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幸
摘要:會計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動手能力。“納稅實務”就是要學生將課堂上學的稅務理論轉化成實際操作能力的課程,所以稅收理論與政策的變動與更新,會對納稅實務課程的教學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就“全面實施營改增”對目前部分納稅實務課程的影響進行探討。
關鍵詞:營改增;納稅實務;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是國家實施結構性減稅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2011年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正式實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年底,將試點由上海市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等10省市。截止2013年8月1日,“營改增”范圍已推廣到全國試行。從2014年1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已全部納入營改增范圍。隨后國家也將電信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
2016年金融業、房地產、建筑業和生活服務業等行業減稅規模或接近4000億元,“營改增”減稅總規模接近6000億元。“營改增”會確保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國全面實施營改增,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增值稅制度會更加規范。這是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財稅制度的又一次深刻變革。
高職教育是培養現代社會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學生技能的掌握依賴于專業實踐課程教學,而納稅實務就是培養會計專業頂崗型人才的重要實踐課程。雖然已在全國范圍實施營改增,但我們納稅實務課程仍然處在不足之處:
第一,增值稅的征收范圍未擴大到全面營改增,教材中還存在營業稅的內容。目前使用的教材在增值稅納稅實務的部分,雖然有涉及到的營改增部分,但也只有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并且介紹的較為簡單。而現在已經在全國范圍實施營改增,教材中征稅范圍卻不完整,這樣會使學生的學習不夠全面。
第二,增值稅的征收率部分沒有新增內容。教材中只介紹了增值稅征收率3%的核算,而現在全面營改增后新增了5%征收率。5%的征收率計稅主要涉及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或是自建的不動產,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老項目、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小規模納稅人、其他個人出租取得的不動產等,并且個人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減按1.5%計算應納稅額。
第三,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方法不全面。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要視取得的時間來決定,2008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2009年1月1日起,一般納稅人購進或自制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可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2013年8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自用的應征消費稅的摩托車、汽車、游艇,其進項稅額準予抵扣。而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動產,其進項稅額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抵扣,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
第四,納稅申報表部分陳舊。全面營改增后,納稅申報表有所變動,還新增了附列資料,包括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明細表,稅額抵減情況表,不動產分期抵扣計算表,本期抵扣進項稅額結構明細表,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等。由于教材尚未來得及變化,納稅申報表沒有及時更新,學生也就體會不到“營改增”對企業在涉稅方面有什么樣的影響。
第五,教材中引入的案例或實訓項目部分內容過時。案例或實訓中涉及的業務都是2015年以前,而2016年全面營改增的最新業務基本上沒有涉及。特別是業務題中運輸費核算部分,一般納稅人仍然按照7%的稅率抵扣增值稅,而目前交通運輸業在營改增后稅率已經變成了11%。
為了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適應目前各行業的需求,能夠盡快走上工作崗位,現根據我所教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大綱提出一些看法和措施:
第一,根據納稅實務教學大綱結合改革的稅法編寫適合的教輔資料。在新教材沒有及時到位的情況下,學校可根據營改增的最新內容編寫教學講義,如《納稅實務講義》。教師根據政策變化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進行教研教改,不斷的輸出成果,對自身水平也是一種提升。
第二,學校應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企業通過與學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將最新的技術和企業文化輸入到學校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而學校又可以利用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專業實習,給學生提供最真實的納稅工作體驗,因此校企合作是現階段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頂崗型人才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第三,教師應爭取每學期有下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鍛煉的機會。教師到企業鍛煉不僅給自己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一筆色彩,而且在實踐中學習到新知識、新政策、新方法,增強了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并可以將收集到的教學案例,或征得企業的同意,將企業現在最新的財稅資料拿來作為課堂實訓使用,引入到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讓學生真正看到現實的財稅資料,教學效果更好。
第四,積極開展財會稅務知識講座。對國家每次財會稅收政策的變動,可以邀請資深稅務專家到校開展稅務知識講座,專家們生動的講解、鮮活的案例、恰當的分析,會讓學生和教師都可以了解到最新、最深刻的稅收變化。
總而言之,納稅課程時效性較強,教學要時刻圍繞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進行調整,并且不同院校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改革和實施。教師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自己多思考多動手,為社會培養適應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國家稅務總局網站.http://www.chinatax.gov.cn/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2016年3月23日財稅[2016]36號)
[3]張瀾.營改增背景下稅法課程教學優化策略分析[J].教學探索,2014(12).
[4]張瑞珍.納稅實務.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7).
[5]2016營改增最新政策解讀.互聯網文檔資源(http://www.worlduc.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