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舒建秋
摘要: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以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為例,從教材內容結構以及圖像系統等方面對使用中圖版地理教材的實踐探索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中圖版地理教材;內容結構;圖像系統;能力培養
濟南市高中學段地理學科一直采用由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總編委會組編、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經過教學實踐,本套教材學科系統性較強,欄目形式多樣,圖文信息直觀豐富,緊密圍繞課程標準,使各部分內容相輔相成,形成完整體系,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學補充地理學科知識和培養地理邏輯思維能力。
一、內容結構優劣勢
中圖版教材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組織和編寫教材。從結構來看,內容系統性較強,由正文、課題、案例研究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包含探究、閱讀、學習指南、名詞鏈接、討論、活動、案例研究等小欄目,與其它三版本教材有很大不同,且中圖版教材并沒有設計章節導入語,而是用課題代替,在每節起始,都有一個問題探索,這是教材編寫中一大創新點,教材呈現形式較為生動,以課題形式讓學生了解本章節的內容、知識點。例如,必修二第一章的課題為“調查家族人口的增長和遷移”,引導學生從目標的設定到歸納總結,在完成課題過程中為掌握本章的人口遷移特點、人口增長方式做鋪墊。
1.優勢分析
從內容來看,為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內容呈現與其它版本教材有所不同,中圖版沒有選擇面面俱到地進行敘述,在講述核心概念后以問題形式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既有利于學生自主性的充分發揮,也有利于教師授課中對教材內容進行多角度擴展。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第二節“工業區位”中,在我國的工業地域這一部分,通過閱讀材料對遼中南工業區的形成因素進行講解后,以思考題形式讓學生探究我國其它的大型工業區,自主搜集、處理并獲得知識,提高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存在問題
(1)案例時效性。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給地理教育提出許多新的問題,地理教科書經過多年的編訂修改,并經受了教學實踐的多年考驗,一些案例比較經典。但由于時代的變遷,教材個別案例與時事熱點脫節,無法做到因時制宜。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第二節“工業區位”中影響工業區位因素部分,對于運輸條件,教材以加拿大煉鋁工業的分布作為典型案例,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加拿大的煉鋁工業開始偏向于動力,是否依然劃分為運輸指向型還需進一步考究。
(2)內容全面性。中圖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編寫框架完整,引導學生從自然、人文以及區域三方面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這個特點在中圖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體現較為突出,如必修二第三章“生產活動與地球聯系”第一節“農業區位因素與地域類型”,從中圖版和人教版關于農業部分內容的對比圖(如圖1)可看出,中圖版教材按照農業的生產力水平以及發展時間,將農業劃分為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這一點與人教版相比值得肯定,但教材在對三部分內容具體展開時,沒有全面介紹七大農業地域類型,而是在七種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中選取原始遷移農業、傳統旱作谷物農業及現代混合農業這三種農業地域類型進行重點分析,但原始遷移農業和傳統旱作谷物農業在生活以及考試中并不常見,特別是原始遷移農業內容較為簡單,并且與現實生活分離,只存在極少數較為落后的地區,教材卻用了大量筆墨進行描述。對于四種較為重要的現代農業地域類型只講解一種,忽略對商品谷物農業、大牧場放牧業以及乳畜業的講解,教材也缺乏七種完整農業地域類型的歸納及對比,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感覺雜亂,做題很容易混淆;另外在人教版中,農業部分作為單獨一章進行學習,而中圖版只是作為一節內容進行講解,容易使學生忽視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性。
二、圖像系統優劣勢
1.優勢分析
中圖版教材中,圖像類型,有地圖、景觀圖、地理統計圖及遙感影像,除此之外還加入了漫畫這種活潑的元素,并且圖片經過處理后更為精致美觀、極富創意和新鮮感。利用圖片這種感性材料,增強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抽象問題更加具體,可提高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以必修二第二章為例,從表1可以看出照片所占比例最大,可以給學生更直觀的體驗,且有多處多圖說明之處,充分運用各種類型統計圖,使學生意識到地理學科的綜合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存在問題
(1)圖像比例及科學性。從表1中可看出,衛星圖、遙感圖等所占比例過少,整個第二章43幅圖中,只有1幅衛星圖,對于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可適當增加一些GIS遙感圖像,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增加學生對現代地理科技的學習尤為重要,也可為必修三“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作出鋪墊。對于第二章城市化部分內容,較為重點的城市化曲線以表格形式呈現,很多學生通過表格無法總結出不同國家的城市化變化規律,可在圖文配合方面進一步改進。例如,第二節“城市化”,在世界城市化發展趨勢的表格后進一步引導,讓學生自主根據表格畫出曲線圖,更有利于學生的過程性學習。
(2)圖像指向準確性。圖像中表示地理要素關系的箭頭指向意義模糊,第二章圖2-2-5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差異的對比圖(圖2),將發達國家大城市人口遷移和發展中國家的城鄉移民通過環形圖方式進行對比,此圖箭頭起始位置不準確、均為同一顏色,且在兩幅對比圖中,將內城和貧民窟設為同一種顏色,容易導致學生困惑,相似情況還存在于圖2-2-14的理想城市模型圖中(圖3),上班族人流、物流和休養人流的配色相同,并且箭頭指向不清晰,起末位置的代表區域比較模糊,對上文解決城市環境問題沒有太大提示作用。
筆者認為中圖版教材可進一步豐富地理教材圖像系統,增加遙感圖、衛星圖等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時去掉指向性較差的配圖,加強圖文配合,進一步開發圖像功能,使教材文字系統、圖像系統與欄目設置相互融合,促使教材成為高效的“學”材。
中圖版高中地理教材創新點較多,該教材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適應當前核心素養的要求。但經使用發現,該教材還應注重內容的全面性、案例的時效性,以及圖像的科學性和指向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