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軍
摘 要:高等職業學校由于受到教育體制的影響,對于學生的培養更加專業化,主動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在畢業后就可以隨時勝任所在崗位的工作。但是面對現階段全民教育的影響,高學歷人才可謂層出不窮,本文首先分析高職旅游專業學生就業形勢的現狀,進而提出可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的有效對策,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可以在高職學校畢業后就可以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關鍵詞:高職學校;旅游專業;就業競爭力;有效對策
一、前言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滿足日常生活開銷的情況下可以有富余的錢供自己以及家人消費,因此,大家多半會選擇走出去,到從未去過的地方旅游。再加上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我國現階段旅游業可謂蓬勃發展。因此,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
二、旅游專業學生就業現狀
伴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對于旅游業相關崗位用人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雖然高校畢業生每年人數都在不斷增加,但是最終進入旅游業的學生所占比例卻不是十分理想。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態勢,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應聘者中所占優勢并不明顯。現將如今旅游業就業現狀分析如下:
(一)旅游業發展區域化
受到我國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對于自然景觀的形成受到很大的地區限制,優美的自然風景多分布在我國高山和丘陵地區,平原地區可供人們觀賞的景區相對較少。而且氣候影響也十分重要,很多地區的景觀受季節性變化十分嚴重,再加上地區偏遠,這就對旅游業的發展產生了季節性變化。因此,相關各崗位的人員,可能需要面臨在旺季工作繁重休息不好,淡季清閑甚至沒有收成。面對這樣的工作環境,很多學生自然望而卻步。
(二)高學歷背景普遍化
對于坐落在一、二線城市高檔辦公區的旅游公司,更愿意選擇教育背景更高,專業素養過硬,又有特長的學生作為自己的培養對象。這類學生公司花費相應的資金培養后很快就能見到其對公司做出成績來。因此,這對于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而言就會受到影響。他們很可能就止步在面試環節。
(三)學生就業選擇局限化
高職旅游專業學生畢業后大多會選擇從事導游這個行業,很少有人選擇其他方向,例如,到當地的旅游局,文化局等部門工作,也很少有人愿意自己創業,自己開間旅游文化傳播公司。或者,從事與旅游相關的副業。文
(四)學校在校培養單一化
學生在校上課學習,大多是學習旅游相關的課程,面對專業性很強的課程,常常會把學生帶入固定思維的怪圈,久而久之就不會再獨立思考。長期下去就會按照學校的安排按部就班的上課下課,不再會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提高高職旅游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
(一)增加實踐經驗豐富實習背景
從學歷水平的角度講,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可能會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從職業技能水平角度講,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就顯得更加得心應手。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可能會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實踐活動。因此,一定要在上學期間,盡可能多的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只有實習的經驗多了,見識的圈子廣了,在實際工作中就不會束手無策。
(二)自力更生積極取得相關資質
旅游行業相關工作崗位還是需要一些資質證明應聘者的能力。所以,高職旅游專業的學生就更應該在學校就把相關的證書考取下來。擁有了相關的資格證書,不僅使自己學習到了先關領域的知識,同時增加自己應聘成功的幾率。更何況,作為學生,學習肯定是第一要務,在學習的過程中為自己日后鋪墊道路何樂而不為呢。
(三)就近取材節約人力成本
由于我國旅游業發展地域性很強,因此,在學生選擇就業范圍時就要充分考慮學生所在城市的具體情況。并不一定北上廣這些大城市就是自己就業城市的第一選擇,能夠留在家鄉,扶持家鄉旅游發展也是件光榮的事情。所以要合理分配人力資源,能夠就近工作當然是件雙贏的事。
(四)校企合作給予學生更多保障
國家為了鼓勵就業也相繼推出了很多利好的政策,其中校企合作就是其中比較好的措施,學生們應該積極把握好這樣合作的機會,好好表現,如果有機會將來還可以繼續留在相關企業進行后續正式工作。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每一位學生都要把握好成長道路上每一次前進的機會,這樣自己的職業生涯才會更加輝煌。
四、結語
旅游業的發展為當地百姓帶來了經濟收益,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工作崗位,但是如何合理分配資源,將有限的人力資源更好的分配到合適的地方去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沈群艷.談中職旅游專業學生如何更快適應崗位[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09).
[2]趙珊英.淺談中職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