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倪國愛
(1.安徽財經大學,安徽 蚌埠 233041;2.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環境不確定性、內部控制與審計意見
張 婷1,2倪國愛2
(1.安徽財經大學,安徽 蚌埠 233041;2.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以2009-2014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考察對象,實證檢驗了企業環境不確定性及內部控制質量對審計師審計意見決策的影響。研究發現:環境不確定性提高了審計風險,增加了企業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有效緩解環境不確定性對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正向影響;區分企業性質和規模后發現,上述緩解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國有和規模較大的企業中。結論表明:企業內部控制有效發揮了“風險免疫”功能,降低了環境不確定程度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內部控制質量;環境不確定性;審計風險;非標準審計意見
審計意見是審計師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獨立審計后對其財務信息質量出具的鑒證結果,不同的審計意見會給利益相關者帶來不同的經濟后果(薄仙慧和吳聯生,2011)[1],同時,來自各利益方的壓力和訴求也會影響審計師的審計意見行為。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圍繞客戶自身及審計師特征這兩個層面,學者們展開了對審計意見出具動因的研究熱潮。近些年,受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及利益相關者不可預測行為的影響,企業的外部環境呈現非穩定狀態[2]。出于對企業風險的考慮,審計師的審計意見決策并非僅受客戶個體及審計師的影響,還與被審企業外部環境的不確定程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林鐘高等(2015)提出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了審計風險,審計師可能會通過提高審計定價以彌補因出具“清潔”審計意見帶來的風險[3]。這意味著,企業的環境不確定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計師最終的決策(審計意見)的形成。
已有研究表明,作為內部自我約束的一項制度安排,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助于降低企業財務錯報和舞弊風險(周繼軍和張旺峰,2011)[4],提升盈余質量(Doyle and Ge,2007;方紅星和金玉娜,2011)[5-6],降低審計風險(楊德明和胡婷,2010)[7]。那么,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否緩解高環境不確定性企業的重大錯報風險,進而影響審計師的審計意見決策呢?此外,對于產權性質、企業規模不同的企業,這一影響又會有何不同呢?截至目前,上述問題均缺少實證的檢驗。
利用我國2009-2014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本文實證檢驗了在不同內部控制質量下,環境不確定性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并以企業的規模及終極控制人性質為不同維度做進一步研究。本文從新的視角考察了內部控制與外部審計相互作用的機理,豐富了審計意見影響因素及環境不確定性領域的文獻,為全面開展新審計準則所倡導的風險導向審計提供經驗參考。
(一)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開始關注環境不確定性,現有文獻主要涉及環境不確定性對企業營運的影響。如,Baum et al.(2006)研究發現,企業環境不確定性越高,管理層由于難以準確判斷出好的投資項目,在投資決策時往往更加謹慎[8]。Chaney and Jeter(1998)和Ghosh and Olsen(2009)發現隨著環境不確定性的加劇,管理者更有機會調整應計盈余以平滑業績,企業應計盈余管理隨之增加[9-10]。
利用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數據,國內學者研究表明:環境不確定性會使企業獲得更差的盈余質量[11]、更低的投資效率[12]、更高的資本成本[13]以及差異化的會計信息治理作用[14]。此外,申慧慧等(2010)基于股權結構的視角,考察了環境不確定性對審計師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環境不確定性與非標準審計意見(以下簡稱“非標意見”)及審計收費均顯著正相關,這種關系在國有企業中更加顯著[15]。
從對環境不確定性相關文獻的回顧可看出,現有文獻主要集中于環境不確定性對企業內部運營的影響,極少有文獻關注了環境不確定性對外部獨立審計的影響,且尚未有文獻加入內部控制因素對此進行研究。鑒于現有文獻的不足,本文從內部控制角度,對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的關系進行實證檢驗。
本文認為,環境不確定性會增加企業被出具“不清潔”審計意見的概率。原因在于:(1)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了企業的整體風險。隨著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加,尤其在導致環境不確定性的復雜因素相互交織時,由于知識儲備和消息渠道的匱乏,管理層往往難以權衡環境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收益及成本,管理層的決策風險驟然增加(牛建波和趙靜,2012)[16]。此時,面臨薪酬誘惑和內外壓力的挑戰,管理層往往會操縱盈余以減少未來業績波動(Ghosh and Olsen,2009)[10],降低環境不確定性的不利影響,增加了管理層的舞弊風險。隨著公司外部環境的動蕩,管理層制定預算的頻率增加、戰略周期縮短[15],這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勢必會增加企業的經營失敗(破產)風險。(2)根據上述分析,環境不確定性越高,審計師會給予較高的風險評估水平,在無法實施全面詳細審計程序的情況下,審計師往往會更多地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來降低因審計失敗而造成的損失(Lennox,2000)[17]。據此,提出假設1:
假設1:環境不確定性越高,企業被出具非標意見的概率越高。
(二)內部控制、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
從我國現行的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來看,為了將審計風險降至最低,審計師的最終決策(審計意見)的形成往往建立在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基礎之上[7]。那么,內部控制質量是否會影響審計師對高度環境不確定性企業的審計意見決策呢?
從審計風險角度:(1)已有研究發現,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越高,管理層機會主義會計政策選擇的可能性越低(魏明海等,2007)[18],盈余質量越高(Doyle,2007;方紅星和金玉娜,2011)[5-6],企業的財務舞弊風險也較低。(2)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通過其合理的結構安排及權責制衡的內部治理機制,幫助企業及時識別并有效應對潛在風險,將經營風險降至最低(林鐘高等,2015)[3]??傊?,面對變幻莫測的外部環境,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能有效降低審計風險,降低審計師出具非標意見的可能性。
從外部獨立審計角度:風險導向審計中,對企業內部控制的了解和評估是審計師選擇具體審計程序和方法的前提。對于環境不確定性高的公司,企業風險往往也較高[11],如果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較低,管理層盈余操控及財務舞弊的可能性也將增大。當審計師發現這一審計風險時,會加大抽查力度,對這些高風險領域重點審計,進而增加了期末被出具非標意見的可能。在高度環境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降低企業存在重大錯報或舞弊等問題并被審計師發現的可能性[19],最終減小被出具“不清潔”審計意見的概率。據此,提出假設2:
假設2: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會降低環境不確定性與非標意見的正相關性。
在我國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環境不確定性對國有和非國有企業審計意見的影響是不同的。一方面,對國有上市公司來說,憑借其國有股權所帶來的與政府的緊密關聯,更易獲得政府的隱形擔保和財政支持(包括財政補貼、貸款和融資等)(林毅夫,李志赟,2004)[20],環境不確定性給國有企業造成的經營失敗(破產)風險往往較低。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管理層的仕途更替及績效考核并不以業績為基礎(Kato and Long,2006)[21],面對環境不確定性下企業經營業績的大幅波動,國有企業高管并沒有動機進行盈余管理。綜上,雖然環境不確定性會導致企業風險的增加,但國有企業因此而進行盈余操控及財務舞弊的可能性較小,被出具非標意見的可能性也較小。此外,相比非國有企業,環境不確定性對國有企業取得非標意見的影響更小,那么,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質量對這一影響的緩解作用也會更小。
規模不同企業的內部控制實施效果不同,對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相關性的影響也可能存在差異。已有文獻表明,規模較小的企業往往缺少足夠的資源進行內部控制的日后維護,難以保證其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張穎,鄭洪濤,2010)[22],因此,在小規模企業中,其內部控制實施效果要遠差于大規模企業(朱榮恩等,2004)[23]。既然小企業內部控制實施效果較差,那么,與大企業相比,規模較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對其環境不確定性與非標意見正相關性的緩解作用也更小。綜上,提出假設3:
假設3:與國有和小規模企業相比,高質量的內部控制對環境不確定性與非標意見正向關系的緩解作用在非國有和大規模企業中更大。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迪博·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來衡量內部控制質量,鑒于自2009年起,該指數的構造及設計發生了實質性變動(肖成民和李茸,2011)[19],為了保證測算口徑一致,本文選擇2009年為樣本起點??紤]到最新財務指標的可獲取性,最終選擇2009-2014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并按以下原則對樣本進行處理:
(1)剔除金融類公司,由于這類公司的相關指標具有特殊的屬性;(2)剔除PT或ST類公司,由于此類公司的財務狀況異常,可能影響實證結果的準確性;(3)剔除銷售收入不足五年(包括當年)和各年收入均小于0的公司,剔除年度行業中樣本量低于10的行業數據,以確保環境不確定性數值的準確性;(4)剔除相關變量缺失或異常的樣本。本文最終得到8396個觀測值。為了避免離群值的影響,本文還對連續變量進行了上下1%的縮尾處理,
本文使用的內部控制指數源于深圳迪博(DIB)的風控數據庫,終極控制人性質數據取自色諾芬(CCER)數據庫,事務所排名是參照中注協每年發布的百強事務所排名手工整理而來,其余數據均來自國泰安(CSMAR)數據庫。本文統計及實證檢驗的軟件為:Excel 2010和Stata 12.0。
(二)模型設定與變量定義
為了檢驗環境不確定性對審計意見的影響,驗證假設1,參照申慧慧等(2010)[15],構建logistic回歸模型(1):

模型(1)中的Opin代表審計意見類型。借鑒陸正飛、王春飛和伍麗娜的做法[24],當意見類型為非標類審計意見(無保留帶事項段、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時,賦值為1,否則為0。
EU為環境不確定性指數。本文參考Ghosh and Olsen(2009)、申慧慧等(2012)[10,12],首先,計算企業過去五年(包括當年)銷售收入的變異系數,模型如下:

其中,Year為年度變量,從當前年度往前推,如果觀測值是第5年,則Year=5;如果是4年,則Year=4;以此類推,直到第1年(即當年),Year=1。將銷售收入(Sale)分別對時間(Year)進行回歸,得出的五個殘差即為每年的非正常銷售收入;由過去五年非正常銷售收入的標準差除以收入均值便得出企業過去五年銷售收入的變異系數,即當年未經行業調整的環境不確定性。其次,對上述的環境不確定性取行業中位數求出行業環境不確定性;為了消除行業效應,用各公司當年未經行業調整的環境不確定性除以其行業環境不確定性,即為公司當年的環境不確定性(EU)。根據假設1,預期環境不確定性EU的系數符號為正。
為了檢驗內部控制對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的影響,驗證假設2和3,構建Logistic模型(2):

模型(2)中的IC為內部控制質量,參照楊德明和胡婷(2010)的做法[7],本文選取“迪博·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衡量內部控制質量,指數越高,代表內部控制質量越好。根據假設2,預期交乘項(EU×IC)系數顯著為負。
本文控制了以下變量:Size、Lev、△Roa、Loss、Recinv、Growth、Opin_1和Big;同時,我們還控制了上述模型的行業和年度效應。變量定義見表1:

表1 主要變量定義
(一)描述性統計與單變量檢驗
1.全樣本描述性統計
表2報告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其中,審計意見(Opin)的均值為0.039,表明近96%的上市公司被出具了“清潔”審計意見。環境不確定性(EU)的均值為1.752,最小值、最大值分別為0.0591、23.98,反映出樣本企業普遍存在環境不確定性,企業間環境不確定性差異較大。內部控制質量(IC)最大值為6.896,最小值僅為0,反映了樣本企業內部控制質量差異較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有待完善。

表2 全樣本描述性統計
2.分樣本差異性檢驗
表3報告了按照審計意見類型進行分組,對環境不確定性(EU)和內部控制質量(IC)進行T(Z)檢驗的結果。從表中看出,被出具非標意見的公司,其環境不確定性顯著更高,這說明環境不確定性與非標意見正相關,初步驗證假設1。另外,與非標樣本相比,被出具標準審計意見的樣本企業內控質量更好,這說明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越好,財務信息質量更高,更容易獲得標準審計意見。
3.相關性Pearson檢驗
表4列示了Pearson相關性檢驗結果。從表中可看出:Opin與EU相關系數為0.154,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符合本文預期;控制變量中,Opin與上一期審計意見相關性最大,高達58.1%。此外,自變量間相關系數均小于0.5,方差膨脹因子(VIF)最大值僅為1.94,說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表3 主要變量T(Z)檢驗
(二)模型(1)回歸結果
表5報告了模型(1)的回歸結果。根據回歸結果列(1)所示:環境不確定性(EU)系數顯著為正(顯著性為5%),表明環境不確定性越高,企業被出具非標意見的概率越高。該結果驗證了假設1。
控制變量結果如下:上期審計意見(Opin_1)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上期審計意見會給審計師帶來心理暗示,產生“瞄定效應”;資產負債率(Lev)和虧損情況(Loss)的系數顯著為正,而收益變動(ΔRoa)顯著為負,表明公司經營狀況情況越差,越容易被出具“不清潔”審計意見;企業規模(Size)的系數顯著為負,反映了相比小規模企業,大企業往往更易獲得“清潔”審計意見。

表4 Pearson相關系數
以內控質量(IC)的中位數為標準,將總樣本劃分為內控質量高和內控質量低兩種類型,依次放入模型(1)進行回歸。列(2)和列(3)分別列示了內控質量高和低兩個分樣本關于模型(1)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環境不確定性(EU)的估計系數僅在內控質量低的樣本中顯著為正,在內控質量高的樣本中則不顯著。說明內部控制質量越高,環境不確定性對審計意見的影響越不顯著。與本文預期(假設2)一致。

表5 模型(1)Logistic回歸結果
(三)模型(2)回歸結果
表6報告了模型(2)的回歸結果。根據回歸結果列(1)所示,EU與Opin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而EU與IC的交乘項與Opin在5%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說明高質量的內部控制顯著降低了環境不確定性與非標意見的正相關性,驗證了本文的假設2。
進一步地,本文分別按照企業性質和規模大小分樣本進行回歸。列(2)和列(3)分別為國有和非國有企業關于模型(2)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交乘項(EU×IC)在非國有企業樣本中顯著為負(顯著性5%),在國有企業中則不顯著。另外,從大企業和小企業回歸結果列(4)和列(5)中可看出,交乘項(EU×IC)在大企業中顯著為負(顯著性10%),在小企業中則不顯著。結果表明:高質量內部控制對環境不確定性與非標正向關系的緩解作用僅存在于非國有和大規模企業中。與本文預期(假設3)相符。

表6 模型(2)Logistic回歸結果
(四)穩健性檢驗
為了確保本文結論的可靠性,參照李偉[25]等的做法,用未經行業調整的環境不確定性替代本文的環境不確定性,放入模型(2)中重新進行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從列(1)全樣本回歸結果看出,EU系數顯著為正,交乘項(EU×IC)顯著為負,說明環境不確定性越高,企業被出具非標意見的概率越高;高質量的內部控制顯著降低了環境不確定性對非標意見的正向影響,結論支持假設1和2.
另外,從列(2)—(5)可看出,僅在非國有和大企業中,交乘項(EU×IC)顯著為負,說明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未能降低國有企業和小企業的環境不確定性對非標意見的正向影響,結論支持假設3。

表7 穩健性檢驗
本文選取2009-2014年我國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實證檢驗了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及內部控制質量對這一相關性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1)環境不確定性越高,企業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就越大。(2)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有效緩解了環境不確定性對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正向影響。(3)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能顯著降低非國有和大型企業的環境不確定性與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正相關性,而在國有和小型企業中則不顯著。
本文的研究結論解釋了企業的環境不確定性及內部控制對審計師審計意見決策的影響機理。(1)環境不確定性會導致審計師承擔更多的審計風險,其余條件既定的前提下,審計師會出具更多的非標準審計意見以降低因審計失敗所帶來的損失。(2)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使企業降低環境不確定性所帶來的經營(破產)風險,減小財務舞弊和盈余操控,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從而獲得更多的“清潔”審計意見。(3)我國政府始終扮演著國有企業的“守夜人”角色,使得環境不確定性本身并不會影響審計師對國有企業的審計意見決策。同時,我國中小型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任重道遠,內部控制質量仍待提升。
[1]薄仙慧,吳聯生.盈余管理、信息風險與審計意見[J].審計研究, 2011(1):90-97.
[2]GOVINDARAJAN.Appropriateness of accounting data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s an intervening variable[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4,9(2):125-135.
[3]林鐘高,鄭軍,卜繼栓.環境不確定性、內部控制與審計收費[J].財務研究,2015(4):44-56.
[4]周繼軍,張旺鋒.內部控制、公司治理與管理者舞弊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經驗數據[J].中國軟科學,2011(8):141-154.
[5]D OYLE,J.GE,W,A.Top Executive Dismissal,Ownership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J].TheAccountingReview,2007,82(5):1141-1170.
[6]方紅星,金玉娜.高質量內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嗎?——基于資源性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 2011(8):53-61.
[7]楊德明,胡婷.內部控制、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J].審計研究, 2010(5):90-97.
[8]BAUM.C F,CAGLAYAN M,OZKAN N,TALAVERA O.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on non-financial firms' demand for liquidity[J].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15 (4):289-304.
[9]CHANEY.P,JETER,D AND LEWIS,C.The use of accruals in earnings management:A permanent earnings hypothesis [J].Advance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8(6):103-135.
[10]GHOSH,D.OLSEN,L.Environment Uncertainty and Manager’s use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9,34(2):188-205.
[11]申慧慧.環境不確定性對盈余管理的影響[J].審計研究,2010 (1):89-96.
[12]申慧慧.于鵬,吳聯生.國有股權、環境不確定性與投資效率[J].經濟研究,2012(7):113-126.
[13]林鐘高,鄭軍,卜繼栓.環境不確定性、多元化經營與資本成本[J].會計研究,2015(2):36-43.
[14]申慧慧,吳聯生.國有股權、環境不確定性與會計信息的治理效應[J].會計研究,2012(8):8-16.
[15]申慧慧,吳聯中,肖澤忠.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基于股權結構的考察[J].會計研究,2010(12):57-64.
[16]牛建波,趙靜.信息成本、環境不確定性與獨立董事溢價[J].南開管理評論,2012,15(2):70-80.
[17]LENNOX C.Do Companies Successfully Engage in Opinion Shopping?Evidence from the UK[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3):321-337.
[18]魏明海,陳勝藍,黎文靖.投資者保護研究綜述:財務會計信息的作用[J].中國會計評論,2007,5(1):131-150.
[19]肖成民,李茸.內部控制會影響審計意見嗎[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2(2):34-41.
[20]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負擔、道德風險與預算軟約束[J].經濟研究,2004(2):17-27.
[21]KATO T.,C.LONG.Executive Turnover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J].AmericanEconomicAssociation,2006,96(2):363-367.
[22]張穎,鄭洪濤.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審計研究,2010(1):75-81.
[23]朱榮恩,應唯,吳承剛,鄧福賢.關于企業會計控制應用效果的問卷調查[J].會計研究,2004(10):19-24.
[24]陸正飛,王春飛,伍麗娜.制度變遷、集團客戶重要性與非標準審計意見[J].會計研究,2012(10):71-96.
[25]李偉.不確定性環境下會計穩健性對審計收費、審計意見的
Environment Uncertainty,Internal Control and Audit Opinions
Zhang Ting1,2,Ni Guo-ai2
(1.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Anhui 233041,China;2.Tongling University,Tonling Anhui 244000,China)
Using data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or the period of 2009-2014,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n audit opinions.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increases the risk of audit,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companies were issued a qualified audit opinion.High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and a non-standard audit opinion.The above alleviation mainly exists in the non-state-owned and large-scale enterprises.The conclusion show that sound internal control can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environment control on non-standard audit opinion.Thus,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internal control;environment uncertainty;audit risk;non-standard audit opinions;
F239.45
A
1672-0547(2016)01-0048-06
2015-12-26
安徽省社科規劃重點委托項目(AHSKW2010D04);安徽財經大學與銅陵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項目(2015tlxylhy05)
張 婷(1989-),女,安徽全椒人,安徽財經大學與銅陵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方法;
倪國愛(1963-),男,安徽廬江人,銅陵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