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董 茜 實習生 胡 婷 圖| 受訪者提供
長江邊上的蛻變
◇ 文|本刊記者 董 茜 實習生 胡 婷 圖| 受訪者提供
忠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地,擁有70多萬常住人口,不僅有堪稱世界奇跡的石寶寨,還有每日產生的上百噸居民生活垃圾。
垃圾的出路在哪里?填埋、焚燒……人們對于垃圾處理的常規思維,無非就是這些。
但在長江邊上的忠縣,垃圾的蛻變并未就此止步。你甚至可以悠閑地來一個“葛優躺”,愜意地隔著巨型玻璃,邊喝咖啡邊看生活垃圾處理——聞不到一絲垃圾的腐臭味。
這里就是一扇窗,能窺見“產業經濟生態化”。
清晨的忠縣州屏環路片區,安靜的街道傳來“唦唦”的掃街聲。這條依山而建的老住宅區街道,并不寬敞卻干凈整潔。胡淑輝拿著掃帚,從街頭清掃到街尾。
這僅僅是他一天工作的開始。“開始上班就要把這里過一遍?!焙巛x的第一次清掃,僅用“過一遍”輕描淡寫帶過,更繁重的工作在后續的垃圾清運上。
幾年來的環境衛生宣傳,讓居民養成了垃圾裝袋的好習慣。裝袋的垃圾封好在垃圾桶內,胡淑輝先將垃圾轉到三輪垃圾清運車上,再轉運到垃圾中轉站。“不僅是這條街,附近這一圈的生活垃圾,都要轉運到中轉站?!焙巛x熟練把控著每一次轉運的時間,就在短短的一小時左右,州屏環路片區的所有生活垃圾,都準時抵達中轉站。
此前,垃圾的最后歸處是烏楊垃圾填埋場。

原本,隸屬忠縣的烏楊,僅僅是長江邊上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座落在長江北岸,離忠縣縣城約10公里。以前,忠縣的生活垃圾都被轉運到這里進行填埋,每天30多噸。從清晨開始,早中晚的轉運節點上,密閉的垃圾轉運車都要經過一處叫花燈墳的矮小山梁。
15年前,一名搬運站的職工在這里采集草藥,偶然發現了淹沒于沙土之下的烏楊闕。這座我國現存最早的漢代石闕,一時間讓烏楊鎮名聲大噪。
可不遠處,就是垃圾填埋場。
花燈墳因烏楊闕被當地老百姓視為“寶地”,而填埋場卻是老百姓眼中的一根釘子。
2015年春天,隨著一座垃圾焚燒廠的崛起,垃圾填埋場從烏楊闕故里“出走”。日垃圾處理能力200萬噸的垃圾焚燒廠,接納著來自忠縣所有的生活垃圾。




陳毅的兒子,最近喜歡上了“抓娃娃”游戲,總纏著他到商場柜機前抓娃娃。“很奇怪,每次看到他耍這個游戲,我都會想起廠里抓垃圾的機械手?!?/p>
陳毅是重慶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環保項目負責人,每天例行巡視,他總喜歡在垃圾儲存倉前多站一會兒,看著工作人員操縱手桿,隔著玻璃密封艙外的一只黃色機械大手,一把把將生活垃圾抓起,又投放在儲存倉里。作為忠縣的生活垃圾環保一體化項目,海螺水泥公司利用水泥窯處理城鄉生活垃圾的生產線,每日處理量達到了100多噸,最終的200噸日處理量,也將在不久后實現。
8年前,第一條生產線開工建設,陳毅希望這座垃圾焚燒廠能帶給忠縣老百姓不一樣的生活環境。沒有臭味,沒有污染,變廢為寶,這些目標隨著時間推移一步步變為現實。
生活垃圾的這種“轉身”有點專業,不過陳毅把流程和基本原理解釋得很清楚:“利用先進的垃圾氣化技術,將垃圾氣化成可燃燒氣體,隨后將氣體輸入新型干法水泥的分解爐中,代替部分燃料進行燃燒,利用分解爐中高達900℃的高溫及堿性環境,將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尤其是被公認為一級致癌物的二噁英進行分解和固化。通過分解和固化,得到的氧化鈣、二氧化硅、氧化鋁和氧化鐵,就是生產水泥所需的熟料?!?/p>
他盤算了一下,200噸生活垃圾大約可以產生10噸水泥熟料。公司處理三峽庫區城市生活垃圾環保一體化項目,從2015年4月建成投用,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預計能達到6.2萬噸,處理污泥2.5萬噸。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累計處理生活垃圾約4萬噸,處理污泥約5000噸。
換句話說,僅垃圾處理給公司帶來的水泥熟料,已2000噸,這里尚未計算看不見的環保賬。

從忠縣到石柱、豐都等地的工業園區,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最終被中轉送到了垃圾焚燒廠?!鞍凑罩暗慕y計,忠縣縣城加上周邊鄉鎮的垃圾處置量大約250噸。這對于焚燒廠來說,處理起來難度不大?!标愐阏f,整個焚燒系統有兩條處置線,目前僅啟動了一條。如條件允許,垃圾焚燒廠的處理量還可以增加一倍。
被密閉玻璃倉隔離開來的儲存倉,一旁的員工休息室是大家最喜歡來的地方?!斑@里工作單調,但員工的生活卻過得有滋有味?!毙菹⑹依?,常備著員工們喜愛的速溶咖啡。
所以,“垃圾”與“咖啡”這對看上去毫無關聯的矛盾體,居然可以近在咫尺,和諧“相處”——一壺咖啡沖泡之后的余香,與玻璃倉外的垃圾投料,形成了一幅有趣的畫面。人們在這里,經常能看到忙里偷閑小憩的員工,端著杯咖啡倚靠著玻璃看倒垃圾的場景。陳毅說,即便外單位的來參觀,這里也是他們的接待室。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