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宏濤
為工業園區“把脈問癥”謀發展
文/范宏濤

范宏濤
臨漳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整個開發區分為新城工業園和鄴都工業園兩部分,總規劃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工業園5.2平方公里、鄴都工業園8.4平方公里;新城工業園位于縣城西側,重點發展生態釀酒、農副產品加工和裝備制造等產業,入駐的代表企業有:五糧液白酒灌裝工業園、平原禾豐、珠峰儀表等50余家;鄴都工業園位于縣域西部,緊臨京港澳高速、107國道、邯鄲市中華大街南延等交通主干線,具有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該園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白色家電和新材料產業,入駐的代表企業有:邯鋼工業園、戴克電器、矩洋管業、格鑫鋼構、袁宏制管等20余家。
目前,開發區開發面積約10平方公里,建成面積約7平方公里;各類基礎和配套設施投入5億元;入駐企業15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70余家,總投資220億元。2015年,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9.7億元,區內稅收達到19,566萬元,從業人員6500余人。
為推進臨漳“一帶五星”戰略實施,實現工業園區良性發展。臨漳縣政協發揮自身優勢,充分調動政協委員的聰明才智,組成專題調研組,由政協主席鄧玉江帶隊,先后對縣工業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進行了專題調研視察,實地查看了河北矩洋管業、文平專用車輛、河北三豐航空無人機等企業,并與企業主和園區管委會同志進行座談。矩洋管業、慈恒享美產業園從開工到竣工投產僅用4個月,創出了項目建設的“臨漳新速度”;文平專用車輛生產項目僅用幾天時間就完成對接、洽談、簽約并實現開工建設。委員們對工業園區建設取得的成效給予肯定,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加快園區發展建設提出了建議。
要克服當前面臨的困難,理清發展思路,抓住發展機遇,加快園區發展。一要堅定信念,增強加快園區發展信心。縣委、縣政府確定的“一帶五星”戰略,其重中之重是工業園區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工業園區的發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雖然目前面臨著許多困難,但是我們必須有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精神和毅力,堅定不移地將建設和發展工業園區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舉全縣之力,努力構建全縣經濟發展的高地。二要加快進度,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園區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加快園區發展的基本保障。解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要開拓思路,開闊視野,多措并舉,多方面融資,加快進度。三要堅持走“產城融合”的發展道路。通過城市建設吸引投資,形成產業聚集,助推產業發展;通過產業發展聚集人氣,帶動就業,加速城市化進程,實現“以城聚產、以產興城”。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產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企業的發展后勁。一要圍繞重點招商領域謀劃項目。確定招商領域,以專業招商小組為載體,利用各種招商方式,廣泛收集招商信息,加強溝通對接,促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二要圍繞特色產業謀劃項目。對我縣確定的主導產業,緊盯戰略投資者、緊盯重點區域、緊盯重點客商,進一步加大項目謀劃力度。三要圍繞大企業、大集團謀劃項目。加強與國際國內500強、央企等大企業、大集團的聯系對接,積極謀劃對我縣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重大產業龍頭項目。四要圍繞“強基礎、促盤活”的思路,一方面要完善邯鄲南擴區和新城工業園西擴區的路網和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高新科技產業園的建設,促進園區提檔升級;另一方面要對園區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對一些不產效、不出利的僵尸企業,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手段,對閑置低效利用土地進行全面清理,消化盤活存量土地,破解用地瓶頸,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同時,突出抓好園區的改革發展,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打造“小機構、大服務”的管理架構。
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不斷增強園區的吸引力。首先,要探索開創優質服務方式,如采取“一站式”服務、“并聯式”審批的辦法,只要企業基本要件齊全,企業通過園區與政務中心各部門約定時間,一次性為企業、為落地項目實行“一條龍”服務,推進簽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在資金方面,進一步加大與金融部門的對接力度,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為企業搞好融資服務。其次,要建立園區勞務服務制度。一方面,勞動部門可在園區內設立勞務服務中心,對入園企業所需員工,原則上由勞務服務中心實行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統一派遣、統一調劑;另一方面,要完善企業員工社會保障制度,切實解決員工后顧之憂,使員工安心在園區工作。第三,要充分發揮紀委和政法兩把“利劍”作用,嚴厲打擊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嚴厲打擊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不法行為,共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作者單位:臨漳縣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