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肇慶市端州區人民醫院內三科 肇慶 526040)
?
酪酸梭菌活菌片在腸息肉手術中的應用
李志明(肇慶市端州區人民醫院內三科肇慶526040)
摘要:目的:觀察酪酸梭菌活菌片應用在腸息肉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進行腸息肉手術的患者16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82)和觀察組(N=83)。對照組進行圍手術期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療。分析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腸黏膜修復、傷口愈合時間及術后出血等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后出血率、腸黏膜修復率、傷口愈合時間等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酪酸梭菌活菌片能有效預防術后出血、促進傷口愈合、加速腸黏膜修復,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腸息肉酪酸梭菌活菌片腸黏膜出血
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病變,由黏膜細胞生長聚集形成。腸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息肉病綜合征[1]。雖然大部分息肉確診為良性,但由于其與癌癥的形成密切相關受到重視。目前,腸息肉的治療方法一般為電內鏡切除術,具有安全、有效、經濟等優點,但也有易發生術后出血、預后效果差等缺點。本文主要研究酪酸梭菌活菌片在腸息肉手術中的臨床效果[2]。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肇慶市端州區人民醫院進行腸息肉手術患者16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82)和觀察組(N=83)。對照組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30.26±7.92)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31例,年齡21~46歲,平均年齡(31.83±5.4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均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選擇標準[3]:①鋇劑灌腸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或纖維結腸鏡等檢查確診為腸息肉并進行電切手術。②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③無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礙。④近期未進行大型手術。符合上述標準者可納入研究。
1.3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腸息肉圍手術期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療(術前2d開始服用酪酸梭菌活菌片,服用規格:2片/次、3次/d)。治療9d后,觀察對比兩組術后出血和腸黏膜修復情況。
1.4評判標準
1.4.1黏膜修復情況評判標準[4]:兩組患者均使用電鏡觀察腸黏膜修復情況:①0級:黏膜正常。②1級:黏膜充血,血管模糊。③2級:黏膜接觸性出血。④3級:黏膜有自發性出血。⑤4級:黏膜可見大小不等的潰瘍。總有效率=0級例數/總例數。
1.4.2術后出血評判標準:隱血試驗結合腸鏡判斷傷口出血情況。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數據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對兩組術后出血情況進行分析比較:觀察組陽性7例,陰性76例,出血率8.43%,對照組陽性28例,陰性54例,出血率34.15%。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腸黏膜修復情況:對兩組患者腸黏膜修復情況進行比較(表1)。觀察組治療后的腸黏膜修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具有顯著差異(P<0.05)。
大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多發于30~40歲,臨床表現以腹痛、腹瀉、便血、腹脹、便秘、黏液便等癥狀為主。廣義上來講,任何突出于腸腔的隆起性病變均可稱為息肉。一般來說,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不會危及生命,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絕大部分的結直腸腺癌是由息肉進展為結腸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的[5]。因此,及早切除可以切除的息肉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注意和預防息肉的形成和復發。
目前臨床針對息肉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內鏡下高頻電凝摘除法,具有快速、安全、經濟、微創等諸多優點,已成為臨床切除腸息肉的首要方法。但內鏡下息肉摘除術也伴有術后出血、易復發、傷口愈合緩慢、易發生大量并發癥等問題,研究可有效加快傷口愈合和減少術后出血等并發癥的方法顯得十分重要。
酪酸梭菌活菌片是一種新型微生態制劑,主要有效成分為絡酸梭菌。絡酸梭菌進入腸道后,能對TNF-α、IL-8等炎癥因子的過度表達產生抑制作用,預防和治療術后傷口感染,加快傷口愈合。絡酸梭菌在人體內能迅速分泌出絡酸,大量研究表明,絡酸是腸黏膜70%的能量來源,能促進術后受損黏膜的自我修復,減少術后出血。在本文研究中,觀察組術后出血率(8.43%)遠小于對照組術后出血率(34.15%),觀察組黏膜修復情況(97.59%)明顯好于對照組(61.20%)。這足以表明,絡酸酪酸梭菌活菌片對腸息肉手術有良好的臨床效果。有研究證明,息肉經過治療后再次復發,其惡變發生率將大大提高。絡酸作為一種強效抗癌制劑,不僅能夠預防息肉復發,還可以通過調控基因表達預防再生息肉的惡變。
因此,我們認為酪酸梭菌活菌片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治療息肉摘除術后出血、促進傷口愈合,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殷建紅,高峰玉.酪酸梭菌活菌片在電切腸息肉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5,27(2):102-104.
[2]鄧德昌,方曉明,居海紅,等.內鏡黏膜切除術治療結直腸息肉2609例[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12):1301-1303.
[3]宋雯,趙梁,朱萍,等.腸息肉發生發展與診治研究新進展[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2,21(9):876-879.
[4]王丹珠.內鏡高頻電凝切除大腸息肉34例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3,9(1):30,32.
[5]張曉華,朱人敏,楊妙芳,等.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治療老年及老年前期胃腸道息肉的臨床研究[J].實用老年醫學,2011,25(2):124-127.
中圖分類號:R65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6-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