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記者 張旺 ●魏輝


茫茫云海之上,一架轟-6K戰機掛彈飛行,遠方兩座山峰清晰可見……剛過去的周末,大陸網絡上流傳的一張照片引來島內的大量目光。島內媒體先是援引大陸網友的話稱,山峰可能是臺灣南投縣境內的玉山主峰,后又推測更像是屏東縣的南北大武山。是哪座山并不重要,關鍵是轟-6K與臺灣山景的“合影”顯示了解放軍“軍力籠罩臺灣能力”,以致臺“國防部”不得不出面“安慰”:相關報道是媒體臆測,勿以訛傳訛。話音剛落,網友周日又扒出一張解放軍戰機與臺灣島嶼“合影”的照片,被“打臉”的臺“國防部”發言人改稱:“中共軍機均在防空識別區外飛行,國軍能有效掌握與應處。”兩岸關系冷卻、一中原則受到挑戰之際,臺灣不僅對大陸的軍事行動格外警惕,也對被激起的“武力統一”聲音格外在意。17日在《環球時報》年會上,原南京軍區副司令王洪光中將的判斷引發島內關注:2020年前后要爆發臺海戰爭,大陸很可能一舉統一臺灣。
臺“國防部”連續兩次回應
16日晚,解放軍空軍官方微博發布一張轟-6K戰機掛彈飛行的照片,同時配以耐人尋味的文字:“周末,分享一幅很有意義的照片!”照片中,轟-6K戰略轟炸機正在云上飛行,遠處可以看到兩座相鄰的山峰。有大陸網友表示,照片中的山峰可能是臺灣島第一高峰:南投縣境內的玉山主峰。
照片隨即引發島內關注。臺灣“中時電子報”稱,從山峰形狀看,很可能是南投縣的玉山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距離海岸線50公里。從照片中玉山南北兩峰位置關系看,圖中的轟炸機正在由北向南飛行,表明這是大陸空軍編隊11月25日環繞臺灣飛行訓練時所拍攝的照片。文章還稱,12月10日,大陸空軍轟-6K戰機編隊遠程巡航,穿越宮古海峽并繞行臺灣,引發外界對共軍意圖的疑慮。軍事專家表示,大陸空軍開始在遠洋海域環境下訓練,培養實戰經驗,未來中國大陸軍機出現頻率恐將增加。而大陸空軍官方微博貼出“炫耀文”,顯示大陸“軍力籠罩臺灣能力”。
臺灣《聯合報》17日稱,大陸網友分析轟-6K飛行的背景疑似為玉山山峰,不過,熟悉臺灣山勢的島內網友認為,圖上兩座山影并非玉山,而是屏東的南北大武山。報道還援引熟悉山勢地形的臺灣退役軍官的分析稱,臺灣中央山脈從卑南主山急劇下降,至大武地壘隆起又形成高峰,山峰靠近臺防空識別區南部邊緣,要拍這種照片難度并不大。該退役軍官還稱,臺灣起飛的飛機在高空也可看見大陸沿海山脈,在彼岸能看見玉山也不稀奇,“小批、少架的中共戰機,臺空軍作戰指揮部都能監控,包括中共軍機從哪個機場起飛,跨戰區轉至哪個機場集中,落地加油整補再起飛,在我方雷達情報里通通一覽無遺”。
面對島內議論紛紛,臺“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17日對媒體表示,相關報道是媒體臆測,呼吁外界不要以訛傳訛。不過,這并不足以消除島內一些人的擔憂。臺灣《旺報》18日稱,從解放軍空軍對外發布的照片來看,顯然是有備而來,而且可信度高。轟-6K的作戰半徑,早就超過臺灣所能掌握的空域,機翼下掛載的長劍-10巡航導彈,射程最遠可達1500公里,也就是說從大陸境內起飛,就可攻擊臺灣任何地方,根本不必進行所謂的繞行全島威嚇。
果然,出面否認的臺“國防部”很快被“打臉”。18日,有網友又在網絡上公布1張轟-6K此前繞臺飛行的照片,并指出右下方角落的島嶼是臺灣的離島蘭嶼和小蘭嶼。只不過這次轟-6K是由南往北飛行。臺“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不得不再次出面稱,中共軍機均在防空識別區外飛行,國軍能有效掌握與應處,有關媒體臆測報道,毋需隨之起舞。
綠營媒體《自由時報》隨后稱,中國大陸軍機可能是沿著我防空識別區的外側,拍下這張拿蘭嶼當背景的照片。大陸空軍今年已經4度“遠海長航”,分別為9月12日、9月25日、11月25日、12月10日。9月底,解放軍空軍官方微博曾發出遠航演習的照片,強調中國對南海擁有主權,中國空軍在南海的戰斗巡航已經常態化。臺灣TVBS援引一名軍事專家的話稱:“心理戰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因為從來沒有任何中共的武器,跟臺灣的地景合影過。”
挑釁激出“武統”聲浪
轟-6K與臺灣山景的“合影”也成為島內社交網絡上熱議的話題。討論之余,有臺灣網友開始考慮兩岸“開戰”后的情景,并在中國地圖上給數個省份涂成藍色,意淫大陸“戰敗割地”。這種“不知自信從哪兒來”的勁兒遭到不少大陸網友的嘲笑。也有少數藍營網友表達類似這樣的觀點:“蔡英文政府把臺灣民眾搞得苦不堪言,干脆讓能促進經濟發展的大陸來統治臺灣算了。”
兩岸關系陷入僵局、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質疑一中政策之際,有關“開戰”“武力統一”的說法尤其令臺灣警惕。17日在《環球時報》年會上,原南京軍區副司令王洪光中將的發言受到島內媒體格外關注。《聯合報》報道稱,王洪光判斷,2020年前兩岸軍事沖突肯定會發生,2020年前后要爆發臺海戰爭,大陸很可能一舉奪取臺灣。王洪光表示,島內越來越“獨”,蔡英文是“理性臺獨”,她表面上說要維持現狀,卻主動給特朗普打電話,用實際行動突破了維持現狀最基本的紅線。另一方面,國民黨爛泥扶不上墻,正在不斷被邊緣化,馬英九這些人根本就不想國家統一。而大陸民意堅決反對“臺獨”,支持統一。大陸已經對臺灣有了不可改變的主動權。
“前國臺辦高層:和平統一臺灣的可能性正在喪失”,《聯合報》另一篇報道以此為題稱,大陸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在《環球時報》年會上表示,基本認同王洪光的說法,只是稍有不同,“我認為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喪失”。王在希對當前臺灣時局提出四點看法,第一,“臺獨”分裂勢力在臺灣已經坐大,現在臺灣沒有其他力量能夠遏制住“臺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在臺灣“臺獨”分裂可能已經走上不歸路。其次,王在希認為,“法理臺獨”將是未來搞分裂的樣式。第三,民進黨在臺灣執政,不管是蔡英文還是別的領導人,他們謀求“臺獨”的趨勢不會改變。第四,現在能夠遏制“臺獨”趨勢的唯一力量是大陸。所以要問“臺獨”還能猖狂多久,關鍵看大陸的決心。
“特朗普挑釁,激出武統聲浪”,臺灣《旺報》18日刊發的一篇文章稱,蔡英文與特朗普的電話風波后,特朗普不但沒有見好就收,反而變本加厲,公然拿一中作籌碼要與北京做交易,輿論再度嘩然。面對特朗普及其團隊接二連三的挑釁,中方不得不做出強烈反應。鑒于白宮尚未易主,跟特朗普眉來眼去,甚至甘當其馬前卒的臺灣當局便淪為大陸重點修理的對象。
“做好最壞打算”
“我不希望兩岸最終走向戰爭。”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雖然大陸對蔡英文的一些政策不滿,比如“文化臺獨”等,但畢竟還沒有成為氣候。就算蔡英文想為“法理臺獨”鋪路,她也不敢,美國也未必會承認。這種情況下,“大陸應該克制一下”。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武力統一或者說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本來就是大陸對臺重要政策之一。我們最大的目標還是和平統一,這是我們最希望、最理想的方式。但當大家看到臺灣當局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時候,就會認識到和平統一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在這種情況下,武力統一就會提上日程。臺灣“大選”以來,海峽兩岸,甚至海內外有關武力統一的討論越來越多。從理論上,我們肯定不愿意以武力方式解決,但臺灣當局走得太遠,和平統一沒有希望了,那么非和平就是唯一的解決方式。王建民表示,戰爭很多情況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在國家主權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余地,沒有任何交換籌碼。對中國人民來說,臺灣是不能再失去的。
當地時間1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罕見地談到臺灣問題,強調臺灣問題涉及中國如何看待自身這一核心利益,告誡特朗普如果要顛覆這種理解,就必須想清楚后果。臺灣《旺報》18日頭條文章稱,大陸學者解讀,奧巴馬的表態在提醒特朗普中美關系底線,但奧巴馬的示警恐無約束力,北京方面已做好“最壞打算”。清華大學臺研院副院長巫永平表示,北京會對特朗普“聽其言,觀其行”,做好他上臺后的相應準備,同時也做好最壞打算。中國社科院臺研所長周志懷17日受訪表示,中共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目標,若到建國100周年仍無法解決臺灣問題,是否能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值得思考。他同時強調,“戰爭難,和平更難”,要對此有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