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力光 胡洪亮
【摘 要】如何做好材料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也是地方經濟發展和行業的急需。本文將就當前地方高校材料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提出通過課程體系的優化、實踐能力培養等手段實現地方高校材料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與解決工程問題能力的有機地結合,探討建立適合創新人才發展的教學質量監督體系和培養機制,加強材料專業學生創新性思維的訓練與引導。
【關鍵詞】材料專業;創新人才;地方高校;培養機制
【Abstract】How to do material professional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is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countries, and also is the need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urrent material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he actual demand of the society, and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 ability and other means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in local colleges materials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 and explore to establish teach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to fit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raining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guide the students of material professional.
【Key words】The professional of materials ; The talents of innovative ;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Cultivation mechanism
社會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適合持續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遠未達到理想的規模和深度。創新人才基本特征即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探索建立適合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效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要求,也是當前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如何依托辦學優勢,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培養適合地方經濟發展和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是今后若干年地方高校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1-3]。尤其材料專業是工科中其他各個專業的基礎,是一門與生產實踐密切聯系的科學技術,探索適合地方高校的材料學科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促進材料專業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是當前對地方高校創新改革的急切要求,也是地方高校發展的急需。因此,要真正做好地方高校材料創新型人才培養,應至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
1 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與材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相融合
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特征,將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與材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相融合,把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放在專業培養計劃的核心位置上。地方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知識體系的優化和設計、教學模式的改革、對學生學習結果的科學測試及評價方法以及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組織等等[4]。而從整個發展過程來看,專業是創新人才發展的依托。具體到材料專業,就要將人才培養方案融入到材料類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理念中。而這種理念將在整個材料專業的學科設置中體現。
而在地方高校的材料專業整個課程體系分布中往往給人以單一的感覺,我們應將不同專業的特點與相關專業的共性結合起來,充分考慮交叉學科的特點和優勢,如將以理論為主的材料物理、材料化學與具有較強工程背景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相結合,真正的做到理論與實際的融合。在培養過程中我們要真正的做到將不同的專業與課程進行多樣化、模塊化設計,提倡教學體制的柔性化與彈性化,最終真正實現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與材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相融合。
2 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試與評價制度
對于本科生的培養與評估,考試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對于材料專業由于涉及知識面較廣,可變因素較多,大量隱性知識點容易被遺漏。因此我們不能夠按照常規考試科目進行。必須通過考試制度的改革實現知識覆蓋的全面性。所以在考試制度改革方面我們應摒棄一考定終身的考試模式,采取分次考試,提升知識點的覆蓋范圍,最終達到對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的考核,和綜合能力的體現。而且能夠讓學生對本門課程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時通過這種考試制度能夠充分體現不同學生個體性的差異,從而發揮出學生的潛能,能夠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想象空間,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精神,激發學生的潛能真正達到創新人才鍛煉的目的。
同時教師應大力鼓勵學生敢于表達和質疑,多方位思考問題。尤其對于工程類材料專業,應多考慮實際應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問題開發材料專業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創造性精神。并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建立一種學生為本的評價體系和互動機制,通過鼓勵和引導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萌發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
3 加強材料專業的研究性教學
研究性教學強調師生共同參與,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教學的主導作用,是一種充滿探究的教學方式。而對于材料專業,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材料專業更是要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所以在材料專業教學中應加大研究性教學的份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當前材料專業所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和獨立見解,努力讓學生形成研究性思維,鼓勵學生對本領域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同時為加強材料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師應加強課外知識的引入與疏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環節,學校應根據學校的辦學特點和定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加強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比重,倡導自主學習。對于材料專業,應鼓勵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開展實驗性研究,親自動手、思考解決問題。另外,可開展學科競賽、課外科研興趣小組等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創新意識。
4 建立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在地方高校材料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過程應充分意識到,企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地方高校材料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充分考慮當地實際需求和本領域未來發展趨勢,為提升材料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應加強構建校企聯合培養平臺。例如吉林建筑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突出土建背景下建筑材料人才培養特色,所以本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創新精神為目的,將學生輸送到相關建筑材料企業和施工企業與相關技術人員學習交流掌握材料生產和研發的實際工程應用,真正的做到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同時應要求相關教師深入企業交流學習提升自我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實踐能力提升做好前期基礎。另外,聘請企業優秀的在實踐領域工作、掌握最新技術和工藝、熟悉企業生產、施工和管理過程的人員授課,以保證教學內容與科學技術和企業生產實際緊密相連。
5 結語
創新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將創新性教育貫穿到整個培養過程中對于地方高校材料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加強培養機制、監督考核體系的建立,要真正實現課堂教學-實踐訓練-實際應用的有機結合。同時探索個性化、多樣化、國際化的創新人才培養的嶄新模式將是未來高校教育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馬玉春,陳民芳,陶小克.材料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實驗室科學,2015,3(18):1-3.
[2]許青云.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3):11-14.
[3]秦瑋.淺析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創新素質培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5(1):155-156.
[4]周詩彪,肖安國,黃小兵,陳遠道,郝愛萍.基于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構建合理的材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J].教育教學論壇,2014,49(2):33-34.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