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儀 宋麗娟 黃劍橋(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院門診皮膚科 臺山529200)
?
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面部皮膚慢性痤瘡的療效及護理
余春儀宋麗娟黃劍橋(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院門診皮膚科臺山529200)
摘要:目的:探討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面部皮膚慢性痤瘡的臨床療效及護理措施。方法:將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面部皮膚慢性痤瘡患者48例,設為觀察組,給予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同時給予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皮膚護理、用藥指導。另選同期面部皮膚慢性痤瘡患者48例設為對照組,僅給予紅霉素軟膏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經治療與護理,觀察組痊愈26例,顯效18例,好轉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9%。對照組痊愈17例,顯效14例,好轉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72.9%。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面部皮膚慢性痤瘡采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及護理干預,可以加快患者面部痤瘡愈合,取得滿意療效。
關鍵詞:面部痤瘡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護理
痤瘡俗稱“青春痘”,發病原因為皮脂腺管與面部毛孔堵塞,皮脂大量分泌卻外流不暢。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痤瘡,當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壓力的加大,飲食結構和周圍環境的改變,痤瘡的發生變得突出,有礙患者面部美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正常的工作、學習、社交造成困擾。我院對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面部皮膚慢性痤瘡患者48例采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和護理,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臺山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面部皮膚慢性痤瘡患者96例,所有患者符合《臨床皮膚病學》中關于痤瘡的診斷標準,患者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31.6±4.2)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3.6年。病情嚴重程度根據Pillsbury分類法:輕度(Ⅰ度)36例,中度(Ⅱ度)42例,重度(Ⅲ度)18例。排除近期內服用過其他藥物的患者,對藥物過敏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等。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清洗消毒面部后用暗瘡針輕輕擠壓出痤瘡角栓膿液,再用消毒棉球將擠出的膿液拭干凈,然后在創口上涂抹一層薄薄的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商品名貝復新),5~10min后凝膠基本吸收,再將紅霉素軟膏涂于患處。交代患者將以上兩種藥物交替外用,每天清潔面部后,日間外涂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睡前外涂紅霉素軟膏,一周后復診。對照組僅給予紅霉素軟膏治療。
1.3療效判定標準:①痊愈:患者面部皮損數量減少超過90%以上;②顯效:患者面部皮損數量減少60%以上,90%以下;③好轉:患者面部皮損數量減少20%以上,60%以下;④無效:患者面部皮損數量減少20%以下。總有效率=(痊愈+顯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組經治療與護理,痊愈26例,顯效18例,好轉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9%。1例患者出現輕度潮紅、燒灼及瘙癢,給予冰敷對癥處理逐漸緩解。對照組痊愈17例,顯效14例,好轉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72.9%。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清痘護理:護士給患者清痘擠膿時,注意無菌操作,手法要輕柔,清痘涂藥當天創口不要沾水,可把濕毛巾擰干后擦洗正常的皮膚,第二天才開始用水清潔全臉。
3.2心理護理:患者特別是女性,由于擔心面部會留下瘢痕,在痤瘡發生后往往有極大的心理壓力,對正常社交造成心理障礙。部分患者情緒消極,缺乏治愈信心,大多數患者會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同時面部皮膚慢性痤瘡的治療具有長期性,護理人員應該主動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心理指導,詳細講解痤瘡的成因、發生機制、治療方法、日常注意事項,以解除患者在診治過程中的疑慮,克服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
3.3飲食護理:對痤瘡患者來說,合理飲食非常重要。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多進食富含粗纖維、高維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忌油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食物上可以選擇含有大量鋅的食物如蓮子、動物肝、芝麻、瘦肉等,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皮脂大量分泌和細胞脫落,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多食用各種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的蔬菜水果,促進上皮細胞增生,有效防止毛囊角化,調節汗腺的分泌,有效消除粉刺暗瘡。3.4日常皮膚護理:對痤瘡患者來說,因為化妝品會引起皮膚毛孔堵塞,使正常的腺體分泌受阻引起毛囊炎,導致痤瘡發生或加重,所以女性患者盡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化妝,尤其是一些含有糖皮質激素成分的化妝護膚品,會提高痤瘡發生率。盡量選用溫水洗臉,避免冷水或熱水對皮膚的直接刺激,可選用溫和刺激性少的洗面奶,以徹底清除皮膚表面油脂和污垢,保持面部皮膚毛孔的暢通。應避免對面部的抓撓,嚴禁用手擠壓粉刺痤瘡,以防止手上細菌污染破潰的皮膚,加重炎癥,帶來瘢痕。
3.5用藥指導:詳細向患者講解藥物的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使患者能按治療方案正確按時用藥。
痤瘡是一種青春期常見皮膚病,毛囊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造成皮脂大量分泌、痤瘡丙酸桿菌等微生物感染是痤瘡的兩大主要致病因素。當前痤瘡治療的藥物以及方法有很多,第一代外用維A酸和過氧苯甲酰制劑是治療中常用的藥物,前者因為穩定性較差,存在局部刺激,限制了在臨床中的應用。后者雖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局部抗生素制劑,但存在耐藥問題。現提倡針對痤瘡發病的不同環節給予藥物聯合治療。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皮膚創面膠原蛋白的合成,促進創面新生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對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真皮細胞具有營養、修復和再生的作用,能刺激膠原酶表達,有效修復創面,減輕面部色素沉著和瘢痕生成。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給予全面護理干預,使患者了解日常生活、飲食中的注意事項,減輕心理負擔,避免痤瘡的加重,提高臨床療效,減少并發癥。
參考文獻
[1]常遠.他克莫司軟膏聯合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3):84-85.
[2]王莉.面部痤瘡的治療及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6):140,143.
[3]谷玉琴,孫玉吉.心理因素與痤瘡[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 (2):119-120.
[4]林麗霞,林韓燕,葉瑞興.倒膜與皮損清理術治療囊腫性痤瘡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廣東醫學,2006,27(3):443-444.
[5]喻茂彬.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0):3088-3089.
[6]孫光霞,孫霞,許蕾.倒膜療法結合皮膚護理治療面部痤瘡的臨床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1):20-21.
[7]馮占芹.面部重度痤瘡患者的心理衛生評估[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4,11(3):238-239.
中圖分類號:R47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1-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