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太勇 張 珂 隆 梅
(重慶日報,重慶 400010)
速讀時代,如何讓信息實現快速有效傳播
——重慶日報大力推進“全符號傳播”
雷太勇 張 珂 隆 梅
(重慶日報,重慶 400010)
編者按:
速讀時代,如何讓信息實現快速有效地傳播,如何優化讀者的閱讀體驗——7月15日,“重慶日報全符號傳播研討會”在重慶日報全媒體指揮中心舉行。會上,媒介同仁與學者專家一起總結和交流了全符號傳播的經驗、情況,并就如何深化進行了有益的探討。本刊組合數篇研究論文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供業界參考。
2015年5月25日起,重慶日報推出以“全符號傳播”為引領的新一輪改版,旨在發掘各種符號在信息傳播中的比較優勢,并加以充分利用,以增強信息的傳播效果,使讀者迅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改版以來,重慶日報不斷豐富提升“全符號傳播”手段,勇于探索創新,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各方肯定。
“全符號傳播”;黨報傳播力
速讀時代,如何讓信息實現快速有效的傳播,如何優化讀者的閱讀體驗?“重慶日報全符號傳播研討會” 會上,編輯出版中心11位同志結合辦報實踐,通過PPT演示,總結和交流了“全符號傳播”的經驗、情況,并就如何深化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重慶日報總編輯張小良通過PPT演示,強調面對新形勢下的輿論格局,深化“全符號傳播”提升黨報傳播力、競爭力的重要性。他從提高專業設計能力、深度挖掘符號的傳播功能等方面豐富拓展了其內涵,并對如何深化“全符號傳播”進行了闡釋。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資訊傳播渠道的多元化,媒體的競爭環境、讀者的閱讀習慣等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面對新的輿論格局,如何切實提高傳統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重慶日報編委會意識到,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同時,必須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為此,適時提出“全符號傳播”理念,推動版面改革。
在傳播學中,“符號”既包括文字、標題、圖說等語言符號,也包括圖片、圖示、色彩、線條等非語言符號。
“全符號傳播”,即發掘各種符號在傳播中的比較優勢,將優勢整合起來,加以充分利用,以達到最佳的信息傳播效果,使讀者在易讀悅讀的過程中獲取最有價值的新聞。
“信息爆炸時代,讀者有錄像就不愛看圖片,有圖片就不愛看文字。我們要樹立起‘全符號傳播’思維,讓報紙更吸引人,讓讀者閱讀更輕松。”2014年10月,張小良總編輯代表重慶日報編委會首次提出“全符號傳播”概念。2015年5月25日,重慶日報以“全符號傳播”為引領的新一輪改版正式啟動——力求通過更廣闊的創新空間和更豐富的采編手段,進一步增強信息的傳播效果。
在改版中,編委會舉全報社之力深入推進“全符號傳播”。對采訪環節,要求記者不僅要獲取文字內容,還要有針對性地收集相關照片、圖示、數據、視頻等材料,為后期的編輯工作提供充足的素材。對編輯環節,要求編輯和美編充分利用文字、圖片、圖示、漫畫等各種符號,以生動多元的“全符號”手段,使信息更加直觀易讀。
“不同的符號有不同的功能,要根據內容來選擇只用圖片、只用文字還是文字圖片相結合的方式。沒有圖片和圖示的稿件,使用字體變化、數字、顏色和線條進行切割,同樣可以使閱讀更加便利,收到好的傳播效果。因此,可視化或圖示化都不能概括‘全符號傳播’理念。”內部評報會上,張小良多次對“全符號傳播”進行闡釋講解,使理念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采編人員的認識和理解也逐步加深。
在“全符號傳播”越來越成為廣大采編人員自覺行動的同時,張小良指出,要避免走一些媒體所走過的彎路,即為了花哨好看而不顧一切,要始終牢記“全符號傳播”是通過各種符號的有機組合,實現最佳傳播效果的目的。
改版一年多來,重慶日報立足黨報定位,勇于實踐、勇于創新,版面呈現出文字、圖片、圖表、二維碼等“全符號”各施所長、相得益彰的新氣象,優化了讀者的閱讀體驗,有效增強了信息的傳播力。
2015年6月中旬,在新一輪改版實施兩周后,市委宣傳部邀請專家、學者參加重慶日報改版定向閱評會,及時聽取各方意見。“全符號傳播”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中國記者》值班總編陳國權認為,改版后的重慶日報版面元素更加多元,且莊重優雅,符合黨報的定位;市委宣傳部新聞閱評組組長朱東表示,日報改版后內容分割更明晰,更多地運用了圖文結合的形式,版面重點突出、百姓視角明顯、讀者悅讀易讀,新聞信息的傳播更加有效;重慶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副院長賴黎捷認為,通過文字、圖片、邊框、欄線等多種元素,使報道重點更突出,而二維碼鏈接等形式則擴展了版面的信息量。
事實上,改版一年多以來,重慶日報堅持以新理念帶動新實踐,推出許多精彩的版面,特別是在一些重大戰役性報道中,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2015年5月27日頭版頭條導讀中,以二維碼的形式鏈接了網站的專題網頁和《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內容,既擴展了紙媒的信息容量,又讓紙上內容向網站延伸,實現了報網互動。該導讀采用的符號包括內容提煉、“八一”標識、軍人圖片、紅色背景、二維碼等,設計醒目大氣,凸顯了黨報權威大報的氣勢。
——在2016年重慶兩會和全國兩會報道中,重慶日報以短小精煉的文字、生動醒目的圖示聚焦熱門話題,使閱讀變得更加輕松,其中“一圖讀懂”等報道形式,不僅得到了讀者的肯定,還得到了宣傳部的獎勵加分。
——對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報道,與之前相比,改版后的報道,文本內容更加考究,篇目設置更加科學,報道形式更加鮮活,全符號的運用有效地引導讀者進入“深度閱讀”。
在辦報實踐中,編輯更加注重以符號形式傳遞信息,表達新聞的輕重緩急。例如,將長篇文字分解后,提出要點做成圖示,使核心內容一目了然;運用字體、字號的變化,突出不同的文本內容;以線條、色塊、圖形等元素,豐富版面視覺效果等。
廣大采編人員表示,通過貫徹實施“全符號傳播”理念,重慶日報更加注重從內容到形式全方位提升信息的傳播力,今后將繼續努力,力爭辦出一份既有“顏值”、更有“價值”的黨報。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日報新一輪改版的效果,也引起了業界關注,河南日報、廣西日報等省級黨報先后率隊前來考察。
2016年以來,重慶日報編委會多次提出,報紙版面要進一步改革,要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全符號傳播”理念,找出規律性,思考其在平面媒體上的應用空間有多大。
“全符號傳播”怎樣深化?在目前情況下,怎樣做出精品?我們的設計夠專業嗎?
在7月15日舉行的“重慶日報全符號傳播研討會”上,張小良總編輯通過對“2016南海造島記”報道和“設計能拯救報紙嗎”等內容的講解,闡釋了“全符號傳播”理念在當今信息時代的重要性,希望全體采編人員深入思考如何從更專業的角度增強符號的傳播功能。
會上,參與交流的人員對進一步做好“全符號傳播”提出建議:
第一,“全符號傳播”理念的深化,需要從信息源頭抓起,即從策劃、采訪、寫稿到編輯、做版,整個采編流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強化全符號的挖掘與運用。特別是記者要進一步強化“版面意識”,在采集信息時就要包含各種豐富的傳播符號。
第二,“全符號傳播”不是以一種符號去替代另一種符號,而是充分發揮各種符號的功能。文字報道、圖片新聞在版面上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升標題制作、文本內容和圖片質量,再以全符號的手段對信息、版面進行“深加工”,才能打造出內容與形式兼備的“精品”。
第三,圖示新聞在報紙、電視、網站等媒體上已被廣泛使用,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今年二季度,重慶日報頭版使用圖示新聞的版面占頭版總數的1/3左右。圖示數量明顯增加,但從制作的專業性、精致度來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建議多鼓勵美編參與重大的報道策劃,開拓設計思路、豐富設計手段,在實踐中提升專業能力。
第四,“全符號”既要豐富手段,也要有所規范,并實現固化管理。例如,線條、色塊等符號元素要符合黨報定位,有相對穩定的識別度;對重要文件的刊發,采取提煉核心內容配以二維碼鏈接的方式,既加強了媒體融合,也為報紙節省了大量的版面,這些好的做法和經驗要及時總結,并固化下來。
重慶日報副總編輯夏長勇表示,媒體發展到今天,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同等重要。盡管這樣,“內容為王”目前并沒有變,這也倒逼我們,對采編部門提出更高要求,記者要有更強的責任感,要提供優質的“食材”供夜班編輯加工制作。此外,要進一步增強推進媒體融合的信心,與新媒體相比,我們的優勢也很明顯,在于獨家、深度、思想。新媒體是很羨慕這個優勢的。
重慶日報副總編輯姜春勇提出,要努力做好“五個一”,推進“全符號傳播”:建立一支專業的隊伍,記者的“全符號”意識也要更專業;梳理一個流程,從流程、機制上保障“全符號傳播”的深化,比如,上午報稿要標注是否制圖,設計、生產等環節實現固化管理等;從制度上確保制圖有一定的見報頻率,重大的報道一定要有制圖;確保一種風格,一張制圖能否上版,應由專業總監來把關;考核要建立一個標準。
各采訪中心主任表示,要把“全符號傳播”理念灌輸給每位記者,增強記者的版面意識,從采訪的源頭抓起,全力配合編輯出版中心的工作,使新理念真正落實到采編全流程中。
新理念引領新實踐,新實踐推動新發展。今年上半年,重慶日報刊登的多篇報道引起國內外媒體廣泛轉載,社會反響良好,得到市委宣傳部2800分加分獎勵。與此同時,改版后,重慶日報的“高顏值”不僅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上半年,在同城媒體廣告經營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重慶日報順利完成經營目標。
注:后附版面圖。

點評:該版面充分運用了“全符號傳播”手段。頭條以括號、線條對核心提示進行突出處理;標題通過字體字號、色彩的變化,展現了新聞的輕重緩急;照片、導讀既增加了信息量,也豐富了版面的視覺效果。 ——2015年5月25日1版

點評:該版面頭條導讀以二維碼鏈接了網站專題網頁和《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內容,既擴展了信息容量,又讓紙上內容向網站延伸,實現了報網互動。內容提煉、“八一”標識、軍人圖片、紅色背景等符號,醒目大氣,凸顯了權威大報的氣勢。 ——2015年5月27日1版

點評:該版面聚焦了巴黎遭到恐襲這一焦點事件,通欄主圖中燭光、鮮花烘托出對逝者的緬懷,具有視覺沖擊力;配圖包括了警察、普通市民、孩子的照片,體現了人文關懷。此外,版面設計精心、標題醒目、信息量大。 ——2015年11月15日4版

點評:該版面以漫畫形式展現我市25件民生實事,是對“全符號傳播”的一次大膽探索。漫畫生動形象,整體感強,配以簡要的文字說明,使讀者對內容一目了然。 ——2016年1月19日7版

點評:該版面用圖表形式解讀重大時政內容,信息整合視覺化,便于閱讀。版面結構清晰,布局合理,色調統一,制圖簡單清爽,對文字內容進行了更直觀的表現。 ——2016年1月25日4版

點評:該版面突出報道了我市“萬開云”版塊規劃內容。新聞拆分脈絡清晰,布局分類有序,圖標示意明確。版面以可視化方式呈現,舒朗大氣,整體效果好。——2016年3月8日9版
G206
A
1674-8883(2016)22-0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