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1
摘要本文以基層發電廠為研究主體,探討基層發電廠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與方法。主要介紹了發電廠履行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社會責任,以及履行責任的方法。
關鍵詞基層單位 發電廠 社會責任
企業責任主要包括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兩個方面,在社會責任這方面,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都必須要考慮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前提下,還要以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為使命。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有員工利益、環境保護、依法納稅、公益慈善等等多個方面。其中,環境保護是各大電力企業最主要的社會責任。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能源短缺,而電力單位又恰是消耗大量能源、制造各種污染的企業,因此對于電力單位來說,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推進綠色發電、清潔發電,這也是基層電力單位履行社會責任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履行這一社會責任的方法:
一、加強制度建設
要推進綠色發電,就必須加強制度方面的建設,在單位中形成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以此為根據,在社會責任建設中將環境保護中的各種執行標準和評價標準明確化、制度化,提高環境保護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例如,將污染物排放達標狀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物、噪聲等都列入評價內容之中,查閱相關監督資料,制定出量化的扣分標準。
二、重視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和溝通
基層單位的日常經營中,往往會牽涉到許多的利益相關方,可以把這些相關方聯結起來建立一個共同的溝通方式,一起探討制定出調查、監測和傾聽機制,攜手深入到社區之中,廣泛地接受廣大用戶群體的監督,以便于及時地收到利益相關的訴求。對于利益相關方的期待與訴求,單位要注意及時收集和反饋,在日常工作中強調利益相關方的參與感,這樣有利于基層電力單位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外環境。例如,發電廠經常會遇到民眾的投訴,周圍居民會認為自己家里的灰塵都是發電廠造成的,此時發電廠可以邀請居民到發電廠參觀廠內的除塵設備,這樣居民心中的懷疑和不滿才會徹底消除。
三、接受政府監督
基層單位應該主動接受政府相關監督機構的監督,促進單位的社會責任建設。除了發改委、環保局等機構外,政府還可以對一些公信力良好的第三方組織對基層單位進行監督,促使基層單位能夠在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對全社會保持公開透明。對于監督部門或組織提出的一些整改問題,基層單位定期組織會議,將某個問題作為專題在會上展開討論,找出解決的對策。
四、注重節能減排降耗
發展綠色發電、清潔發電是對傳統發電方式的改革,而節能減排正是一條最基本的要求。
一是節能。國家政策大力提倡節約能源,電力企業基層單位也要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自覺地承擔起節能的社會責任,在日常的生產經營中,不斷地完善節能機制,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使發電廠的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二是減排。由于發電廠的特殊工作內容,會有相當一部分工業排放量,排放物對環境會產生影響。為了實現對環境的保護,發電廠就必須對排放物進行處理,例如工業廢水,可以通過廢水處理系統的改造,減輕工業廢水的污染程度。
三是資源循環利用。要堅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那么電力基層單位就必須要對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對“廢物”進行廢物利用,綜合開發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此外,單位還應該多多開拓相關的資源市場,對各種廢棄物進行創新性的綜合利用。例如,粉煤灰、脫硫石膏可以被利用起來作為水泥原料、商品混凝土填料、路基原料及圍海造田的材料。
四是建設花園式環保工廠。花園式環保工廠不同于普通種花種草的花園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意義是環境保護。發電廠可以建設環境保護工程,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就嚴格控制對資源的消耗程度和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這也是花園式環保工廠的最大價值。在建設花園式環保工廠的過程中,必然會需要新的技術和工藝,使煤炭發電這種高污染的工業生產也能夠實現清潔能源生產。
五、積極參與新能源建設
新能源是現代化的發展方向,發電廠也應該在能源結構上與時俱進。除了火力發電之外,還應該積極尋找新的能源形式,特別是可再生的能源,例如水力、風力等等。這些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種類別的資源都十分豐富,這對于發電企業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自然條件,發電廠可以根據工廠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可再生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代替污染嚴重的火力發電。
六、加強單位經營管理
基層單位的經營管理在履行環保的社會責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綠色發電、清潔發電需要單位的先進經營理念和制度等的支持,各項投入都是比較大的,因此加強電力基層單位的經營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基層發電廠可以借鑒一些國外發電廠的先進經營經驗,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經營管理進行改革和完善。
發電廠要真正地發展綠色發電、清潔發電,就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保障,前期的投入是非常龐大的,資金來源問題就是首先要解決的。就目前的行業狀況來看,發電廠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國有資金支持和金融機構貸款,來源過于單一,資金有限,對于綠色發電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需要開辟出更廣泛的融資渠道,例如增資擴股、創業投資基金、風險基金等都是值得考慮的融資方式,民營企業資金也可以在必要時適當考慮。
參考文獻:
[1] 開展綜合治理 履行社會責任——大唐甘谷發電廠節能減排工作紀實[J].環境教育,2013.07.
[2] 履行社會責任 打造環保高效企業——記邯峰發電廠[J].環境保護,2013.17.
[3]桑庭曉.綠色生態視野下電力企業的環境社會責任——基于浙江北侖發電廠的實踐探索與分析[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