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憲法訴訟制度對于憲法的實施與適用、樹立和維護憲法的權威與秩序、保障人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和功能研究,結合我國國情,在發掘憲法訴訟制度帶給國家、社會和個人最大價值的基礎上,探析我國憲法訴訟制度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憲法訴訟;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憲法訴訟制度的功能;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71-02
一、憲法訴訟概述
憲法訴訟的定義迄今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定論,主要有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憲法訴訟,是指在當事人之間,因憲法的實施而引起了糾紛,由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訴訟形態的方式解決爭議、糾紛的一種制度。[1]
第二種觀點認為:憲法訴訟制度就是公民認為憲法賦予其的基本權利受侵害時可以尋求法院最終的司法救濟,同時法院適用憲法規范用于審理公民憲法權利受到侵害案件的過程。[2]
第三種觀點認為:憲法訴訟是指憲法審判機關適用司法或準司法程序解決憲事糾紛,制裁違憲行為,維護憲法權威與秩序,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一整套程序與制度。[3]
綜合以上觀點,筆者總結出,首先,憲法訴訟是一種尋求救濟的手段;其次,憲法訴訟既是一種憲事糾紛解決機制,也是違憲審查、制裁違憲行為的一種監督制裁機制;最后,憲法訴訟也是憲法實施與適用的一個過程。對此,筆者認為,憲法訴訟是指國家的特定審判機關依據憲法,適用司法或者準司法程序來解決憲事糾紛,制裁違憲行為,監督憲法的實施與適用,維護憲法權威與秩序,保障人權,保護公民基本權利的一整套程序與制度。
二、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與功能
(一) 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內涵。
關于價值的定義,筆者借鑒經濟學領域和哲學領域的價值定義,認為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是指憲法訴訟主體以維護自身權利、尋求受到傷害的救濟途徑以及監督權力等訴訟目的和訴訟需要,通過憲法訴訟方式付諸于憲法訴訟制度的客體,即憲法訴訟專門機構,憲法訴訟制度的客體以其存在及作用滿足、服務主體的訴訟目的和訴訟需要的一種關系。
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主要包括自由、民主、秩序、法治、人權與程序。從憲法訴訟制度的對人的意義和對憲法訴訟機制的意義,可分為實體價值與程序價值,前者主要包括自由、民主、秩序、人權與法治。后者主要是程序正義。
1.憲法訴訟制度的實體價值。
(1)憲法訴訟制度的自由價值。
自由包括以下內涵:第一,自由是人們一種不可剝奪的原始權利;第二,認為法律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自由;第三,認為個人自由應當服從公共利益或者服從法律的限制。第四,實現多數人的自由的同時,也應到考慮到少數人的自由。
自由的實現無疑需要對公權力加以規范和制約,使其在自由面前無所作為或施展余地有限,但自由的滿足并不能依賴于對權力的單向限制,還需要對權利加以保障。憲法訴訟制度就是捍衛自由的最終的制度保障。憲法訴訟制度不僅充當了權力濫用的“制裁者”,而且還是權利保障的“守夜人”。
憲法訴訟制度在實踐中,還不斷拓展了憲法中關于自由范圍和內容的規定,彌補了憲法規范與社會現實的脫節,為公民自由權利的保障筑起了最后一道堅固的防線。
(2)新時代的法治價值。
法治是現代社會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法治是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以公民權利保障為前提和目標,以嚴格依法辦事為核心,以制約公權力為關鍵點的國家與社會管理機制、活動方式、秩序狀態和動態運行過程。
從精神理念層面看,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至上也是法治的核心,即強調法律在國家社會生活中具有最高權威,正如彌爾頓所言:“法律永遠是社會最高的權威……國王是絕不高于法律的。”[4]法律至上在法治國家里又集中表現為憲法至上。 從價值取向上看,法治表現為對正義的追求和平等權、自由的保護;從功能上看,法治集中表現為對專制權力的否定和對民主政治、公民權利的完善和維護;從現實層面上看,法治強調對濫用權力和違憲、違法行為進行追究和制裁,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
憲法訴訟制度是法治實施的關鍵。完備的憲法訴訟制度是有效實施與適用憲法的保障,也是維護憲法至高無上的權威性的重要保障。相反如果沒有有些的憲法實施與適用,憲法將成為束之高閣的一紙空文,在實踐生活中,根本發揮不了它應有的實際功能和作用,也很難維護憲法的權威性。憲法發揮不了它的價值,法治將輪為空談,權力受不到限制與約束,公民的權利更沒法去保護。
憲法訴訟制度的法治價值融會于法治實施過程之中。憲法訴訟制度基于自身獨特機制,通過權力違憲制裁和權利保障運行機制,對公權力實施監督與制裁,對公民權利的進行保護, 發揮了現實的作用,這一過程就是法治運行的過程,也是憲法訴訟制度法治價值的表現過程。
(3)人權保障價值。
尊重和保障人權得到了當代國家普遍提倡與認可,而基本人權保障的最主要的、最終的法律依據就是憲法,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人權保障要真正成為現實,必須仰賴權力的有效運作以及憲法得到有效的實施與適用。這一動態的運行過程,需要憲法訴訟制度發揮了其人權之保障的價值及功能。一方面,憲法訴訟制度通過權力的分立制衡和限制權力的濫用,讓權力得到有效的運行。雖然沒有直接維護與救濟基本人權,但從宏觀、抽象意義上卻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與保障基本人權。另一方面,憲法訴訟制度是公民的基本人權和權利的最終的保障制度。當公民基本權利受到公權力侵害且窮盡其他途徑救濟不濟時,公民可通過憲法訴訟機制來維護自身權利。
2.憲法訴訟制度的程序價值。
憲法訴訟制度作為一種訴訟制度,程序性價值是其存在的意義和內在要求,集中表現為程序正義。憲法訴訟制度的程序價值要求:其一,憲法訴訟制度運行要求程序合法正當。其二,要求程序的公正與結果的一致。
(二)憲法訴訟制度的功能。
憲法訴訟制度的功能主要集中體現為維護憲法權威與秩序、權力制衡。憲法訴訟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憲法訴訟審判機構依據憲法,審查公權力的違憲行為,通過公權力的合憲性判斷實現對國家機關之間權力、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的有效制約與制衡,規范公權力的行使,限制公權力的濫用。憲法訴訟制度的另一個功能就是維護憲法權威與秩序。通過憲法訴訟機制制裁違憲行為,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讓權力得到規范與限制,讓權利得到保護與保障,這樣才能讓憲法更具權威性、根本性、秩序性。
三、我國憲法訴訟制度的發展前景
憲法訴訟制度具有民主、自由、法治、程序正當、人權保障等價值及權利制衡與維護憲法權威與秩序等功能,憲法訴訟制度對于一個國家的憲法發展,憲法的實施與適用,維護憲法權威與秩序,保障人權,保護公民基本權利具有重要作用。經過了改革開放之后,當前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也得到極大的發展,憲法、各部門法也相繼頒布。我國是實行集中制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權力的集中是我國國家制度的重要特點,對集中的權力進行規范與限制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憲法訴訟制度來對集中的權力進行違憲審查與規范。但是我國至今還沒有形成憲法訴訟制度,憲法名義上是我國根本大法,實際上卻不能得到具體的實施與適用,很多時候憲法只是一紙空文,違憲行為不能得到制裁,憲法所規定的權利得不到實現。當今國際社會憲法訴訟制度主要有三種模式:普通法院的憲法訴訟模式、專門憲法法院的憲法訴訟模式及復合式的憲訴訟模式。
對此,筆者從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及功能角度出發,以本國國情為出發點,總結研究國外憲法訴訟制度,特別提出我國憲法訴訟制度的發展前景:
(一)我國憲法訴訟制度應為一項獨立的制度。憲法訴訟制度具有其特殊性,它所依據直接來源于憲法的規定,主要是解決憲事糾紛,審查的對象是違憲的權力機關,適用的是司法或準司法程序,不同于其他訴訟制度。結合我國集中制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我國的憲法訴訟制度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產生,受它監督,并且獨立于行政制度、司法制度。
(二)我國憲法訴訟制度應更注重保障人權。憲法是我國根本大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之一就是人權保障。憲法訴訟制度在內容上,應該更加注重對人權的保障。
(三)我國憲法訴訟制度應堅持法治化建設。法治是當前國際社會認可的主題之一,也是我國努力提倡的,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就包含法治價值。在建立與運行憲法訴訟制度過程中,不僅要求憲法訴訟制度要合法、合憲,而且要求憲法訴訟制度的法治化建設。
憲法訴訟制度前景很光明,但道理很曲折,需要黨、國家和人們不懈努力,爭取早日建成我國特色的憲法訴訟制度。
參考文獻:
[1]張千帆.西方憲政體系.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22.
[2]任進.建立健全憲法保障制度的若干構想[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0(3):126.
[3]胡肖華. 憲法訴訟原論[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9.
[4][英]米爾頓.為英國人民聲辯[M].何寧,譯.北京:商務印書.
[5]胡肖華.憲法訴訟價值論[J].湘潭大學學報.2010(7).
基金項目:該論文為西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英文: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取得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6ZYXS61
作者簡介:黃財澎(1992-),男,土家族,湖南永順人,碩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學,研究方向:中國憲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