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孫 波
(山東省良莊礦業醫院內一科,山東 新泰 271219)
?
拉貝洛爾對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經內分泌激素激活的影響
劉 敏 孫 波1
(山東省良莊礦業醫院內一科,山東 新泰 271219)
目的 評價拉貝洛爾對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經內分泌激素激活的影響及其治療可能機制。方法 200例≥70歲的女性CHF患者均為初次發病,病情相對穩定,無其他伴隨疾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抗心力衰竭的常規治療,觀察組按時飯后服用拉貝洛爾200 mg,2次/d。采集患者靜脈血液,分析心房鈉尿肽(ANP)、醛固酮(ALD)和抗利尿激素(ADH)及血漿腎素活性(PRA)的濃度。結果 3個月后,觀察組血漿ANP、ADH、PRA含量較對照組均顯著降低(P<0.05),而ALD含量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 拉貝洛爾治療老年女性CHF可抑制神經內分泌激素過度激活,改善心功能。
拉貝洛爾;慢性心力衰竭;神經內分泌激素
慢性心力衰竭(CHF)死亡率、再入院率高,總體預后差〔1〕。在我國,CHF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66歲,較歐美等發達國家提早至少4歲。老年CHF的病因以高血壓、冠心病為主,老年女性的高血壓、冠心病發病率顯著高于男性〔2〕。CHF發展過程中,神經內分泌激素的激活促進心室重構,加劇心力衰竭病情惡化。拉貝洛爾是一種新型α和β受體阻滯劑,在臨床已廣泛使用,主要用于治療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有關拉貝洛爾抑制患者神經內分泌激素過度激活的研究不充分〔3,4〕。本研究旨在探索拉貝洛爾對老年女性CHF患者神經內分泌激素激活的影響及其改善CHF的可能機制。
1.1 一般資料 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200例年齡≥70歲女性CHF患者,平均年齡(75.6±4.2)歲。符合《2014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相關標準。且均為初次發病,病情相對穩定;無其他伴隨疾病,無Ⅱ度(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及對α、β受體阻滯劑有過敏反應或禁忌證者。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及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患者入院時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級分別為心功能Ⅱ級61例,Ⅲ級74例,Ⅳ級65 例。隨機數字法分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兩組性別構成、年齡、心功能分級無明顯差異。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進行抗心力衰竭的常規治療,觀察組按時飯后服用拉貝洛爾(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200 mg,2次/d。對照組服用同等劑量安慰劑。治療時間同為3個月。
1.3 檢測指標 每日晨6:30空腹采集患者靜脈血液,4℃離心,立即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心房鈉尿肽(ANP)、醛固酮(ALD)和抗利尿激素(ADH)及血漿腎素活性(PRA)的濃度。ELISA試劑盒采購于上海素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
3個月后,觀察組血漿ANP、ADH、PRA中含量較對照組均顯著降低(P<0.05),而ALD含量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各組ELISA法測定的血漿ANP、ALD、ADH、PRA水平變化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拉貝洛爾為雙阻滯劑,兼有α及β受體阻滯作用。β受體阻滯作用約為普萘洛爾的1/6~1/4,但無明顯心肌抑制作用。其α受體阻滯作用為酚妥拉明的1/6~1/10。口服時阻滯β∶α為3∶1。對β1和β2受體有相同的阻斷作用,對突觸后膜α1受體也有阻斷作用,但較弱。該藥與單純β-受體阻滯劑不同,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同時沒有反射性心動過速的缺點〔5〕。CHF時存在神經內分泌激素和細胞因子等變化,促進心肌重塑、膠原沉積,致使心功能繼續惡化,進而刺激神經內分泌激素的激活,使癥狀加重〔6〕。此外,釋放的血管加壓素可以增強腎臟重吸收的能力,與內皮素、ALD起協同作用。負責心臟和血管收縮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和交感神經系統(SNS)在心力衰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心力衰竭患者外周阻力增大和血壓上升,觸發這兩個系統以穩定血壓和體液穩定〔7〕。然而長期激活的RAAS增加了SNS的活性,會導致心力衰竭進一步發展、高血壓及靶器官損害〔8〕。拉貝洛爾的β受體阻滯作用通過抑制腎素前體向腎素的轉化,有效降低了PRA的含量,而PRA向ALD的轉化過程需要一定時間,CHF過程中,鈉尿肽的分泌也相應增加。反映CHF水平的鈉尿肽包括ANP、腦鈉尿肽(BNP)〔9〕。ANP主要在心房合成,BNP主要在心室合成。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左心室舒張末壓,刺激小動脈靜脈擴張,抑制RAAS和SNS,還能減少血管平滑肌增殖和心肌細胞改造,降低心臟前負荷與后負荷〔10〕。CHF患者服用拉貝洛爾后心功能不斷改善,ANP隨之降低。
血管加壓素和ADH由腦垂體后葉分泌,增加腎小管遠端水的重吸收和增強血管收縮,以對抗高滲和低血容量〔11〕。同時增加了外周阻力,長期存在導致心臟重塑。CHF過程中釋放的ANP直接抑制ADH分泌。
1 Guirguis-Blake J.Transitional car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preadmissions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Am Fam Physician,2016;93(5):401-3.
2 何鳳娟.住院高齡老人心力衰竭臨床特點分析〔D〕.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14.
3 Stevens TP,Guillet R.Use of glucagon to treat neonatal low-outpu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fter maternal labetalol therapy〔J〕.J Pediatr,1995;127(1):151-3.
4 Pape D,Goineau S,Guillo P,etal.Early anti-remodeling effect of labetalol in th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odel induced by aortic constriction in the guinea pig〔J〕.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2;39(5):746-53.
5 Magee LA,Namouz-Haddad S,Cao V,etal.Labetalol for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J〕.Expert Opin Drug Saf,2015;14(3):453-61.
6 顏 勇,楊庭樹.卡維地洛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神經內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3;28(8):742-3.
7 張勤倉,馬新萍.卡維地洛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神經內分泌激素激活、血管內皮功能及糖脂代謝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7):914-6.
8 吳遠華,董江川,朱廣旗.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機制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4;13(6):599-601.
9 Adem A,Al HM,Benedict S,etal.ANP and BNP responses to dehydration in the one-humped camel and effects of blocking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J〕.PLoS One,2013;8(3):e57806.
10 薛禮美,唐蜀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神經內分泌激素、細胞因子變化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23):2611-5.
11 Salujha SK,Chaudhury S,Menon PK,etal.Allelic variants of ADH,ALDH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in alcohol dependence syndrome〔J〕.Ind Psychiatry J,2014;23(1):44-51.
〔2015-02-11修回〕
(編輯 苑云杰)
劉 敏(1982-),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內科疾病研究。
R541.6
A
1005-9202(2016)22-560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2.047
1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