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隨著我省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城市化進程加速和人口增加,城市供水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地下水水質下降,河流污染、供水保證率低等問題比較嚴重,城市建成區的不斷擴大使供水量急劇增大,難以面對自然災害頻發,地震、地質災害、污染等突發性事件的挑戰。建議:
1.加強統籌規劃建立京津冀一體化應急供水機制。我省城市應急供水機制建設必須與京津協同規劃、統一協調,并將其作為一個整體區域性應急供水預案。
2.加強應急水源地的調查與監測。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應急水源的供水能力調查,并定期開展應急供水水源地的供水能力監測,保證應急供水能力。
3.完善應急供水機制。應急供水機制建設是應急供水的重要內容,有些城市的預案經不起大的自然災害的檢驗,石家莊市在今年的洪澇災害中大面積長時間停止供水,暴露出應急供水短板。應完善城市應急水源地建設、應急供水預案。
4.建立完善的應急水源地保護措施。除了執行正常的水源地保護措施以外,更應注重應急水源地保護的宣傳,使周邊居民意識到應急水源地的存在和重要性,保障整體區域性應急供水預案的完善和可執行性。
(省政協委員程彥培)
溫室大棚設施栽培已成為設施蔬菜生產的主要模式。近日,石家莊市農科院對109個百畝以上設施蔬菜基地實地調研時發現,部分設施蔬菜生產中存在過量使用化肥、有機肥及農藥等現象,會導致設施蔬菜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明顯增加,危害人體健康。建議:
1.建立溫室大棚土壤重金屬含量檢測制度。在系統評價溫室大棚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的基礎上,建立溫室大棚土壤重金屬含量檢測制度,完善大棚蔬菜生產安全體系。
2.科學選址、建設溫室大棚。初建、選址設施大棚,應考察周邊環境,盡量遠離污染源。建成后還應加強溫室大棚周邊環境管理,避免產生新的污染。
3.加強溫室大棚技術培訓工作。根據蔬菜生產需求,按生產季節開展蔬菜生產培訓,教育菜農合理、適量使用化肥、有機肥及農藥。
4.開展溫室大棚土壤修復工作。對已出現重金屬累積超標的溫室大棚采取改變種植制度、植物修復、種植低吸收作物、化學鈍化調理劑調控、微生物等方法修復,有效防控設施土壤中重金屬的累積量。
(石家莊市政協)
農業發展的潛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如何深入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把現有的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及時有效地推廣開來,使之盡快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現代化農業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建議:
1.切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為了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和技術推廣,國家科技部明文規定“科技三費”要向農業傾斜,各級政府的“科技三費”用于農業科技的應不少于三分之一。各級政府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為科技興農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
2.切實解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弱化,農技推廣隊伍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問題。應當積極創造條件為現有的農技推廣人員學習進修提高素質創造條件,提供方便。加大定向培訓力度,有針對性的培養一批農業科技人才。
3.整合培訓資源,切實培養新型農民。加大對農民的技能、技術培訓力度,努力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同時,要搭建創業平臺,積極引導外出務工的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吸引城鎮業主到農村創業,發展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科技進步。
(武安市政協郝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