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對傳統電視新聞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對于電視新聞節目而言,網絡媒體的沖擊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當前信息化格局基本確立的大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只有立足自身,始終以新聞為“立臺之本”,充分挖掘地方新聞特色,創新報道內容才能實現傳統電視新聞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 電視新聞;新媒體;內容報道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1-0113-02
隨著網絡時代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媒體不斷涌現,傳統電視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對我國傳統的電視新聞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甚至有學者曾預言,在新媒體持續發展的背景之下,電視新聞媒體將會走下坡路以至消亡。雖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網絡媒體沖擊傳統電視業的感受并沒有那么深刻,但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群體喜愛用手機或者電腦等終端來獲取新聞資訊,僅剩一些年齡層次較大的忠實觀眾守候在電視機前。盡管學者的預言有些危言聳聽,但也為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敲響了警鐘。就目前形勢而言,我國的主流媒體如中央電視臺或者著名地方衛視受到的沖擊還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對于地方電視臺而言,其不僅連續地受到網絡媒體的沖擊,也同時面臨著中央電視臺和地方主要衛視的挑戰,導致地區衛士頻道的發展空間進一步萎縮,甚至將導致地區電視臺工作人員的失業。因此,在網絡發展的大環境之下,必須抓緊解決電視新聞節目與新媒體的矛盾問題。媒體的各類形式與傳播手段雖然看似只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工具,但是媒體的發展方向會導致輿論的走向,一旦人民群眾的輿論極端化,對于國家安全將產生巨大的威脅。于是,我們必須充分把握電視新聞的核心主導力,創新開發電視新聞的內容與方式,逐步提高廣大電視觀眾對電視新聞的滿意程度,用權威的信息來引導大眾輿論。接下來,本文將通過提升主流媒體公信力、創新報道內容和促進媒介融合這三個大的層面來逐步論述電視新聞節目該如何正確的應對網絡化時代。
1 提升主流媒體公信力,將新聞始終定位成“立臺之本”
電臺實力是否雄厚,社會影響力是否強大,關鍵在于其新聞報道水平的高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輿論環境的放松,一些網絡媒體傾向于將大多數的新聞內容以娛樂大眾的形式進行展示,一方面,該方式確實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它也能夠將傳統模式化的新聞報道模式打破,讓新聞媒體,國家大事的展現層次更加貼近大眾的文化視野。但是否電視臺的新聞報道模式也需要如此轉化?是否電臺主持人和整個電臺背景的布置也要向娛樂化發展?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在網絡媒體多樣化發展的同時,電臺可以將新聞內容多元化或是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簡而言之,電視新聞欄目要更“接地氣”,但并非沒操守。新聞欄目向來都是電視臺的立臺之本,就如我國的主流媒體中央電視臺,最為重要的價值就是在于其新聞是最權威、最真實和最可靠的。在新興的信息傳播格局中,新聞電視欄目想要贏得更多的關注,關鍵點不是在于形式的改變,而是在于實質內容的改變和各類資源的整合。例如,中央電視臺近些年加大了對民生新聞的報導力度,新聞聯播中也會涉及該板塊。我們都知道民生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觀眾非常樂意去了解,因為它淺顯易懂,甚至很多事情就發生在我們周邊。如果整個新聞報導下來都是一些宏觀性的政策和國家大事,文化層次較低的大眾是無法對這樣的報道產生興趣的。主流新聞媒體只要讓報道更貼近百姓生活,更具公信力才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提升電視臺根本的競爭力,這同樣也是區域媒體發展的根本出路。
2 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切實拓寬報道內容
目前,電視新聞欄目關注度下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報道內容的重復。一旦重要的新聞資源被挖掘和報道,網絡媒體第一時間就會產生大量的內容,中央電視臺和各大衛士也會爭先恐后的進行報道,而地方電視臺因為資源的缺乏又將其進行轉述。正常情況下,沒有觀眾會愿意天天看重復的新聞。這樣的現象在如今的電視媒體業普遍存在,由此致使老百姓不愿意關注地方的電視新聞欄目,收視率更是難以提高。針對這樣的情況,主流電視媒體的發展并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主要問題在于地方電臺的發展出路。相較于大的電視媒體,盡管國際資源和人才資源不占據優勢,但是地方的巨大優勢在于它能夠更接近百姓的生活。因此,地方電視臺的發展應該立足于本土的新聞資源,去挖掘些貼近生活并讓群眾喜聞樂見的東西,并充分地利用地方特色以切實拓寬報道內容。從宏觀的格局而言,這樣從中央到地方的新聞就會有一定的區分度和特色,能夠出色整合地方新聞甚至還可以搶占頭條。這樣的發展方式可以提高電臺自身的競爭力,也能滿足老百姓多層次的需求。
3 促進媒介融合,形成強大合力
在廣大新媒體及網絡化輿論日益發展的環境下,電視新聞如果只顧及自己的發展自說自話必然會使傳統電視業陷入瓶頸階段。因此,電視新聞媒體在整合資料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一切網絡資源和大眾媒體資源進行參考和權衡,有效地利用新媒體發展的優勢而不是一味地為了競爭去完全回避它。電視新聞的報道可以利用微博,社交網絡等新媒體的圖片、故事或是言論作為自己節目的素材以拓寬各個新聞事件的背景,延伸新聞時間的視野及后續報道,真正實現新聞報道立體化、全視角、全方位的特性。簡而言之,電視新聞需要進一步與新媒體融合,并形成強大的合力。
新聞的信息需求一直以來都是觀眾的主要需求,觀眾通過新聞了解世界,并關注著自己生活的未來動向,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才是電視臺真正的“立臺之本”。應對網絡化時代信息泛濫,信息娛樂化帶來的沖擊盡管會給傳統電視新聞業帶來巨大的損失,但是這樣的困境也正是電視新聞行業轉折發展的良好契機。電視新聞欄目只有充分利用好這個契機,突出主流媒體影響力,發揮其傳播信息,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跟上社會變革的腳步。
參考文獻
[1]張紅麗.信息時代電視新聞節目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廣電視角,2015(8):67-68.
[2]蔡雯.“全媒體戰略中的內容生產創新——對新形勢下傳統媒體轉型的思考[J].研究走廊,2013(1):86-88.
[3]喬新玉.廣播的數字化與節目形態[J].新聞愛好者,2009(13):72-73.
[4]崔保國.技術創新與媒介變革[J].當代傳播,1999(6):23-25.
作者簡介:高思遠,研究方向為電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