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忠
(四川省旺蒼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旺蒼628200)
對旺蒼縣大力發展有機畜牧業的幾點建議
黃新忠
(四川省旺蒼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旺蒼628200)

畜牧業是旺蒼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在現代畜牧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抗生素、激素、添加劑濫用,畜產品殘留超標等問題,也給食品安全帶來極大挑戰,畜牧市場遭受嚴重打壓,價格波動劇烈,養殖企業風險倍增,產業發展后勁明顯不足,全縣畜牧業發展出現瓶頸,要突破發展瓶頸就必須打破傳統發展模式,走發展有機畜牧業之路。
有機畜牧業是指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的原理,按照有機產品國家標準(GB/T 19630)要求,不使用化學飼料或含有用化肥、合成農藥、轉基因作物生產的飼料,當畜禽生病時,盡量不使用有滯留性毒素的藥品,動物福利能滿足動物生理和行為需要的畜牧業。有機養殖體系包括轉換期、平行生產、畜禽引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飼養條件、疾病防治、非治療手術、繁殖、運輸屠宰及環境影響等。
有機畜牧業的發展目標:環境友好生產;高質量的產品;關注動物健康和福利。
2.1 發展有機畜牧業面臨的機遇
2.1.1 切實解決“三農”問題 全面繁榮農村經濟是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畜牧業作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發展政策將更加優惠,各級黨委、政府必將高度重視畜牧工作,為有機畜牧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畜牧業投資環境將不斷完善,投資主體進一步多元化,將有力地推進有機畜牧產業化經營的發展。
2.1.2 全球經濟一體化給畜牧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畜牧業生產、加工水平的提高將擴大畜產品對外出口份額,促進畜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促進飼料工業的發展和結構調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畜產品需求日趨多元化,必將促進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畜牧業大發展??萍嫉倪M步必將促進畜牧業科技水平及畜牧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為畜牧業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2.2 旺蒼縣發展有機畜牧業的優勢
2.2.1 自然資源豐富,生態優勢明顯 全縣草山草坡面積達131萬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可利用面積達81萬畝,所有草山草坡均為天然草場,基本未受環境污染,對發展有機畜牧業生產極為有利。
2.2.2 養殖方式接近有機畜牧業 農戶養殖以粗放散養方式為主,受集約化養殖模式影響較小,基本不存在藥物、激素、添加劑濫用的情況,養殖方式對環境影響較小,農戶對發展有機畜牧業更易接受和掌握。
2.2.3 有機畜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經過認證的有機畜產品基本銷往國外,國內市場份額幾乎為零,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高昂,因而發展有機畜牧業經濟效益顯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發展有機畜牧業奠定了基礎。農業發展中的幾大特色產業為發展有機畜牧業提供了扶持,尤其是茶草畜、果草畜的生產養殖模式為有機畜牧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3 全縣發展有機畜牧業面臨“六大挑戰”
2.3.1 龍頭企業數量少,帶動能力弱 全縣僅有兩家規模以上畜產品加工企業,且不具備有機畜產品加工條件和能力,研發能力弱,缺乏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沒有拉動有機畜產品產業發展的能力。有機畜牧業發展基地尚未完全建立。
2.3.2 監管體系尚不健全 有機畜產品監管主體涉及農業、質監、工商、衛生、畜牧、藥監等多個部門,沒有一家具有檢測資質(國家評估)的綜合性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基本不具備檢測手段,全程質量監管制度和工作機制不健全,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滯后。
2.3.3 有機畜產品認證程序復雜,費用高 有機畜產品認證涵蓋申請人基本情況、質量管理、養殖企業、屠宰加工企業、其他方面(如內檢、培訓、投訴及處理)等五大方面,需提供的資料達39種之多,認證流程包括申請、文件審核、實地檢查、編寫檢查報告、綜合審查評估意見、頒證決定、頒證決定簽發、有機畜產品標志使用、保持認證九個部分,所收取的費用包括申請費、審核費等十一大類,且同一個品種一年有多個生產季的,每個生產季均需檢查,每次檢查均需收取審核費。
2.3.4 政策及資金扶持力度不夠 有機畜牧業屬新興產業,政府政策及資金扶持僅局限于傳統畜牧業,尚未涵蓋有機畜牧業。

3.1 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加強品種定位 全縣具有豐富的草山草坡資源,農戶養殖牛羊等草食牲畜基礎條件好、經驗豐富、積極性高,加之,天然草場與有機牧場較為接近,利用天然牧場放牧養殖較易達到有機畜產品要求,因而發展有機畜牧業應以牛羊等草食牲畜為突破口。
3.2 建立和完善有機畜牧業管理體系 必須建立與完善發展有機畜牧業生產模式的管理體制,成立由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由縣畜牧、農業、財政、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等相關部門及鄉鎮一把手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發展有機畜牧業生產辦公室,整合、規劃、協調各相關部門,全面負責全縣有機畜牧業的發展。
3.3 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增強企業帶動能力 重點支持帶動能力強的企業進行有機畜產品生產技術改造和申報有機畜產品標志使用權,支持企業擴能改造和兼并重組,加快有機畜產品產業化生產步伐。支持企業加快產品開發,研發高端產品,搶占高端市場。
3.4 合理規劃、科學布局 根據有機畜牧業發展需要,規劃有機農業(飼料原料)生產基地。以北部山區為重點,建立有機畜牧業(牛、羊)養殖基地。制定有機畜牧業相關技術標準,完善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能力。
3.5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財政要加大對有機畜產品產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對有機食品產業開發的投入比重。加大對有機畜產品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對企業在技術改造、流動資金與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重組等方面給予補貼,促其做大做強,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對基地農戶的牽動力。加大對有機畜產品原料基地建設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扶持資金的政策引導作用,對基地和農戶,給予適當補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有機畜產品質量。
3.6 制定優惠政策,優化有機畜牧業發展環境國土部門在做規劃時,應為有機畜牧業發展預留足夠的生產用地,應簡化用地審批程序,適當減免相關費用;水務、交通部門應主動參與有機畜牧業發展,對相關基地、企業配套必要的設施;林業部門對有機畜牧業發展用材應視為生產性用材或自用材,并簡化審批手續,減免相關費用;農業部門應根據有機畜牧業發展需要,規劃建設有機農業(飼料原料)基地;財政部門應劃撥專項資金,支持有機畜牧業基地建設、圈舍建設、有機畜禽引進、監管體系建設;環保部門應主動參與有機畜牧業基地建設,配套環保設施,加強技術指導,減免環評費用;畜牧部門應根據本地情況,制定有機畜牧業發展規劃,加快制定技術標準,加強相關技術培訓與指導。與此同時,要加大有機畜產品銷售市場的開拓,培育和擴大有機畜產品的消費群體,為全縣有機畜牧業生產者提供利益保障。
F326.3
C
1001-8964(2016)12-0014-02
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