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從剪接風格的確立、剪接中的匹配原則、景別安排以及運動表現等幾方面分析了電視畫面的剪接藝術。
關鍵詞 電視;畫面;剪接;藝術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1-0147-02
電視片的創作是一項包括采訪、拍攝、剪輯、特技以及解說配音等復雜而又系統的工程。一部制作精良的電視片不僅需要優秀的題材與豐富的內容,更需要后期的畫面剪接工作,即根據工作的要求與觀眾的觀影習慣對演員的拍攝鏡頭加以選擇,而后尋找最合適的剪接點對拍攝鏡頭進行組合、排列,以使電視節目更好地向觀眾傳達導演及編劇的思想。
1 剪接風格的確立
對于社教類專題片,內容與場景的變化是電視節目剪接節奏與畫面切換所依據的前提要素。在簡單的旁白敘述中,鏡頭所表現的內容應當有機和諧;在抒情的地方,鏡頭所表現的內容應當舒緩有致,似一汪春水流淌心間;而在緊張激烈的場景中,簡短的、突如其來的鏡頭變化則能給電視畫面增加動作感,從而給電視節目增加意想不到的驚喜。對于紀實性的電視作品來說,更應該注重拍攝現場的紀實效果。在剪接過程中應當格外注意拍攝對象的情緒及動作變化,并且鏡頭的處理不能太過于短促和細致,鏡頭的切換也不能要太多的樣式,以免使電視作品表現的太過花哨。
2 剪接中的匹配原則
電視畫面是電視節目的基礎要素,所傳達的視覺信息奠定了觀眾對其第一印象的好壞。在電視作品制作過程中,有諸多因素如色彩、形態、運動、影調等直接影響著觀眾的信息接收與評判。這些因素自然流暢地變化,是觀眾形成良好視覺感受的基礎。而要想使這些影響因素有機和諧的變化,就要注意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即要尋找并按照一定的匹配原則。在電視節目的剪接過程中,需要遵循兩方面的匹配原則:方向的匹配與位置的匹配。
2.1 方向的匹配
電視節目的拍攝過程,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由許多相互關聯的不同角度的拍攝鏡頭構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屏幕鏡頭中的一個人或一輛車的移動方向,都會給片子的連續剪接引起諸多的麻煩。在連續的畫面中,只要主體移動與目光注視的方向略有改變,電視作品的連續性與視覺心理的流暢就會因此被打斷,從而影響了觀眾的注意力。屏幕鏡頭中所出現的突如其來的并且沒有提前說明的方向的改變,往往會引來許多相關聯的不配合。舉例來說,在談話過程中,如果主體雙方在交流中沒有對視,而是看向了別的地方,就這樣小小的問題就會使屏幕設定的方向性遭到破壞,從而必定致使電視作品剪接的失敗。在電視作品中,運動可分為兩種形式:動態的與靜態的。而無論是動態的還是靜態的運動,主體的位置、視線及動作都要求在前后兩個畫面的連接上相互配合,自然流暢。
2.2 位置的匹配
由于電視作品是由一系列的相互聯系的片段鏡頭所組成,故主體位置的匹配便成為剪接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項。剪接過程中所說的位置的匹配,是指前后兩個畫面中同一主體的位置是否對應不變或恰當。觀眾的視覺印象在相鄰的時間內必然是連續的,在觀看電視節目的過程中,任何出現的不對稱現象,必然會影響其視覺接收的順暢性與觀看節目的注意力。故在電視作品的剪接過程中,要時刻注意上下兩個畫面中同一主體(包括動態的及靜態的)所處的位置,使其具有空間上的統一性與視覺上的流暢性。
3 剪接中景別的安排
電視作品剪接中的景別,是指電視畫面表現的面積。它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方面,攝像機與被攝主體之間的距離可以影響其景別;另一方面,攝像機與被攝主體的透鏡焦距也直接影響著電視畫面中景別的安排。如果攝像機與被攝主體之間的距離很近,被攝主體的影像就會很大,同理,如果攝像機的透鏡焦距很長,被攝主體的影像就會很大。想要向觀眾傳達不同性質的信息就需要不同的景別,景別的細微變化便可給觀眾帶來不同差別的視覺感受。由此可見,恰當合理的掌握電視作品中景別的安排是剪接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下面就將其不同類型的景別及各自的作用進行簡單的
介紹。
3.1 遠景安排
電視作品中所稱的遠景是指通過遠距離拍攝來表現一大部分面積,從而可以給觀眾展現一個事物大的背景或一件事情總體的印象。如我們可以經常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一個屏幕的自然景觀、盛大的觀眾場面,處理這種畫面時,我們可以使其畫面進行搖攝,增加畫面的趣味,同時更多地表現背景的浩淼或活動場面的盛大與激烈。而如果要表現悲傷郁悶、不能釋懷的心結,則可以用固定的鏡頭來表現。遠景更適用于電影,因其寬大的屏幕,更能表現遠景的氣勢,給觀眾帶來深刻的感受。
3.2 全景安排
電視作品中所稱的全景描述是指將動作所涉及的整個面積表現出來,從而全面概述整個故事情節,以便觀眾對事件的整體有所了解。在剪接過程中,場景中的光景、影調、色彩以及人物方向的設計都可能對電視作品有影響,故要注意協調這幾方面的因素,從而使觀眾可以有更好的視覺感受。
3.3 中景安排
電視作品中的中景是指展現人的腰以下或膝蓋以上的一種景別,這種景別的優點在于能使觀眾看清主體上半身的形體交流及情緒交流,交代主體人物間的關系。中景更適用于敘述式的描寫中,故在電視節目中很適用。
3.4 近景安排
電視作品中的近景是指主體胸部以上表現的畫面。由于近景能夠逼近對象的特性,其對人物面部表情的變化與細微動作的展現具有非常顯著的
效果。
3.5 特寫安排
電視作品中的特寫是指表現人肩部以上的畫面,它能夠將人細微動作的變化與瞬間心理活動的變化不遺余力的表現出來,故其經常被安排在制造懸念與表現內心的場景中。
4 剪接中運動的表現
電視節目所表現的生動性源于其畫面中影像的運動。而這種影像的運動不同于真實生活,其有著獨特的時間與空間結構,由此構成的影像活動的連續方式同樣具有獨特性。在電視節目的剪接過程中,動作的連貫、運動的方向、速度與節奏是其運動表現的主要形式。
5 總結
在物質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電視節目豐富了我們生活的同時,觀眾對其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不容置疑,電視剪接為電視作品的呈現奠定了很大基礎。故從業人員應當努力提高自己的剪接技巧,從而提高電視節目的剪接藝術,使電視作品融合技術與藝術,以更豐富、更精彩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張純.電視畫面的剪輯風格與技巧運用問題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33):218.
[2]張興動.淺談電視新聞節目的畫面剪輯特點——以臺灣中天電視為例[J].教育界,2014(36):92-92,96.
[3]陸云鵬.影視剪輯技巧之我見[J].大眾文藝,2013(1):190.
作者簡介:馬紅梅,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侍莊街道辦事處廣播電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