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薇 董宏偉 張文泉
(德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山東 德州 253000)
?
丹紅注射液對老年急性冠脈綜合征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血管內皮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張薇薇 董宏偉 張文泉
(德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山東 德州 253000)
目的 探討丹紅注射液對老年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血管內皮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老年ACS行PCI治療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術后給予西醫常規治療,觀察組術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丹紅注射液治療,觀察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及炎性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內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水平分別為(53.16±4.29)ng/L、(93.41±8.2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7.28±5.22)ng/L、(112.52±9.76)%;一氧化氮(NO)、肱動脈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FMD)分別為(68.36±5.35)μmol/L、(6.16±1.08)%,高于對照組的(59.41±4.68)μmol/L、(5.06±0.95)%(P<0.05);血清白介素(IL)-6、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分別為(61.42±5.19)ng/L、(359.32±65.06)μg/L、(7.05±3.37)mg/L,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5.83±6.82)ng/L、(467.25±86.09)μg/L、(11.54±3.65)mg/L(P<0.05)。結論 丹紅注射液可有效改善ACS患者PCI術后血管內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丹紅注射液;急性冠脈綜合征;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血管內皮功能;炎性因子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的最常用方法,療效顯著,但是PCI術后具有一定血栓形成與支架內再狹窄發生率〔1〕。其與血管內皮損傷、血小板活化及炎性因子增高有關,是ACS再發及不良事件的重要危險因素〔2〕。丹紅注射液可抑制ACS患者PCI術后炎癥反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降低ACS再發及不良事件的發生〔3〕。本研究分析丹紅注射液對ACS患者血管內皮功能與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德州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收治行PCI手術治療的老年ACS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33例,女17例;年齡61~80〔平均(71.26±4.82)〕歲;冠心病病程1~7年,平均(3.91±2.12)年;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穩定性心絞痛(UAP)18例。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61~79〔平均(68.28±4.88)〕歲;冠心病病程1~10年,平均(3.84±2.26)年;其中AMI 33例,UAP 17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心電圖(ECG)、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ACS診斷標準〔4〕;②年齡>60歲;③PCI手術過程順利,無手術相關并發癥;④PCI手術成功,完全血運重建,冠脈造影無殘余狹窄;⑤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相關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對丹紅注射液過敏;②非首次PCI手術;③合并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感染、惡性腫瘤等疾病。
1.3 治療方法 擇期PCI手術患者術前給予氯吡格雷〔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816,20150118〕75 mg/d,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1106、20150212)100 mg/d,連續服用3 d;急診PCI患者術前給予單次負荷劑量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300 mg。PCI術后均給予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911、20150908)20~40 mg/d、美托樂爾(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1116、20150806)、低分子肝素鈉抗凝以及硝酸酯類擴血管等藥物輔助治療。觀察組患者PCI術后在常規基礎上給予丹紅注射液(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 Z20026866)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伴有糖尿病者及其他葡萄糖禁忌情況時,改用生理鹽水,持續治療2 w。
1.4 隨訪與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術后每月門診隨訪一次,術前及術后2個月檢查血管內皮功能指標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內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應用酶法測定一氧化氮(NO)水平;應用超聲診斷儀測定肱動脈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FMD)。血清炎性因子指標:采用ELISA測定血清白介素(IL)-6、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超敏C反應蛋白(hs-CRP)。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行t檢驗。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ET-1、vWF、NO、FMD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ET-1、vWF、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NO、FMD增高(P<0.05),治療后觀察組ET-1、vW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NO、FMD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IL-6、TNF-α、hs-CRP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并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s,n=50)
與治療前比較:1)P<0.05;下表同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n=50)
PCI可直接有效開通梗死相關血管,具有顯效快、創傷小、療效顯著的優勢,可顯著提高ACS救治成功率〔5〕。然而,PCI球囊血管成形術與支架置入術對冠狀動脈均有一定不良刺激,可導致血管內膜損傷,誘發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另外,有研究發現血管內膜損傷可誘導激活炎性因子釋放,導致血栓形成〔6〕。路雯等〔7〕報道血管內膜損傷是ACS患者PCI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PCI術后采取改善冠脈內皮功能與抑制炎性反應的治療措施,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血管內皮損傷的發生、發展與ET-1、vWF和NO等血管活性物質的調節作用密切相關〔8〕。vWF可介導血小板黏附、聚集于受損血管內膜或內膜下,同時促進具有局部血管收縮功能的血栓素A2的合成、釋放,導致血管內皮功能下降。ET-1及NO水平增高或降低都將導致機體血管舒縮功能異常,當冠狀動脈內皮功能發生損傷,機體血清ET-1水平增高,NO水平降低,這些指標在預測血栓形成危險、診斷病情輕重以及預后中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充分證實丹紅注射液在改善老年ACS患者PCI術后內皮功能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炎癥反應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樞紐作用,可導致炎癥細胞向血管內皮下浸潤,促進脂質沉積與血管斑塊破裂,也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hs-CRP是目前評估全身非特異性炎性反應的標志物,急性心血管事件該因子水平急劇增高,與病情轉歸具有相關性〔9〕。動物學實驗顯示AMI、冠脈粥樣硬化大鼠血清IL-6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大鼠,血管再通后IL-6水平下降明顯〔10〕。血管內皮細胞是MMP-9的分泌細胞之一,炎性反應過程中 MMP-9表達上調,檢測MMP-9血清水平對預測PCI術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狹窄發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11〕。本研究結果發現,丹紅注射液有助于抑制老年ACS患者PCI術后炎癥反應。丹紅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參和紅花,一方面,丹參中的有效成分丹參多酚酸鹽可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及CRP水平,同時升高脂聯素水平,從而發揮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效果〔12〕;另一方面,紅花含有較高的亞油酸,可降低血脂及血清膽固醇,軟化和擴張動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液循環,具有調節心臟和改善內分泌系統的效果〔13〕。另外,紅花中的黃色素、丹參中的丹參酮等有效成分可有效抑制組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減輕炎癥反應,從而達到改善機體炎癥因子水平的效果〔14〕。
1 Li RJ,Ji WQ,Pang JJ,etal.Alpha-lipoic acid ameliorates oxidative stress by increasing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Tohoku J Exp Med,2013;229(1):45-51.
2 李 軍,楊慧玲.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后血清IL-6、hs-CPR及血脂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5):2846-8.
3 張永香,張 強.丹紅注射液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后的心肌保護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3):308-11.
4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3):195-206.
5 Weber C,Noels H.Atherosclerosis:current pathogenesis and theraveutic options〔J〕.Nat Med,2011;17(11):1410-22.
6 吳 濤,邱 健,肖 華,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后炎癥及凝血因子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1;32(23):3051-3.
7 路 雯,王海波,宗雪峰.瑞舒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血管內皮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預后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10):21-5.
8 Sadat U,Jaffer FA,van Zandvoort MA,etal.Inflammation and neovascularization intertwined in atherosclerosis:imaging of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imaging targets〔J〕.Circulation,2014;130(9):786-94.
9 Sim DS,Ahn Y.Novel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Korean J Intern Med,2013;28(2):156-8.
10 王 威.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5):191-2.
11 杜尋輝,何昆侖,唐發寬,等.丹紅注射液對老年心絞痛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2;14(2):137-9.
12 周惠芬,何 昱,張宇燕,等.丹紅有效成分配伍對缺氧損傷腦微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22):4399-404.
13 董 皎,張建軍,段衛華,等.丹紅對高脂喂養自發性高血壓大鼠代謝及血管功能的影響〔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4;35(9):1038-41.
14 陳 佳,徐 華,周德鵬,等.丹紅注射液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PCI術后療效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2):341-4.
〔2015-11-15修回〕
(編輯 袁左鳴)
張薇薇(1981-),女,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治療和介入治療研究。
R54
A
1005-9202(2016)22-559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