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
【摘 要】學生良好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應當是多方面的,學校應加強教育科研的規范管理,調動教務處、教科室和各年級組共同協調,對我校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進行深入探討,促使教育科研向深層次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預習習慣;培養研究
為加強課程標準學習,深化課題實踐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優化教學過程,促進青年教師夯實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對我校學生不良習慣進行深入探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課前預習習慣,提高學生數學水平。
1 研究的目標
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說:“教育是什么?簡單的說,就只一句話,就是培養學生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良好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應當是多方面的,首先從學生這方面來分析,教師觀察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現狀,分析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產生的原因,探索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策略,有效地矯正和轉變小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快樂的成長。其次,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能夠在學校管理和課題實施中采取具體措施,制定相關制度,開展有效活動,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地轉變校風,形成學校特色。加強教育科研的規范管理,促使教育科研向深層次發展。
2 培養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主要措施
我校好多學生都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上課不注意聽講,課后不好好做作業,有時教師追問時就說上課時沒有聽懂等等,針對小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學校各科任教師在年級組的組織下進行調查,并對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矯正的方法和途徑。尋求具有較強操作性和廣泛實用性的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法。完善研究工作的檔案管理。堅持做到“完成一件工作,留下一個足跡”的原則。通過各種有效媒體,積累研究工作的第一手資料,為下一階段研究工作提供借鑒和幫助。
2.1 教務處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預習習慣,不僅是進一步學習的需要,更是未來建設者的一項基本素質。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往往可以產生遷移的作用。小學生培養良好預習習慣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學校教務處負責召開學校數學教師專題小組會議,布置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預習習慣的課題研究工作,根據課題分工明確任務。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學習、培訓、指導工作。本次全校共有35 周歲以下教師20人,其中,數學學科9人參加了比賽。每位參賽教師按指定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然后按競賽要求以 1 課時為單位進行教學設計,備課時要按照統一要求,教學設計中包括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本課時教學目的和要求、本課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又主包括導入新課、新課學習、突出重難點的具體做法、鞏固新課、作業布置、板書設計,要體現《小學生良好數學預習習慣培養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內容等。針對課題研究情況進行總結交流與研討。少先隊各教研組鼓勵教師積極申報校級小課題,布置小課題研究工作。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守則》,黑板報評比活動。通過主題班會組織學規范,禮儀相關知識。
2.2 教科室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課前預習習慣的最佳時期,良好的數學預習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教師引導學生要十分重視課前預習習慣,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看書、去發現問題,讓他們課前對上課時要講授的新知識有所了解。通過課前有效的預習,能增加學生自學的興趣,讓學生感知到本節課的難易程度,能提高學生課上聽講的效率,改變被動學習局面。數學教研組積極組織開展理論學習與課題研究情況交流。確定3位教師上主題班隊會課,每年段1節,收集過程性材料。邀請專家來校對課題積極指導征集教育案例、論文,撰寫階段總結。及時做好立項課題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少先隊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安排布置學生假期生活。學生由于特殊的年齡特征,光靠老師的工作是不夠的,家長的力量不可忽視。征集家長教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優秀經驗總結。很多教師注重了學生課堂學習與成績的取得,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召開了教師培訓會,讓教師明白培養學生學習習慣重要意義,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于他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選取優秀班級和優秀學科教師做經驗介紹。
2.3 各年級組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是每一個小學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數學教師更應大力承擔這一任務,數學教研組要經常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同時組織學生學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相關知識,這是由數學學科的綜合性特點決定的,因為數學是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只有把學生的數學基礎打好了,其他學科的學習就容易了,在這個基礎上學校召開青年教師教學設計比賽活動,旨在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在比賽中,青年教師們按照評比標準,仔細閱讀教學用書和教學參考,以三年級上冊任選一課為內容,認真撰寫教學設計。經過60分鐘的比賽,每位教師均能按照按時完成教學設計。經過評委認真、公平的評分,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通過這次比賽,增強了我校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滲透課題研究的自覺性,為探求學生良好預習習慣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展示了好做法、好經驗。同時,也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組織召開家長會. 以座談的形式調查教師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并做好案例分析。征集家教工作經驗,共同探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總之,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的養成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是長期培養的結果,做為班主任老師責任重大,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學生必備的素質,這是學好文化課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他們今后學習,甚至更高層次學習的最基本保證。只有堅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數學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素質的優秀學生。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