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楚雄州為研究區域,通過研究該地的旅游資源特色,分析其旅游發展現狀,并剖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楚雄州今后的旅游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楚雄州;旅游;現狀分析
一、引言
旅游業是當今潛在影響較大且發展較為迅速的行業之一[1],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強的帶動作用。對于旅游業發展相對遲緩的云南省楚雄州來說,研究其旅游發展現狀和資源特色,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楚雄州旅游發展現狀概述
楚雄州全稱楚雄彝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中部,旅游資源豐富。既有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又有少數民族特有的習俗、服飾、建筑;還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奇花異石、各種珍稀的動植物;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隨著國內外旅游人數和平均消費的增加,楚雄州旅游業也在迅速攀升。目前,在楚雄州有13個A級以上的旅游景區。國家4A級景區有6個: 祿豐世界恐龍谷、楚雄彝人古鎮、元謀土林、武定獅子山、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和姚安光祿古鎮; 國家3A級景區有5個:黑井古鎮、楚雄紫溪山、南華咪依嚕風情谷、大姚石羊古鎮、元謀人博物館;國家2A級有永仁方山;國家A級有牟定化佛山[2]。
整個州區的旅游景區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相關基礎配套設施、娛樂設施逐步改善,接待能力上了新的臺階。至2014年底,共有星級酒店61家,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飲服務名店56家,旅游相關商品制造及經銷企業27家。2014年接待國內游客1800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83.52億元。
自2004年至2010年,楚雄州旅游收入逐年上漲,然而之后的幾年提升緩慢,整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不冷不熱。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楚雄州未能深度開發旅游相關產品,相關配套服務及設施還有所欠缺,游客數量、質量、及重游率都較低,所以導致了綜合效益低的局面[3]。
三、楚雄州旅游資源特色
(一)良好的氣候條件和秀麗的自然風光
楚雄州地處云南省中部,四季既無嚴寒,又無酷暑,常年適合旅游。全州年平均氣溫16.3℃,年溫差較小。各景區四季長短不一:比如元謀,沒有冬季,春天和秋天相連;永仁、祿豐,四季分明,各有特色。常年四季各地有各地的美景,四季如畫,游客不管哪個季節到訪都能欣賞到不同的美景。全州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長2446.7h,平均每天6.7h,日照時間和太陽輻射量都是全省較好的區域,這種舒適的環境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獨具特色的氣候景觀和五彩繽紛的高原風景造就了楚雄州獨特豐富、層次多樣的自然風光。典型的林柱狀地質景觀元謀土林千姿百態[4],元謀土林是流水地貌的一種形態,是元謀盆地在新構造運動的作用和在西南季風的影響下,在長期過程中形成的千溝萬壑的土林;紫溪山森林風光是云南省級風景名勝區,在該區域獨特的氣候影響下植被生長茂盛,并生長著多種珍稀植物物種。
(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和豐富的民族文化
楚雄是元謀人的發祥地,經過170萬年的沉淀和積累,在楚雄這塊土地上留下了諸多光輝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聰明的元謀先祖們不僅創造了歷史,更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產物:特有的少數民族文化、各種古生物、古人類生活的痕跡、古代文化遺產等。優越的歷史資源構成了楚雄豐富的人文景觀。以彝族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其美麗的服飾、絢麗的歌舞以及豐富的民俗都是無價的寶藏。
楚雄州具有眾多文物古跡與獨特的彝族風情,在文化旅游發展中具有很大潛力[3]。楚雄州民族文化為楚雄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也是楚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部分[5]。
(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
楚雄州在云南省中部,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重鎮。如今320國道、108國道以及成昆鐵路、廣大鐵路橫穿州區,也是由昆明及外地進出滇西七州市的重要通道。現在,楚雄州正在極力相應國家重大機遇,努力把楚雄建設成為橋頭堡戰略大通道上的重要交通樞紐。伴隨著西部大開發及云南省旅游大省目標的逐漸完成,楚雄的交建設將不斷完善,整個州區的交通優勢也就不斷展現,屆時,整個滇中經濟乃至東南亞、南亞合作發展的橋梁和通道將被打通,楚雄州定能借助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力宣傳楚雄旅游資源,一舉成為云南省的旅游強州。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總的來講,楚雄州旅游業的發展還存在很大的欠缺,相比旅游業發達的地區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產業基礎薄弱,發展緩慢,聯合性差,產業鏈不完整等。結合地理人文等因素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楚雄州多樣的資源沒有得到深度的開發和利用。楚雄州的旅游資源很是豐富,然而卻沒能讓楚雄州成為旅游勝地,其首要原因便是開發不到位。譬如說元謀土林,它和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及路南石林并稱為"云南三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勝地,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然而,和二者相比它幾乎沒有什么名氣,前來觀光的游客也少之又少。
其次,整個楚雄州的旅游產業及相關產業數量少,資金實力薄弱。在旅游業的建設方面,與云南其他州區相比,明顯處于的落后地位。諸如武定獅子山、元謀土林、古人類遺址、祿豐恐龍化石群等優秀的旅游資源幾乎鮮為人知,都源于其開發不到位。因此,其旅游產業在未來的發展和開發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再次,楚雄州旅游配套設施不齊全,公共服務水平低,無法給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行享受。最近幾年以來,楚雄在這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資金,政府也在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和民間資本對旅游業進行大量的投入,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國際化程度低、公路標示少、公共廁所不方便、部分路段交通不便、住宿飲食不方便等。
最后,諸多景區尚未形成商業合作的態勢,獨立作戰,不僅無法吸引更多的游客,更存在一定的內耗。一方面,楚雄的名氣沒有周邊昆明、麗江、西雙版納、香格里拉等的大,無法吸引遠方游客,想要接待更多遠道而來的旅行者,應當盡快與周邊景區形成商業合作,為楚雄帶來更多的觀光者。另一方面,楚雄州內部各景區之間也沒有深度合作,交通上彼此互通不便利,宣傳上彼此間沒有互助,使得楚雄優越的旅游資源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盧學爽,王力峰.國內生態旅游研究綜述[J].科技資訊,2013(10):153-154.
[2]楊麗君.楚雄州4A級旅游景區導游講解技巧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5(3):63-66.
[3]王仕蓮.楚雄州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5(6):45-50.
[4]謝洪忠,楊世瑜,王守軍.元謀土林地質景觀特征及其旅游開發與保護[J].南方國土資源,2005(9):21-23.
[5]楊甫旺.民族文化發展與楚雄州主要產業結合的對策措施[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3,18(6):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