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圖1為“甲河水系及該河干流下游某水文站各月流量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1~2題。
1.關于甲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各月流量均較小
B.流量季節變化與氣壓帶移動有關
C.夏半年流量較冬半年小
D.冬半年受信風帶影響,降水多,流量大
2.下列四幅地理景觀圖中,與甲河中下游地區相似的是:
A B C D
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在法國巴黎舉行,抑制全球變暖仍是會議主題。圖2為“地表碳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人類影響大氣中CO2含量的主要環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對地表碳循環作用表述正確的是:
A.減輕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
B.導致海平面上升
C.增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
D.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大約在4 000萬年前,青藏高原開始從海底隆升。經過漫長而緩慢地抬升,現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過4 500m,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結合圖3完成5~6題。
5.方框內①②③對應的內容分別是:
A.氣溫低、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B.太陽輻射強、氣溫低、空氣稀薄
C.氣溫低、太陽輻射強、空氣稀薄
D.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氣溫低
6.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現象與青藏高原地理環境不相符的是:
A.地殼隆升,海拔不斷升高,氣候逐漸變得寒冷干燥
B.高山終年積雪,冰川廣布,豐富的冰雪融水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肥沃,多凍土,土層深厚
D.植被為高山草甸草原,動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為主
二、綜合題
7.圖4為“世界某區域圖”(圖中等高線單位:m),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分析本區域自然植被遭破壞對當地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
(2)為綜合開發本區域資源,擬在圖中A處建大型水電站,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B 2.B 3.B 4.D 5.A 6.C
7.(1)地理環境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它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森林遭破壞,其涵養水分的功能降低,當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壞,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劇當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壞,其調節氣候的功能減弱,導致氣候惡化,旱澇災害發生頻率增大;以及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增大,徑流量減小、野生動物缺乏棲息地等 (2)A處地勢落差大,流量大,水力資源豐富;A處河道較窄,建壩工程量小,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