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松++蒲國林
[摘要]就MOOCs的國內外發展現狀,MOOCs課程在國內高校的實施,MOOCs課程的服務群體和MOOCs課程對高校教師提出的機遇和挑戰,探析MOOCs課程建設對高校教師的影響。
[關鍵詞]MOOCs;機遇;挑戰;高校教師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215
隨著IT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最傳統的面對面的教學到前十幾年流行的網絡教育,直至發展到今天的MOOCs教育模式。教學內容上變化不大,但教學的方式卻在不斷發生變化。MOOCs是于2013年才在國內出現的一個詞語,很多人都還不太熟悉,甚至還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為什么短短的幾個月內國內的知名高校和專家教授們都在為研究和實施MOOCs課程不斷地忙碌著,而在國外已經有很多名校和大的供應商花費巨資投資和實施MOOCs?MOOCs課程建設對高校的教師而言影響又在哪里?
1什么是MOOCs
MOOCs是Massive(大規模的)、Open(開放的)、Online(在線的)、Course(課程)幾個單詞的組合。意思是大規模的開放的在線課程。是一種在線學習模式,把課件資源、錄像、參考資料及習題上傳到專用的服務器上,通過網絡傳播的方式,供學生自主在線或者下載觀看學習,是一種新的、免費的網絡學習模式。MOOCs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數字化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可以保存珍貴的教學資源,成為可重復使用的有效資源。
2MOOCs課程建設現狀
2008年,MOOCs 這個術語第一次被提出來,人們還不知道它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但在2011年秋季,來自全球的190個國家,16萬人注冊了斯坦福大學的MOOCs課程,最后2.3萬人完成整個課程學習,獲得對應的證書。2012年9月全世界大概有超過120個院校表示希望加入MOOCs的建設。同時MOOCs的發展也離不開強大的資金做后盾。MOOCs的建設有大量的風險基金和慈善基金投入,包括三大巨頭在內的著名MOOCs提供商的融資都在數以千萬美元以上,當然這些資金也會用在MOOCs的進一步研究之上。斯坦福大學校長把MOOCs的到來比作教育史上的一場數字海嘯。美國《紐約時報》的作者Laura Pappano把2012年稱為MOOCs元年。并出現了專門提供MOOCs平臺的供應商,包括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巨頭。并且在2012年9月,Google推出了MOOCs 的開源制作工具——CourseBuilder,讓普通老師想要自己制作MOOCs課程也成為可能。另外包括美國等國家的一些知名高校中在2011年已有62所高校加入了MOOCS的建設。2012年9月全世界大概有超過120個院校表示希望加入MOOCs的建設。在中國,對MOOCs出現了各種理解和解讀。一些高校的教師也不斷地加入到MOOCs課程的建設中,如今年7月已有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國內知名高校也加入了MOOCs的建設中。
3MOOCs的運行模式
MOOCs課程是如何運行的呢?它是利用網絡,有專門的MOOCs平臺,把教師講的內容搬到網絡上,并可以進一步重復利用這些資源。MOOCs課程也有教學進度和計劃的規劃,[ZW(]資料來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381/5375888.htm.[ZW)]確定每周上傳到網絡中的視頻和資料,注冊MOOCs課程的學生可以下載視頻等學習資料到本機進行課程學習。然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應的作業。另外,MOOCs課程還提供了在線答疑的功能,每周在固定的時間內提供2小時左右的在線答疑時間。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答疑,老師對學生問得多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分享到互聯網上,其他的學生就可以接收到這些觀點,從而幫助部分同學解決問題。課程學習結束后,給出一到兩周時間復習,然后對這門課程進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是利用MOOCs平臺,通過網絡的方式在線考試。并由MOOCs平臺供應商提供自動閱卷功能,得到該門課程的考試成績。考試合格,將獲得這門課程的學分。有部分院校還提供了線上課程的認證的功能。
4MOOCs對教師的機遇與挑戰
MOOCs時代的到來給教師也帶來了機遇。北京大學的李曉明教授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系列報告會”中介紹北大建設MOOCs課程情況,北大的專家教授們很熱衷于MOOCs的建設,有很多人都是自愿參與,他們花費了不少的人力和財力去錄制視頻,上傳作業和任務,認真準備MOOCs課程。在2013年秋,有10余門MOOCs課程上線,超出50000萬的學生注冊,而涉及的教師只有15位,50位學生助教和6位技術支持人員。鑒于北大的MOOCs建設情況,我們不禁欣喜,作為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師,不管你課上的如何,我們面對的學生人數很少,教學時間有限,在信息時代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互動性差,并在課堂上不斷地看手機、打游戲、聊QQ、睡覺、發呆等這一系列的情況下,我們是否能改變這種方式,能否設計這樣的課堂,讓同學們自主地學習,讓更多的學習者參與課堂,讓更多的學習者討論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答案是肯定的,通過MOOCs課程的方式我們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一下子就達到上千甚至上萬個,也可以讓這成千上萬的學生參與課堂內容的討論,并且也可以給他們布置任務讓學生完成作業,讓這些學生參加課程考試等。這樣一個普通的教師也可以因為課講得好,在MOOCs課程中擁有成千上萬的學生,提高教師的影響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MOOCs課程學習名校名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增強自身素質。更重要的是我們教師自己也可以建設MOOCs課程,讓更多的學生通過網絡的方式來學習我們所授的課程。跟上時代步伐,擴大自身的影響力,與時俱進。
與MOOCs課程給教師帶來的機遇相比較,我認為MOOCs給教師帶來的挑戰要高于機遇。大多數教師都習慣了傳統的教學課堂,面對幾十個學生,從備課到講課都有一定的隨意性。可能很多教師都還不清楚MOOCs是什么,它將會帶給我們什么。但是MOOCs在不斷地發展,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作為教師的我們如果不行動起來,就可能會被MOOCs課程打敗,將不會再有學生愿意進入你的傳統課堂。這種完全被翻轉的MOOCs課程帶給了學生更多更大的驚喜。在他們心中談論的不再是學校里的某某老師,不再談論某某課堂怎么樣,而是談論MOOCs課程中的名師名校,談論在MOOCs中所學習到的知識,談論MOOCs中的相關問題。這都要求我們不得不作出及時的響應,適應MOOCs課程并建設MOOCs課程。但要求比傳統的課堂要求更高,主要體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①教師對所授課程的掌握度,不能在課程教學中用一些不規范、隨意的詞句。②對所授知識的高度概括,視頻的時間不會太長,一周課時的時間,一般在100分鐘左右。③能順利地引導學生課下能自己去學習研究。④課后的輔導,主要通過網絡在線解決。要指定輔導的人,可以是教師自己,也可以是助教或學生。在線答疑或輔導的過程中要對所講授知識點非常熟悉,能及時快速地解決絕大多數人都存在疑問的知識點。⑤根據平臺和面向的學生制定出規范的評分標準和考核結業標準。⑥能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和作業存在的問題,對共性的問題能及時地更正講解。
5結論
MOOCs課程建設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不少高校的教師都投入到MOOCs課程建設中,但也有部分高校和部分教師持觀望態度。無論如何MOOCs課程建設都對高校教師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挑戰。
參考文獻:
[1]焦建利.說說慕課的來龍去脈[EB/OL].http://jiao.blogbus.com/logs/220800776.html.
[2]蔡文璇,汪瓊.聚焦MOOCS——專家觀點[EB/OL].http://www.nerc.edu.cn/FrontEnd/News/news_info.aspx?new sid=71cd8e7f-1716-4ad7-82f7-eb7441346d86.
[3]汪瑞林,張春銘.MOOCs的挑戰與大學的未來[EB/OL].http://www.qstheory.cn/kj/jyll/201309/t20130923_273695.htm.
[4]宋德清.MOOC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路徑探索——基于開放大學建設的視角[J].遠程教育雜志,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