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法》對于公司未經股東會決議對內提供擔保的效力未做出全面的規定,導致對這一問題的法律適用較為復雜.對于這一問題的改善,第一要加深對《公司法》第16條的理解,弄明白這一規定的規范性質,從而分析改善未經股東會決議對內擔保是否有效。
關鍵詞管理性強制規范;效力性強制規范;對內擔保;效力
中圖分類號:DF41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83-01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由于對公司法第16條的性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對公司的內部行為與公司擔保合同的關系眾說紛繪,各級人民法院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公司的瑕疵擔保合同的效力及其法律后果做出了判決,甚至出現同案不同判的現象,沒能正確的起到法律的指引作用導致當事人無所適從。目前對于公司未經股東會決議而給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擔保的效力存在多種觀點。
(一)無效說。持該觀點的人認為應將《公司法》第16條所定擔保事項的“內部審議程序”解釋為強制性規范,未經公司章程授權,或者未經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簽訂的對內擔保合同,屬于無效擔保。①在新疆溫州港大酒店有限公司與新疆新油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保證合同糾紛上訴案②中,審理該案的法院認為:“我國《公司法》第16條第二款規定,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股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依據上述規定,擔保函履行必要的程序才能合法,否則無效。
(二)有效說。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公司法第16條雖然是對公司擔保的限制,無論是公司章程還是公司決議,都屬于公司的內部管理事務,而公司擔保合同屬于公司的外部行為,擔保公司提供擔保未履行公司內部決議程序或違反公司章程規定的,不影響擔保合同的效力。在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訴北京大地恒通經貿有限公司等擔保合同糾紛案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公司違反公司法第16條各項條款的規定,與他人訂立擔保合同的,不能簡單認定合同無效。③
(三)效力待定說。部分學者同意該觀點,認為公司未經股東會決議對內提供擔保屬于越權擔保。而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為簽約當事人缺乏有效代理權限造成的,并不存在合同內容不合法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情形,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下,應認定此類合同為有效合同,④在諸丞維訴鄧曉軍等民間借貸糾紛案中,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認為:“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副城公司為股東鄧曉軍提供擔保必須由公司股東會就此作出同意擔保的決議,而該公司股東會并未就此進行表決,故副城公司為鄧曉軍、呂英向諸丞維借款提供的擔保未生效,其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諸丞維對此未盡到充分的注意義務,亦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⑤
二、公司對內擔保的效力分析
對于《公司法》第16條的規定的規范性質認定不一,是否未經這一程序會導致擔保合同當然無效,⑥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在司法實務當中應該得到統一認識和理解。否則容易在司法實踐中造成適用上的混亂,司法裁決得不到統一,有損我國司法的嚴肅性。⑦而對于這一問題,應從立法目的、對公司法第16條的規定的性質認定等方面分析。
(一)從立法目的方面分析。公司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公司法這樣的規定在于公司的對內擔保屬于公司與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之間的關聯交易,這樣可能會通過損害股東的利益來進行利益的傳遞。同時,公司法為了避免實際控制人利用優勢濫用權力規定了16條第三款的“厲害關系股東表決權排除”,而且還規定了公司違反這一規定,強行表決的,股東可以向法院提起股東會決議無效之訴。由此可見,公司法第16條第2款的立法目的在于防范公司管理層以及控股股東利用公司擔保進行不當利益輸送,損害公司資產的獨立和完整。立法目的并不是禁止關聯擔保行為本身。
(二)從《公司法》16條第2款的規范性質方面分析。法律明確規定違反禁止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的或者是違反該規定會損害國家或公共利益的為效力性強制性規范,反之為管理性強制性規范。《公司法》并未直接規定違反第16條第2款規定的合同當然無效,⑧而且像上面提到的公司法第16條的立法目的是規范公司的內部管理程序,在內容上強調的是公司在對內提供擔保時是對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一個約束,公司違反該規定不會牽涉發生損害國家利益的情形。因此,上述規定應理解為管理性強制性規范。
三、結語
我國《公司法》16條規定了公司為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須經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但對未經股東大會決議為股東或實際控制人通過擔保是否當然無效,并未做出明確的規定。當下由于我國立法中《公司法》16條第二款的性質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每一位法律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理解。致使出現同案不同判的現象,通過分析該規定立法目的、以及規范性質得出了公司未經股東大會決議為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并不當然無效的結論。為此可以加強立法,通過立法明確《公司法》第16條的規范的性質,可以避免出現同案不同判現象,也可以節約司法成本。同時加強公司的內部管理規定。
注釋:
①葉林:《公司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50頁。
②(2010)烏中民二終字第240號。
③(2009)髙民終字第1730號
④劉貴祥:《公司擔保與合同效力》,法律適用,2012年第7期。
⑤(2009)杭余商初字第2063。
⑥《公司未經股東會議為股東提供擔保無效》,中國法院網, 2013。
⑦參見趙旭東:《公司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00一 201頁。
⑧甘國明:《未經股東會決議為股東提供擔保的合同有效》,法律適用,2016年第一期。
參考文獻:
[1]趙旭東:《新舊公司法比較分析》人民法院出社,2005年版。
[2]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
[3]劉貴祥:《合同效力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2年版。詹巍、楊密密:《公司越權擔保效力之理論與實證分析》,金融法苑,2011第8期。
[4]梁上上:《公司擔保合同的相對人審查義務》法學研究,2013年第1期。
[5]詹巍、楊密密:《公司越權擔保效力之理論與實證分析》,金融法苑,2011第8期。
[6]翁康英:《瑕疵擔保的合同效力研究》,浙江大學2014碩士研究生論文。
作者簡介:阿卡汝佳(1991.07-),女,納西族摩梭人,云南麗江,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