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鷹譚分全
(1.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肇慶 526100;2.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廣東肇慶 526020)
基于省運會背景下體育產業發展策略①
——以肇慶市為例
劉鷹1譚分全2
(1.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肇慶 526100;2.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廣東肇慶 526020)
“省運會”是省運動會的簡稱,每隔4年就會舉辦一次,其中的競賽項目是相當多的,可以說是省規模當中最大的體育盛宴。舉辦省運會,可以對省內部的體育事業起到良好促進發展,對各省區域當前的經濟體育發展水平進行全面充分了解。該文以廣東省的肇慶市為例,首先對肇慶市的體育產業發展的相關概念進行闡述;其次從多角度對肇慶市的體育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肇慶市發展體育產業的相關策略。
省運會 體育產業 發展策略 相關概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體育事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在各個省當中舉辦的省運會,可以說是對當地體育發展的重大檢閱,第一,能夠對當前省市在全面健身體育、以及競技體育方面所取得的發展,進行全面了解;第二,利用比賽這個平臺,也可以為國家隊提供一個選拔優秀青少年競技體育人才的機會;第三,利用省運會也可以對全民地方健身體育運動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體育項目發展到現階段,已經從單純的競技體育,逐漸向全民健身體育方向來進行發展,并且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人們對于全面健身的意識,得到了充分提升。
1.1 相關概念
競技體育:即以體育競賽為主要特征,并且從中創造優異的成績為最終目標的一種體育活動。在省運會的組成部分當中,競技體育是一項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競技體育當中主要的成員部分為青少年類別的比賽,年齡以不超過18周歲為主要特征。利用競技體育,可以對當地的體育力量起到逐漸壯大作用,從而為國家選拔后備的體育人才。可以說通過競技體育的相關項目成績,對一個地區當中的競技體育發展的實力進行全面了解。
全民健身體育:也可稱為群眾體育或者社會體育,和競技體育的概念是相對立的。主要是由企事業單位或者群眾自發組織的一種體育活動,以達到健身、娛樂以及醫療等相關的目標。在進行全面健身體育的過程中,內容的形式是豐富多樣化的,可以利用多種形式的身體鍛煉活動,來使得人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1.2 廣東省肇慶市運動會比賽項目的設置
競技體育青少年類項目:在省運會當中,比賽項目的設置可以分為乒乓球、舉重、羽毛球、田徑、足球、游泳、跳水、跆拳道、排球、籃球、摔跤、網球、柔道、體操、武術、射擊以及賽艇等17個運動項目,項目的特點如表1所示。
全民健身成人類項目:在廣東省的省運會當中,將柔力球、巴山舞、門球、健美、中國象棋、釣魚、民族摔跤、健身氣功、體育舞蹈、脫落、高腳競速、大眾體育創編、射擊、舉重、羽毛球等22個項目,歸類到全民健身的成人類項目體育當中。在進行比賽的時候,需要根據地方區域以及企業事業來進行分組。

表1 省運會競技體育青少年類比賽項目分類
在對肇慶市的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從多個角度和多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在該文當中,對肇慶市的體育場館建設空間布局、休閑體育的發展空間布局、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發展布局、競技體育發展空間布局、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布局、體育科技和人才培養空間布局6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2.1 體育場館設施設備的空間布局
在肇慶市的體育場館設備設施的空間布局建設方面來說,主要是依托于省運會的競技體育為主的大眾體育,并且在長期發展建設過程中,已經逐漸形成了對群眾進行大眾體育活動的基本場所。其中社區體育設施的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載體和空間。比如在市區的體育場館建設方面,進行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和興修,從而打破肇慶市的體育場館零的現象,在建設過程中,結合該地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借鑒了學校體育場館的建設方針和思路。在場館的建設當中,主要根據肇慶市區該地的城市群建筑進行建設的,從而實現肇慶市區的文化經濟為一體的整體化部署方針思想,在全市區之內形成資源的共享現象。與此同時,在場館的建設過程中,還充分融入了當地的特色和方針,在注重環保效益的同時,也充分發揮了當地的人文特色文化。
2.2 休閑體育的發展空間布局
在對肇慶市的休閑體育的發展方面,市政府主要以“篳路藍縷”的思想為根本的指導思想,融會貫通了眾多的思想精神,將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到極致,從而對肇慶市當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作用。利用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和當地特色文化的良好融合,對當地的山水資源進行合理科學利用,最終打造出了富有當地特色和文化內涵的休閑文化產業。
2.3 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發展布局
在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發展布局方面,肇慶市政府先后貫徹落實了國務院頒發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央7號文件》《廣東省全民健身條例》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條款,結合廣東省獨有的文化體育研究的健身理論知識,從而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肇慶市國民體質監測體系。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了全面檢測,在各級單位部門當中進行健康管理中心的建立,從而做到人人參與運動的現象,并且對市民的運動進行了全方位的計劃。與此同時,還積極倡導民族傳統體育與地方特色體育,進行良好結合發展,充分發揚當地的人文特色文化,進一步加深體育文化產業的內涵,從而做到全民健身。
2.4 競技體育發展空間布局
在競技體育的空間布局發展方面,肇慶市發揚該地青少年的人才優勢特點,在省運會當中進行金牌的爭奪,獎牌數量屬于穩步上升的階段。同時,在其他運動項目的發展過程中,爭取零的突破,并且還可以根據當地的特色來設立出全新的體育項目。在該地市區內部建立出職業的體育學院,從而對從事競技體育的青少年進行長期專業的體育訓練,為國家優秀人才的選拔,提供一個相當開闊的平臺。實現四輪并駕齊驅的效果,即為奪金牌、鑄品牌、育人才、辦大賽為綜合一體的優秀效果。
2.5 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布局
在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布局方面,肇慶市對于競賽表演方面進行了全面積極開發,并且在賽事當中進行了品牌的插入,從而利用體育賽事當中的號召影響力,來推動當地企業產品品牌的大力發展,打造富有當地特色的體育用品精品長廊。在肇慶市區中,逐漸涌現出了一批具有自身品牌的體育產業,有效推動了當地體育產業的大力發展。與此同時,在依靠當地媒體以及其他方面營銷策略的基礎上,對肇慶市區的體育傳媒進行全方位大力宣傳,從而培養出富有肇慶市該地文化特色的國際體育產業事業。
2.6 體育科技和人才培養空間布局
在肇慶市體育科技以及人才的培養空間方面,組成了專業的機構來進行科學的訓練,從而形成專業的培訓機構。對于當地居民,尤其是想從事競技體育的青少年來說,是一項重要舉措。與此同時,還進行“體育文化對外交流”工程,和其他區域或者省市區的體育人才進行交流,從而找出自身的不足,針對其進行專項培養訓練,從根本上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
肇慶市的體育產業經過不斷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好成就,也對當地的經濟起到了一定帶動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省市體育產業的發展相比較,還存在著滯后的現象。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相關策略,來促進肇慶市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注重對當地體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并且充分開拓當地的體育市場,最大化引導當地市場的體育消費。在該文當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發展。
3.1 完善相關的體育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對體育行業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在肇慶市區當中,需要對相關的體育法律法規進行全方位建設,根據國家以及省政府的相關規定,比如《廣東省公共體育設施配置標準》《廣東省新建改建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指標》等,對相關的體育管理管理部門以及建設規劃部門,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還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公共體育設施設備的建設和規劃,從而在肇慶市當中達到人均公共體育用地0.3 m2的標準之上,有助于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
3.2 建立跨部門跨專業的體育事業建設機構,從而協調體育文化事業的共同發展
需要結合廣東省以及肇慶市的實際情況,來對體育事業產業機構進行合理科學的建立,從而達到對當地體育文化事業的協調和諧發展的現象。一般情況下,是由體育局、城市規劃局、建設局、市政園林局、林業局以及文化局等相關部門進行體育事業建設協調機構的建設,從而對當地城市當中的建設方案進行審核,對當地體育設施設備的建設和城市的規劃建設,進行全面協調,實現在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之下,體育文化事業的大力發展。
3.3 結合城市建設的園林綠地來對體育設施設備進行建設,促進休閑體育的良好發展
在肇慶市當中,還要根據市區當中的每一個區域的經濟實力、建設用地的相關指標、體育場地的設施設備條件等相關因素,來進行因地制宜的建設,從而在肇慶市區內部,建設一個具有健身、休閑以及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化體育休閑場所。在當地廣場和公共設施建設的基礎之上,可以對當地的體育文化產業進行全方位展示的同時,還可以促進當地市民的全民健身運動的有效開展。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土地資源,和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
3.4 建立跨省市區的分級管理體系,有利于對體育事業的管理實施
在省運會的基礎之上,可以由廣東省以及肇慶市政府來對體育場館進行資金投入修繕管理,主要以當地的市政府、社會投入為輔,根據當地的社區以及市區的相關公共體育設施的特點,來對其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各類體育協會、文化中心、體育指導站以及健身俱樂部當中的各種人才,從而在肇慶市當地形成一種多層面的群眾體育組織,對體育文化事業進行相關管理。
3.5 建立起多方融資渠道
在體育文化事業的投資建設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對籌資渠道進行全方位拓寬,發揮公益性體育機構以及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作用,從而對當地的體育文化事業進行不斷建設。可以對當地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建立起籌資通道,實現對資源的共享,避免資源的浪費,最終建立起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支持以及其他方面為輔的、公共性體育場地設施設備的資金保障機制,推動肇慶市體育事業的多元化發展。
3.6 建立多方面的體育產業運作模式,促進事業多元化發展
在政府方面,肇慶市的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制定出相關的配套制度,來對當地的體育產業事業進行專項管理整治,對當地的體育市場起到一個良性的宏觀調控作用。通過協調當地的體育文化市場,做到政府扶持、市場調節、社會參與相結合的現象,促使肇慶市當地的體育發展事業良性循環。如此,有利于當地肇慶市乃至廣東省的體育事業產業的良性引導和充分開發,為培養當地體育事業的優秀人才,建立良好的發展平臺。
綜上所述,省運會的規模在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競技體育和全面健身并駕齊驅的現象。在省運會的背景基礎下,肇慶市的體育事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于競技體育保持了足夠高的重視度。因此,需要對競技體育的區域發展進行全面平衡,使得各區域之間的發展水平得到良好的平衡。通過各種體育項目來形成全民健身的現象,使得競技體育和全面健身可以得到良好科學全面的發展。最終,在實現肇慶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來進行各項生產生活,促進體育產業事業的不斷發展。
[1]王洋.低碳視角下黑龍江冰雪體育產業發展的局限性及其發展策略[J].冰雪運動,2014(6):70-73.
[2]陳林會.區域體育產業增長極培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3]馮紅新.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15(3): 112-115.
[4]唐春芳.中國體育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其發展策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33-35.
[5]張莉斌.淺析網絡時代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策略[J].中國商貿,2012(33):212-213.
[6]何琳.“后奧運”時期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策略初探——基于中韓兩國的比較分析[J].中國商貿,2010(2):200-201.
[7]王洋.淺析黑龍江冰雪體育產業的發展策略[J].商業經濟,2013 (15):9-10.
[8]顧玉芝.淺談南通體育產業的發展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9):111-113,120.
[9]李大圣.中國體育產業的現狀與發展策略[J].價值工程,2010,29(31):320-321.
G805
A
2095-2813(2016)11(c)-0153-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153
廣東肇慶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批準號:16ZC—09)。
劉鷹(1979—),男,漢,湖南安仁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及運動訓練。
譚分全(1982—),男,漢,湖南郴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