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
摘 要:導游專業《導游業務》教學如果過度依賴現場實訓教學,存在成本高,離校外出頻繁,安全隱患多等問題,且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中,長期存在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教師課堂填鴨式教學等諸多難題。《導游業務》課程的小品表演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導游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能較好地解決了《導游業務》過度依賴現場實訓的問題,讓學生愛上《導游業務課》實訓場以外的專業教學陣地。
關鍵詞:導游業務;課堂教學;小品表演;創造性
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課程教學,不僅要突出其“職業”特色,同樣要體現新課改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結合中職學生身心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職業歸屬感和專業實踐能力。作為中等職業教育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中的核心課程,《導游業務》是一門以導游服務規范、業務操作、專業技能、突發問題處理、旅行常識為主要內容的專業課程。這門課程具有職業特色明顯和實踐教學內容比重大的特點,以現場實操教學無疑是理想的教學手段。然而,過度依賴現場實訓教學,存在成本高,離校外出頻繁,安全隱患多等問題。因此,課堂教學不可避免地要承擔起實操課以外的教學任務。但是,中職學生討厭課堂教學,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教師課堂填鴨式教學等諸多難題,一直以來是我們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必須面對的永恒課題,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也不例外。
如何讓課堂教學成為《導游業務》實操課的得力助手呢?筆者在旅游企業從事導游帶團多年的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9年多專業教學經驗,總結一套適用于《導游業務》課程的小品表演教學法,能有效地解決了《導游業務》課堂教學難題,讓學生愛上《導游業務課》實訓場以外的課堂教學陣地。
一、小品表演教學法的概念
小品表演法符合赫爾巴特教學論的四段法教學規律。赫爾巴特在心理學理論基礎上提出了統覺論和興趣說,認為學習和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統覺過程,包括“清楚——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
小品表演法,就是依據統覺過程,在遵循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由教師引導,讓學生自己分析、理解、組織、參與,以小品表演的形式,系統形象地再現學習內容,模擬知識運用的真實環境,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一個直觀形象的感受,從而更深入地掌握運用所學知識。
二、小品表演教學對《導游業務》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小品表演屬于文藝表演形式,形象直觀、生動鮮活,讓學生身臨其境,能較大程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極性。將《導游業務內》課程內容專業知識融入到劇本當中,讓學生在理解專業知識點的基礎上,自己去思索、組織、表演,有利于提高導游專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二)模擬導游工作環境,有效對接職業要求
小品表演,是對環境的再現。通過以《導游業務》內容為主要的小品表演,能再現導游職業工作的時空環境、人際關系環境,讓學生在職業環境模擬的狀態下去學習、思索,有效對接導游職業要求。
(三)有利整合旅游專業課程,拓展學生專業知識
小品表演藝術形式,能較大廣度、深度的再現人物、場景、環境,是一個綜合再現的過程。以導游工作環境為主要背景,以導游和游客為主要人物,以導游常遇到的問題為矛盾點的小品表演,能整合同專業甚至是跨專業的知識內容。如《模擬導游》、《導游基礎知識》、《旅游政策法規》、《英語》、才藝表演等課程內容,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知識面的延展和運用,大有裨益。
三、如何在《導游業務》課堂中運用小品表演開展教學
筆者將以中國出版集團和世界圖書出版公司聯合出版的《導游業務》第四章導游員的帶團技能第一節的課堂教學為例。
(一)分設“劇組”——分組競爭
通過分組,將載有不同專業知識點的表演任務進行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之間良性競爭,引導學生以更大的專注力投入到小品的組織、表演中去。以30至40人班級為例,將學生分為3個組,即10至13人為一個組。若班級人數較少,分組后表演人手不足時,可以由劇組向其他劇組“借”人,但要給出借的劇組適當加分以作“片酬”。
老師可以將本節內容中分解為“將強化服務意識”、“導游樹立權威”、“樹立良好形容”、“合理安排活動節奏”、“協調各方”、“引導游審美”6個知識點,每兩個知識點為一組,由學生抽簽決定表演任務。
(二)創作“劇本”——確定教學內容
根據分組,三個小組根據自己抽到有知識點的表演任務后,將知識點整合進行小品創編,要求各組創作的內容在5-7分鐘內表演完畢。
以“將強化服務意識”、“導游樹立權威”任務點為例,先讓學生在課本中預習該節知識,既可以引導學生塑造一個驕橫、缺乏服務意識,導致游客不聽導游指揮發生旅游事故并被游客投訴的導游形象;也可引導學生塑造一個服務意識強,有能力,在游覽過程中冷靜解決突發問題的好導游形象。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新,融入時尚、熱點新聞、戶外生存技巧、音樂等多種元素,豐滿人物形象,加劇人物矛盾沖突。
(三)后臺“排戲”——課下排練
表演內容抽簽是在上一堂課結束前完成,讓學生有充分的課余時間進行創作和編排。期間,老師要在課后給予指導,對學生表演內容的展示角度和方式進行指導,保證表演質量,防止跑題。
(四)好戲“上演”——學生展示
第一節課,老師先利用5分鐘對上次所學內容進行一個簡要回顧,再由各組“導演”對出場順序抽簽,各組表演時間為5—7分鐘,“編劇”解說知識時間為3至5分鐘。學生表演過程中,老師要對各組表現進行評分,評分內容應包括表演效果、知識展示、學生解說、小組合作四個部分,教師評分成績建議占總績的70%。
(五)觀眾“品戲”——學習新知
第二節課,先由各劇組派代表點評其他劇組表演情況并打分,占總成績的30%,再由老師對各組進行點評,由學生助手將各組成績由學生登記入冊,該環節耗時控制在15-20分鐘。最后結合學生表演講授新課內容,該環節耗時控制在25——30分鐘。
(六)發布新“通告”——布置新任務
最后,布置作業,并由各組“導演”抽取下一場演出任務內容。
四、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避免課堂失控,核心在于學習
老師要嚴格把控時間,初期要關注、參與學生創作并及時給出意見,防止表演內容跑題,避免將學習課堂變質為單純綜藝舞臺。
(二)把握小品表演頻率,及時指導,保證質量,避免泛濫乏味
不建議每堂課都采取這種方式,可以隔周開展,對學生的創作和表演進行指導,保證表演有一定的品質,樹立學生開展活動的信心,避免活動頻率過高或質量差導致學生乏味。
參考文獻
[1] 何曉玲.《導游業務》情景模擬教學解讀[J]. 教育,2015.
[2] 韓盧,敏陸林.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管理的創新研究[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
[3] 南凡,王天英.淺析情景教學法在《導游業務》教學中的運用[J]. 科教文匯,2007.
[4] 劉玉姝.實踐性教學在《導游業務》課程中的應用[J].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