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創軍(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醫院 中山 528400)
?
房顫合并多種疾病老年患者華法林致INR異常的藥學監護
羅創軍(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醫院中山528400)
摘要:目的:對房顫合并多種疾病的老年患者實施華法林導致INR異常的藥學監護進行研究。方法:對1名房顫合并冠心病、尿道感染采用華法林治療后INR異常升高的老年患者,對臨床藥師分析的造成INR異常升高的原因進行介紹,同時協助醫生制定個體化藥學監護計劃,實施全程藥學監護。結果:在調整華法林的用藥劑量以及其他藥物和對患者實施用藥教育后,患者在住院期間未出現出血和栓塞情況,得到了較為滿意的抗凝治療成效。結論:針對合并多種疾病的房顫患者實行抗凝方案的用藥護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防止出現各種不良反應,保證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華法林國家標準化比值藥學監護房顫冠心病
華法林是屬于香豆類抗凝藥物,常用于房顫治療,是消旋體化合物的一種,S-華法林的抗凝作用是R-華法林的5倍[1]。該藥物主要是通過對維生素K進行依賴的凝血因子II、VII、IX 和X的合成產生一定的作用,該藥的抗凝效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遺傳、疾病、飲食和藥物等。本文對一名房顫合并冠心病和尿道感染通過華法林使用過程中INR值出現異常升高的患者實施藥學監護,對病例中可能會造成INR值變化的藥物原因,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議,例如停止抗凝藥物的繼續使用,對華法林的使用劑量進行調整,最終將INR的值固定在2.0~3.0,避免出現不良反應,為臨床藥師實施華法林藥學監護提供參考。
患者為男性,76歲,身高175cm,體重63kg。由于28年的咳嗽和咳痰,存在氣喘并存在1年的雙下肢水腫,在2015年2月進入我院接受診治,被確診為心房顫動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曾有過陳舊性腔隙腦梗死8年病史、4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史,同時伴隨磺胺類藥物過敏史。平時采用沙美特羅替卡松、噻托溴銨等平息肺部咳喘,針對前列腺增生的治療采用口服華法林抗凝、非那雄胺和坦索羅辛。華法林口服期間需要將INR控制在2.0~3.0之間。患者不久出現全身性瘙癢,無皮疹,給予賽庚啶和氯雷他定口服治療后,癥狀有所緩解。
患者入院體檢的結果:體溫36.3℃,R21次/min、P78次/ min,BP127/76mmHg。患者神智清晰,精神狀態較好。心律齊,HR78次/min;雙肺的呼吸音比較清晰,雙肺聲音清晰,且未聽到干、濕啰音和胸膜摩擦聲音;心前區不存在異常隆起,且無心包摩擦感,心濁音界為正常,瓣膜聽診區域未聽到病理性雜音。
輔助性檢查有:血尿常規、心肌酶、電解質、凝血功能異常、肝功能;腎功能檢查BUN8.4mmol·L-1,血脂:TC3.36mmol·L-1,Gr141μmol·L-1,LDL -C2.10mmol·L-1,HDL1.20mmol·L-1,TG1.54mmol·L-1;血糖含量:隨機血糖量為15.6mmol·L-1,空腹血糖量為7.0mmol·L-1,糖化血紅蛋白(HbA1c)7.8%。
入院診斷: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II型呼吸衰竭;持續性心房顫動;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陳舊性腔隙性腦梗死;瘙癢癥;良性前列腺增生。
患者在入院后給予氨溴索、多索茶堿和沙特洛替卡松粉吸入劑,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抑制咳喘,采用比索洛爾對心室率進行控制,曲美他嗪對心肌代謝進行改善,瘙癢通過氯雷他定進行治療,同時采用華法林抗凝治療,劑量為3mg qd。入院當天,對患者的凝血五項進行檢查,結果顯示:PT41.5s,INR為3.54,立即停止華法林使用。隨后患者提出關節存在疼痛,實施口服塞來昔布0.2g一次。3d后對凝血四項進行復查,結果顯示:PT14.3s,INR1.23,給予華法林1.25mg口服治療,qd抗凝治療,2d后將劑量增加至2.5mg,qd。在劑量增加后的d3實現口服用塞來昔布,10d后患者的關節疼痛得到好轉,停止用藥。3d后對患者的凝血四項進行復查,PT36.5s,INR3.21,即可停止服用華法林。3d后對患者的凝血四項進行復查,發現PT和INR值逐漸恢復正常范圍,停藥10d后對凝血四項進行復查,結果顯示PT12s,INR1.12,同正常范圍對比較低,藥師建議采用華法林治療,并對凝血指標進行監測。
3.1 COPD合并AF的老年患者的抗凝:AF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疾病,COPD患者出現AF的概率在不斷增加,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COPD患者合并AF的治療需要按照常規的AF指南進行。根據《2012年華法林抗凝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合理抗凝治療是實現對房顫患者宣栓阻塞事件的有效預防措施。在不存在禁忌癥的情況下,所有CHADS2評分≥2的房顫患者需要接受長期的華法林抗凝治療。若非瓣膜并房顫患者的CHADS2評分為1分,當前也可以傾向于給予華法林有限阿司匹林的方法。本患者的CHADS2評分為3分,可以適應抗凝治療。
3.2華法林用藥過量的處理方式和藥學監護:華法林抗凝治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須依賴INR值處于治療范圍內。因此入院時需要對患者的INR值是否超出目標范圍進行測定,并采取及時的停藥措施;并在此后對患者的凝血指標實行多次監測,結合INR的值,及時采取增量、停藥等措施,保證患者不出現出血和栓塞事故。
此外,臨床藥師還要對患者開展華法林用藥教育。囑咐患者每天要定時對華法林進行服用,如果需要掰成片狀需要在刀片作用下進行切割,不能隨手掰開,預防劑量不準確而造成的療效不佳。高齡患者增加或減少華法林抗凝劑的食物和營養種類,在用藥期間嚴格監視患者是否出現皮下出血、牙齦、排便以及排尿中的出血情況[2]。
針對長期服用華法林的患者,即便已經將INR的值調整穩定,在住院期間,也需要嚴格審查用藥醫囑,對患者的血凝指標進行嚴密監測,尤其是同其他可能會影響華法林抗凝作用的其他藥物同時服用時,要根據INR的值對華法林的用量進行及時調整,實現對患者的嚴密觀察和監測。
參考文獻
[1]王穎,譚湘萍,嚴鵬科.房顫合并冠心病患者服用華法林致INR異常1例的藥學監護[J].中國藥師,2015,1:105-108.
[2]張晉萍,徐虹.1例房顫患者服用華法林期間INR值異常波動的藥學監護[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13,5:271-273.
中圖分類號:R96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4-0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