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陳忠明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巢湖銀魚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王 亮 陳忠明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巢湖銀魚是著名的“巢湖三寶”之一,被譽為“魚中皇后”,一直以來憑借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豐富而倍受人們的喜愛,但在銀魚市場中占有率卻較低,產品知名度也不高。當前,巢湖水污染問題突出,影響銀魚的產品品質,巢湖當地的加工企業規模小,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產業競爭力較弱,難以形成自主品牌,相關產品開發的力度不夠,產品附加值不高,這些都是制約巢湖銀魚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通過對巢湖銀魚產業實證研究,提出大力治理水污染,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強品牌化建設,加大相關產品的開發力度,延長銀魚產業鏈條,完善產業組織,從而提高巢湖銀魚產業的競爭能力。
巢湖銀魚;產業發展;龍頭企業
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水產資源豐富,而其中最為知名的當數巢湖銀魚。巢湖銀魚以其較高營養價值而廣受消費者的喜愛,巢湖銀魚通體透明,被譽為“魚中皇后”,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鐵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滋補潤肺、健胃、補氣等多種功效,是魚中上等佳品。近年來,巢湖銀魚產業由于缺乏強勁的龍頭企業帶動而導致產品競爭力低于鄱陽湖銀魚、洞庭湖銀魚、太湖銀魚等國內品牌。當前,巢湖銀魚產業發展處于低潮時期,產品知名度低,產業競爭力缺乏。本文首先對巢湖銀魚產業發展現狀進行闡述,找出巢湖銀魚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銀魚生長條件及分布區域
銀魚是一種淡水魚,主要分布在東亞咸水和淡水中,銀魚的營養價值較高,富含多種人體所需蛋白質和有機物質,銀魚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強等特點。銀魚對生活的水域環境要求較高,野生銀魚因為圍湖造田、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等原因迅速衰減,個別銀魚品種面臨滅絕的危險。我國是銀魚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區,我國銀魚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水系及鄱陽湖、洞庭湖、巢湖和太湖等湖泊水域。
(二)巢湖銀魚生產現狀
巢湖銀魚是著名的“巢湖三寶”之一,通體透明,全身潔白,是銀魚中的佳品。為了保護巢湖銀魚資源的可持續性,1983年起,巢湖當地漁業主管部門實行封湖禁漁的制度,巢湖銀魚目前有兩個捕魚時期,分別是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隨著巢湖銀魚限制性捕撈政策的實施,巢湖銀魚的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從1996的170噸提高到現在的500多噸,產量增加了近2倍。產值也有大幅度地提供,2012年,巢湖銀魚產值達到1534萬元。巢湖銀魚近年來產量和產值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2008—2012年巢湖銀魚產量和產值[1]
(三)巢湖銀魚加工現狀
近年來,巢湖銀魚的產量不斷增加,但是加工企業發展滯后,難以滿足巢湖銀魚的產品加工的需要。漁民捕撈銀魚以后一般分兩種方式處理,第一種方式是直接將新鮮的銀魚賣給前來收購的商販;另一種方式是曬干后將銀魚干統一賣蓋商販。目前巢湖銀魚大多數加工企業以小加工廠居多,這些加工廠加工能力有限,大多數加工廠年加工銀魚的能力在1至2噸左右,大一點的加工廠加工能力也只有6噸左右。由于本地加工企業加工能力有限,很多漁民直接將收獲的新鮮銀魚賣給前來收購的江浙等地商販。
(四)巢湖銀魚產業組織現狀
為了維護巢湖銀魚產業持續健康發展,1982年巢湖建立水產管理組織,使得巢湖的漁業資源得到了保護。從1983年開始,巢湖率先在全國實行封湖禁漁,并通過實行人工魚巢、人工放流等措施,保持巢湖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合肥市成立了漁業行業協會,但是巢湖漁民中還沒有成立自發的漁業產業協會。雖然巢湖形成了水產管理組織,但是漁民組織化程度較低,一般一個鎮上會有少量的2、3個合作社,缺乏綜合型的合作經濟組織和跨鎮發展的合作社,這些小規模的合作社難以將漁民和加工企業聯結起來,難以充分發揮合作經濟組織的功能。
(五)巢湖銀魚相關產品開發現狀
當前,市場中巢湖銀魚產品種類較為單一,巢湖銀魚產品以新鮮銀魚和銀魚干為主進入市場,還有一些銀魚醬,這些產品往往是處級產品,產品附加值較低。小型加工廠也往往僅對銀魚進行初級的簡單加工,銀魚的加工保存方式一般分為兩種:一是將原材料進行冷凍保鮮,二是曬干的銀魚加工成包裝禮盒對外出售。與銀魚富含高營養物質相比,銀魚產品開發的力度顯得遠遠不夠,缺乏對銀魚產品的深加工,而沒有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很難維持銀魚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巢湖水污染問題突出
巢湖銀魚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對水質的變化非常敏感。近些年來,由于周邊地區工業的發展、農業上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入,使巢湖水質受氮、磷營養鹽與耗氧有機物的污染,總氮、總磷超標,全湖呈富營養化狀態。由于水質的富營養化,導致湖面滋生了大量的藍藻,而藍藻生長速度快,生命周期短。大量藍藻死亡后腐爛發臭,并漂浮于湖面,遮擋陽光,使水中藻類的光合作用減弱,水中含氧量下降,從而造成大量魚蝦死亡,巢湖銀魚的產量也隨之大幅下降。夏季銀魚團體主要受藍藻影響。在冬季銀魚團體中,還發現了一種寄生在銀魚腸道內的寄生蟲。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嚴重影響了銀魚自身的生長和繁殖,這是巢湖銀魚產量降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巢湖水質的嚴重惡化不僅給巢湖銀魚的生產帶來直接的損失,消費者考慮到食品安全,也會減少對巢湖銀魚的購買意愿,這對于巢湖銀魚的品牌建設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在很大程度影響了巢湖銀魚的銷路。
(二)加工企業規模小,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巢湖當地缺乏銀魚加工的龍頭企業,巢湖銀魚加工就只能靠當地幾十家小型冷凍加工廠,這些加工廠生產規模小,產品線簡陋,產品品質不一,只能銷售給周邊的各大酒店和外地商販。較小的加工企業難以抵御市場的風險,一些加工企業經營的時間較短,個別年份,銀魚價格變動較大時,小規模銀魚加工企業會出現虧損的現象,難以持續經營下去。小型加工廠往往對銀魚進行初級加工,直接賣給江浙客商。而江浙客商往往購買巢湖銀魚之后,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再出售其價格卻增加了幾倍。由于巢湖當地缺乏龍頭加工企業,巢湖銀魚很難形成精細加工,這些小加工廠沒有產品品牌意識,很難形成巢湖銀魚的自有品牌。缺乏品牌優勢的龍頭企業的帶動,巢湖銀魚產業很難形成產業競爭優勢。
(三)缺乏品牌化建設
巢湖銀魚外地知名度不高。巢湖銀魚早在20世紀80年初期就出口,當時由于沒有統一商標,只能掛靠“太湖牌”銀魚的商標下出口外銷。后來,巢湖當地出現了自主品牌——“銀龍牌”銀魚,但是在2003年國有企業改制時,加工廠也隨之解體。之后,巢湖銀魚就一直缺乏獨立自主的品牌。目前,市場上知名度較高的銀魚品牌主要是太湖銀魚、鄱陽湖銀魚和洞庭湖銀魚等銀魚品牌,這些銀魚品牌占據市場相當大的份額。在安徽省各個地區的超市和農貿市場很難買到巢湖銀魚,而市場上銷售的往往是江浙一帶銀魚加工企業生產的銀魚產品。而江浙一帶的加工企業往往通過低價收購巢湖銀魚,加工后,統一品牌,高價流通到市場上去。巢湖當地的銀魚加工廠規模較小,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難以抵御市場風險,更沒有品牌意識,無法打造巢湖銀魚自有品牌。而沒有自有品牌往往又會使這些加工廠難以持續經營下去,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四)銀魚相關產品開發滯后
市場上銀魚的銷售方向主要是在水產市場銷售和制成銀魚干、銀魚醬在各大商店和超市銷售,多是用來當做烹飪的食材。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消費者對于便捷、營養的食品需求很大,目前巢湖銀魚以烹飪食材為主產品定位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了防止競爭者抓住機會,占領市場,必須盡快開發巢湖銀魚的新產品,占領細分市場,滿足消費者的潛在的需求。巢湖銀魚產業的鏈條較低,沒有對銀魚進行精深加工,缺乏高附加值的新產品。
(五)組織化程度低
雖然合肥市有漁業行業協會,巢湖市也設立了水產管理組織,但是巢湖漁民中還沒有成立自發的漁業產業協會。整個巢湖銀魚產業鏈的上游組織化程度較低,漁民組織化程度較低,一般一個鎮上會有少量的2、3個合作社,沒有跨鎮發展的合作社,即使有合作組織,也是專業型的合作社,缺乏綜合型的合作經濟組織。銀魚加工企業幾乎是各自獨立加工,相互之間沒有形成合作的組織模式。由于巢湖銀魚產業化組織程度較低,難以形成產業競爭力優勢,無法與國內其他銀魚品牌相競爭,價格遠遠低于其他銀魚品牌。
(一)治理水污染,確保巢湖銀魚品質
巢湖是巢湖銀魚賴以生存的環境,巢湖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將給銀魚提供一個適合其生存和繁衍的水域環境,保證巢湖銀魚不受污染并且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治理巢湖水污染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配合,同時也需要企業、居民的聯合參與。對于工業污染,要加大環境監測力度,加大違規排放污染的懲罰力度。對于農村居民生活污水和農業生產的化肥、農藥等化學產品的污染要分類分步驟的處理。加大農村居民生活污水的處理力度,各個鄉鎮要建立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點,采用多種污水處理方式,解決農村生活污水對巢湖的污染。對于農業生產的化學產品污染,要嚴格控制農業化肥、農藥的使用劑量,積極鼓勵農民發展有機農業,逐步減少農業生產的污染。治理巢湖水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利益主體共同參與,最終才能確保治理的效果,確保巢湖銀魚的優質品質。
(二)扶持龍頭銀魚加工企業
當前,巢湖銀魚的產量已經大大提高了,而且巢湖漁業的養殖技術也趨于成熟,在河南、江蘇等地都有巢湖銀魚的育苗基地,為巢湖銀魚的持續健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要想做大做強巢湖銀魚產業,必須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將小型加工廠和分散的漁民聯合起來,不斷擴大龍頭企業的加工能力。同時,龍頭企業在加工能力上去后,可以更好地做到銀魚產品加工的標準化,從而保證了銀魚產品的質量。龍頭企業是巢湖銀魚產業發展的關鍵,銀魚加工龍頭企業與小規模加工廠的根本區別在于龍頭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強,同時,龍頭企業擁有更雄厚的資金優勢和技術優勢,有利于銀魚產品質量的提高。另外,龍頭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達到增強競爭力的目的,通過橫向兼并,擴大企業經營規模,通過縱向兼并,可以使龍頭企業進入產業的上下游,實現縱向發展,延長產業鏈條。
(三)加強巢湖銀魚品牌化建設
巢湖銀魚在2013年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但是目前仍然沒有獨立自主的產品品牌。巢湖銀魚要想做大做強,應當在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基礎上,由龍頭企業積極開展品牌化建設。積極注冊獨立自主的銀魚商標,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品牌是用戶與產品溝通的橋梁,企業只有具有特色的產品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有了品牌,消費者才能具有較高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巢湖銀魚產業要求提高競爭力,走品牌化道路是唯一的選擇,銀魚加工企業應該積極創立自己產品的品牌,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此外,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銀魚加工企業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品牌傳播媒介提供產品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方式進行宣傳、銷售,將線上和線下營銷相結合,這樣多渠道營銷,既能夠提高銷售量,也有利于對巢湖銀魚的宣傳。
(四)發展銀魚相關產業
目前市場上的巢湖銀魚產品主要是新鮮銀魚、銀魚干和銀魚醬,這些產品都是以銀魚為原料的初級產品。巢湖銀魚產業競爭力的提高需要加大對銀魚的精深加工力度,針對現代社會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消費模式,針對不同的人群,積極開發出以銀魚為原料的各類休閑食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銀魚除了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之外,還具有較高的醫用價值。銀魚味甘性平,有利于脾和胃,有潤肺、止咳等相關醫用功效。利用銀魚的醫用價值,積極從銀魚中提取有效物質生產醫用保健藥品,延長銀魚產業鏈。銀魚加工龍頭企業要加大新產品研發的力度,通過科技投入,提高銀魚相關產品的附加值,以此獲取高額利潤。此外,巢湖銀魚生產廠商還可以和政府或者相關企業單位合作,以巢湖為開發重點,建立一個生態旅游基地。發展生態旅游不但會給當地居民增加收入,還會對巢湖銀魚的品牌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在生態旅游之中,旅游者可以參觀銀魚的生產基地,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對巢湖銀魚的宣傳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巢湖銀魚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提高巢湖銀魚產業組織化程度
巢湖銀魚產業競爭力的提高需要較高的組織化程度。首先應該在漁業協會下面設立巢湖銀魚分會,銀魚分會要加強對高質量、高營養價值銀魚魚苗的開發繁育力度,并且積極做好巢湖銀魚人工增殖過程的技術指導。其次,應該積極在漁民中成立綜合型的合作經濟組織,綜合性的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加強對漁民進行人工增殖技術的培訓,保證銀魚產量的穩定,同時綜合型的合作經濟組織能夠將分散的漁民和龍頭加工企業聯系起來,從而既保證了漁民收入的穩定性,又保證了龍頭企業加工原料的穩定供應。再次,各個加工企業也應該成立相關協會,利用協會掌握的信息資源,積極對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幫助會員企業積極應對市場的風險。行業協會有利于約束各加工企業的企業行為,保證巢湖銀魚產品質量和信譽,有利于整個巢湖銀魚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巢湖市作為我國漁業資源大市,巢湖銀魚以其較高營養價值而廣受消費者的喜愛,發展巢湖銀魚產業對于促進漁民增收、發展地方經濟和維持巢湖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基于巢湖銀魚產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別從加強巢湖環境治理、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加強品牌建設力度、加大相關產品開發力度和加強產業組織化程度等幾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巢湖銀魚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探究。
[1]呂云鵬,等.基于回歸分析的巢湖銀魚數量變化因素[J].科技世界,2014(14):183-184.
[2]李亞琴.科學移植增殖做大做強銀魚產業[J].黑龍江水產, 2014(5):7-9.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Chaohu Whitebait Industry Development
Wang Liang,Chen Zhong-ming
(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
Chaohu whitebait is one of the famous“Three Specialties of Chaohu”,known as the"Queen of fish".It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along with delicious taste and rich nutrition,but its market share is relatively low,the popularity of the products is not high.At present,Chaohu water pollution affects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of whitebait,the scale of Chaohu local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s small,it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product quality,so it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s weak because of the lack of leading enterprises.It is difficult to form their own brands and rel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is not enough,the added value of the products is not high,these are all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ohu whitebait.The group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aohu whitebait industr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the governance of water pollution;leading enterprises to play a big role;strengthening brand construction,increasing efforts to develop related products;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whitebait;improving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mpetition of Chaohu whitebait industry.
Chaohu whitebait;industry development;leading enterprises
F127
A
1672-0547(2016)01-0078-03
2015-12-27
安徽省優秀人才基金重點項目“安徽省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化經營戰略研究”(2013SQRW075ZD);銅陵學院2014年度校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科研項目 “皖江城市帶地理標志農產品牌化經營戰略研究”(2014tlxyxs18);安徽省振興計劃人才項目“2014年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皖教秘人[2014]181號文件);銅陵學院校級校地合作項目“合肥市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化經營狀況調查”(2013tlxyxdz014)
王 亮(1980-),男,安徽六安人,銅陵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市場流通理論及實踐;陳忠明(1985-),男,河南信陽人,銅陵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