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璞
原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專家,1964年畢業于我國解放后首屆八年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從醫50余年,專長于兒科臨床、兒童早期教育、兒童營養、健康咨詢、體格和氣質測評、智力開發等。
秋天正是紅薯豐收的季節,吃紅薯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這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健康的食品。
紅薯原產于拉丁美洲,明朝萬歷年間傳入中國,在我國各地已經普遍種植,各地對紅薯的名稱也不一樣,有番薯、甘薯、地瓜、山芋等等。
紅薯也屬于糧食類食物,盡管其蛋白質和脂肪類含量不高,但是所含碳水化合物比較豐富,尤其是賴氨酸、精氨酸這兩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在紅薯中的含量是非常高的,而大米、白面中賴氨酸含量相對是比較少的。因此,大米、白面等糧食與紅薯同吃,可以起到氨基酸互補的作用。賴氨酸、精氨酸與其他氨基酸的互補作用,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許多好處,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增強體質;提高寶寶進食的樂趣、增進寶寶的食欲,改善食欲不振問題;改善寶寶的睡眠質量,增強寶寶的記憶力;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增進酶系統和激素的調節作用;有利于鈣劑的吸收和利用等等。
對比較肥胖的寶寶、便秘的寶寶來說,經常吃些紅薯也是有好處的。紅薯中也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這些營養素都是寶寶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
介紹幾種紅薯的吃法
紅薯餅
將蒸熟的紅薯去皮,碾成泥糊狀,加入1/3白面,和勻后壓成小餅;餅鐺上放少許植物油,放上小餅,蓋上餅鐺蓋,小火烙紅薯餅,待兩面都熟透出鍋,晾溫后即可給寶寶食用。
紅薯發糕
將精選的紅薯蒸熟、壓泥,再加等量的細玉米面,加適量的水和酵母混勻,待其發酵后反復將其揉勻,攤成1寸厚的面塊,在面塊上均勻撒上核桃碎,插上幾顆洗凈的大棗后上屜蒸,鍋開后,再蒸25~30分鐘即可。起鍋后將發糕切成1寸半左右的小塊,即可給寶寶吃了。需注意,給寶寶吃大棗時,一定要將棗核取出來,以免卡住寶寶的喉嚨。
紅薯雜糧飯
取大米、小米、綠豆適量,洗凈,浸泡2小時,再將選好的紅薯去皮、切塊與各種雜糧一起放入高壓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待高壓鍋顯示完成后即可。
紅薯粥
將選好的紅薯洗凈、去皮、切塊,與洗凈的大米、玉米渣(或小米、紅豆、蕎麥等)一起下鍋煮至薯塊可以很容易用筷子戳透即可,晾溫即可給寶寶食用。
紅薯饅頭
將選好的紅薯蒸熟、壓泥,加1/2量的細玉米面和1/2的白面混勻后加入適量的水及酵母揉勻,靜置待其發酵,發酵后切成核桃大小的劑子,揉勻成團,即可上鍋蒸,開鍋約20~25分鐘后起鍋即可食用。
蒸紅薯
是最方便、最常見、最簡單的吃法。將挑選好的紅薯(中等大小、表皮光滑沒有黑斑)洗凈上蒸鍋蒸透(開鍋蒸30~40分鐘,或將紅薯切開后蒸25分鐘),去掉皮,可以用勺將紅薯碾碎給寶寶吃,或直接用勺刮紅薯給寶寶吃。大些的寶寶可直接咬著吃。
豬肉紫菜紅薯包子
將蒸熟的紅薯泥放入等量的白面、適量的水和酵母混勻,發酵后揉勻,做成劑子待用。取豬里脊肉少許剁成肉餡,加細蔥末、紫菜末、焯過的菠菜碎拌勻,放少許鹽。再將揉好的紅薯白面劑子搟平,包入適量已經備好的餡,用手反復團勻成包子狀,即可上鍋蒸,開鍋后蒸20~30分鐘起鍋,晾溫即可給寶寶食用。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
1.紅薯中含有的糖分和食物粗纖維比較多,在腸道內經過微生物的發酵,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個別寶寶吃紅薯后可能會出現腸脹氣、屁多的現象;同時還可能因胃酸分泌多而出現“燒心”的感覺。因此,給寶寶吃紅薯時,要注意掌握量,開始添加的時候,不要給寶寶吃得太多。紅薯中的淀粉細胞膜不易被破壞,因此一定要將其煮透、蒸透。
2.建議在寶寶10個月后或滿1歲時開始試著添加少量紅薯“試吃”。
3.紅薯是健康食品,但若做法不當,也會讓健康食品變得不健康。拔絲紅薯特別好吃,但屬于油炸食品,高油、高糖,寶寶愛吃。這種做法只可偶爾為之,不可經常吃。否則很容易造成寶寶挑食、肥胖、營養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