天條件的差異,另一方面,市場經濟按照生產要素分配的必然結果是經濟財富占有的不平等,貧富差距的拉大。這些,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求的社會公平正義相去甚遠。
第三,市場經濟無法真正解決和諧問題。市場經濟對公共資源特別是資源環境無法進行有效的調節。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關心的是利潤的大小,不會主動關心經濟活動對公共資源的影響資源環境,甚至每個市場主體都可以“肆意享用”,于是,破壞生態環境成為盈利的另一面。
以上所述的市場經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產生的消極的一面,當然不能聽之任之。在市場經濟面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消極被動的,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引領、矯正作用,以保證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和諧共進的辯證統一關系,我們應該將兩者統一起來,既要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性作用,又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能動塑造作用,才能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7.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2.
作者簡介:黃長健,男,漢族,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思政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