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進行入新常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供給側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正在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但在改革的過程中,對于產能嚴重過剩的煤炭、鋼鐵等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企業工會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在經濟新常態下工會工作要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必須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做到維權創新、民主管理創新、工會自身建設創新。
關鍵詞 新常態 工會 務實 創新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受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給能力持續過剩,供求關系嚴重失衡,導致企業效益持續普遍下滑,市場競爭秩序混亂,對經濟發展、職工就業和社會穩定造成了極其不利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國家和行業出臺政策,按全年作業時間不超過276個工作日重新確定煤礦產能,嚴控超能力生產。隨著一系列的改革舉措不斷實施,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各種不穩定。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既有優勢,也有壓力,必須求真務實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載體,才能適應新的形勢下企業發展和工會工作的需要。
一、求真務實維護職工權益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它的參與、維護、建設、教育四大職能中,維護職能是其重要職能之一,也就是說,“維權”是工會章程明確規定的職責。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工會作為職工的代表者、職工權益維護者,在依法治國的法治思維下、在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的講話精神指引下,在加強黨對國有企業領導和法人治理機構日趨完善的企業管理過程中,工會這項基本職能的履行要因勢而變,不斷創新,才能落實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才能充分體現維權的本質要求。
(一)要創新工會服務理念
理念是變革的先聲,也是行動的先導。在黨加強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在經濟新常態下,工會是舟,職工群眾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工會要把“黨政所急、職工所盼、企業所需、工會所能”作為工作定位,以理念創新帶動工作創新,強化服務理念,維權理念、社會化理念,貼近職工群眾,探索新常態下工會服務理念。從工會的自身來說,職工群眾的支持是工會的生命線,也是贏得職工群眾信賴關鍵所在。只有深深扎根于職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才能知道職工在想什么,職工需要什么,也才知道工會從哪些方面做,該如何做,才能把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所以,搞好工會工作也是擴大黨的群眾性、穩定性和向心力的保證之一,這也是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群眾利益無小事”,這些就是突破了傳統服務觀念,是一種創新。在經濟新常態下,在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深水區,在職工期望值和經濟指數、經營指標等反差較大的情況下,工會怎樣引導職工堅定信心,勇于改革,努力適應市場新變化,在眾多企業中尋找新出路,已經成為各級工會組織不得不考慮的重大問題。因此,各級工會組織要積極轉換角色,換位思考,充分調研、征詢職工群眾訴求,問計于民,尋求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的最佳辦法。只有依靠職工群眾,服務職工群眾,通過進萬家門、訪萬家情、結萬家親,經常同職工進行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的零距離接觸,增進對職工群眾的真摯感情,“春送祝福、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等實打實的活動解職工之憂、破職工之難,才能讓職工真真切切感受到工會及時的幫助和溫暖,職工群眾才會相信工會、擁護工會和支持工會。
(二)創新工會工作程序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下,要堅持把群眾路線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和根本保障,把工作重心放在普通職工身上,簡化工會工作程序,克服冗繁的“流程”、呆板的“簽字”。放低姿態,多讓一線職工知道各級工會工作職責范圍、維權渠道、辦事程序、聯絡方式,改進工作作風,破除衙門作風,堅決克服工會機關化、脫離職工群眾,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
(三)創新工會載體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大數據和信息高速公路,怎樣把“互聯網+”融入工作中,促進工會工作創新,成為工會不斷探索的新主題。要充分借鑒大數據和信息化高速通道,通過搭建網頁、QQ、微信、微博等載體平臺,凝聚黨政工資源,聯合新聞、人力、黨群、社保、綜合等部門聯動主動第一時間發布企業改革發展的重點、破解難題的關鍵,各級各部門反映的難點和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便于職工了解真相,消除職工思路與疑慮,改變被動工作局面,確保企業和諧穩定發展。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工會組織務必始終推動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方針的貫徹落實,把職工生產經營生力軍作用發揮好。工會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更是企業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推進基層民主建設,扎實有效地落實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與企業安全和諧生產經營目標是統一的。各級工會組織要切實從職工群眾角度出發,在合理引導疏解的基礎上主動做好、做細、做實職工群眾的工作。從生活工作中的小事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職工群眾工作保障機制、幫扶制度、安全監督機制,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明確責任人,階段性考評納入個人、組織績效考評體系,做職工群眾滿意的工會。要以經常性開展組織職工群眾學習企業生產經營等相關的法律、法規,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滿足職工群眾的學習權、受教育權。
二、求真務實開展民主管理工作
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它對于企業的發展,對于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職代會制度是實現企業民主管理、保障職工主人翁地位的重要體現。隨著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加強和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企業職代會內容和形式不斷完善,并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一是選舉代表要體現“三高”,即高學歷、高威信、高素質。職工代表要有履行職工代表權利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不能只選“聽話的”、“ 老好人”等不具有代表性的職工。同時,職工代表要積極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二是職代會要重內容,規范程序,不能走過場,要實實在在實現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職代會召開前要充分征求職工意見,確定議題,組織討論,集思廣益。三是職代會后要對議題處理結果復核征詢,對于該落實的議題,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職責權限實實在在的討論確定,不能空對空,議而不決,不解決實際問題。
職代會提案是體現廣大職工的意愿的重要會議案件,必須提前醞釀,認真對待。事前要積極落實職代會提案,維護職工民主管理的權利,實行審查立案制度,確保提案質量。職代會后,由提案專門工作小組召開提案審查會議,對不符合要求的提案,及時附上不能立案的文字理由,退返給提案者本人;立案后的提案報請企業黨政主要領導批閱,再轉交有關部門或責任人進行落實并簽署落實結果;所有提案的落實情況均反饋給提案者本人簽署意見,納入各級工作考評體系。職代會后讓職工代表隨時參與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建立職工代表巡視制度、檢查制度、督辦制度,努力提高職工代表的素質,真正讓職工代表行使自己的權利。
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是企業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拿榆林神華能源公司來說,從公司層面到兩煤礦分公司、運銷處、五中心對于廠務公開的認識、公開的時效、公開的項目、公開的作用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差距,我們必須思考廠務公開扎實有效開展的方法和途徑。公司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出臺后,究竟應該公開什么,以什么方式公開,公開到什么程度都有詳細規定,各級基層工會組織沒有及時反饋、修正遇到的等一些深層次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在公開的制度上要嚴格執行、各級各部門配合上應不推諉扯皮,切實履行好黨委第一領導人、行政第一責任人、工會第—負責人、紀委第一監督人的關系,在責任制方面應明確各業務部門的配合職責和責任人,才能使廠務公開產生實效。工會是黨政聯系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從維護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出發,工會應該把這些敏感性工作做實、做細,真正代表職工。目前,有些基層工會廠務公開工作已經從一級公開、二級公開,達到三級公開,即廠務公開、科部室公開、班務公開。郭家灣煤礦分公司工會公開的內容大到經營、生產、管理,小到班組考勤、獎金發放、班費使用、工時考核等,可以說該讓職工群眾明白的都公開了,通過廠務三級公開,提高了職工群眾對廠務公開的參與和監督能力,使廠務公開工作成為職工群眾心目中的一面明鏡。廠務公開可以打消職工疑慮,化解內部矛盾,充分尊重職工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使職工群眾感到他們是企業真正的主人。
三、求真務實的作風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工會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加強自身建設,就必須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求真務實,既是做好工會工作的需要,也是工會干部應有的品格、境界和追求。工會干部只有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腳踏實地,誠實守信,才能不斷開創工會工作的新局面,才能讓企業放心,才能讓職工群眾滿意。
要提高工會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經濟新常態下,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時代發展對工會干部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強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要求。工會干部不但要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還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廉潔奉公,熱情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精神,而且還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開拓精神和敢替職工群眾說話辦事的精神。思想政治素質是工會干部做好工會工作的前提,各級工會干部要認真學習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學習黨和國家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相關政策措施,努力使基層工會在企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團結好廣大職工,切實打好工會工作的群眾基礎,職工都組織到工會中來,尤其是要努力把一線職工組織到工會組織中來。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促進工會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要抓住工會工作中的薄弱點,在建立工會工作制度上下功夫,同時依靠工會會員在開展工會活動上出成果,不斷增強工會組織活力,為工會在企業發展中奠定組織基礎。突出抓好作風建設,努力增加全局觀念和群眾觀念。切實打好工會工作思想作風基礎,不斷提高工會干部素質,經常保持與職工群眾密切聯系,誠心誠意為職工辦實事、謀利益,使工會組織真正成為職工信賴的家,使工會干部真正成為職工貼心的人。
要提高工會干部文化業務素質,認真履行工會職能。企業的改革使工會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工作方式更加多樣,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因此對工會干部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應變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要求工會干部要有較高的洞察能力,要是全能手。工會干部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努力探索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服從服務大局需要,適應不同職工群體需求的工作思路、活動載體、工作機制和服務手段,從而更好地為職工群眾服務。
要提高工會干部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職工的利益。工會組織要樹立“思黨政所謀,幫職工所需,盡工會所能”的理念,明確依法治會的主體,堅持依法治會,強化民主管理,把法制教育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要重視企業法律顧問的作用發揮,聯系或聘用勞動保障法律專家隊伍,發揮各方面的勞動保障法律專家的作用;加強工會自身法律人才隊伍建設,探索有條件的工會建立工會維權律師服務團,以便以企業法律顧問一起為企業和職工進行維權工作;要重視培養勞動爭議調解員、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加強企業內部調解和培訓力度;做好宣傳工作,組建法律志愿服務者隊伍。在職工中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經常性普及法律知識。除了對職工群眾進行法制宣傳教育以外,尤其要重視對企業管理層法制思維培養。明白依法用工、依法保障職工群眾利益的重要性。明白違反勞動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明白只有依法管理企業、依法治會,依法經營,樹立誠信守法理念,才能達到企業的長治久安,才能維護企業的健康和諧發展。
新常態下,要求真務實創新工會工作,這是黨對工會的要求,是時代對工會的要求,是企業對工會的要求,也是職工群眾對工會的要求,更是提高工會工作的實效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從企業實際出發、職工現狀出發,工會工作才會得到職工的支持,工會干部也才會變為職工可信賴的“娘家人”。
(作者單位為榆林神華能源公司)
[作者簡介:楊成(1972—),男,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政工師,陜西省榆林神華能源公司工會籌備組組長助理。]
參考文獻
[1] 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M].法律出版社,2015.
[2] 中國工會管理編委會.基層工會工作標準與行政管理創新[M].新華出版社,2014.
[3] 行政學院編委會.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
[4] 許曉軍,張寶剛主.新編工會常用法律法規及重要文件資料精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