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金慧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工會組織要借力和適應“互聯網+”時代,創新活動形式,突出工會工作的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真心實意的關心關愛職工、實心實意地為職工群眾服好務、創新形式和內容,在機制、手段、方式、方法上實現新的轉變。
關鍵詞 關愛 服務 轉變
一、工會工作力求更“真”
一是關愛職工,了解職工需求。 如今,人們的精神生活、思維方式、語言表達方式、接受習慣和心理生活需求都發生了變化,所以要想真正的關心關愛職工,就要從需求入手。要認真研究職工隊伍的現狀,細分職工群眾的需求。對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要有全面的把握。了解、研究、細分是為了對職工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數,為做好關心關愛職工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工會組織更要用心研究分析,弄清輕重緩急,依據現實條件,明確著手重點,以便最大限度地服務職工群眾不斷增長著的需求。
二是真心維護,贏得職工信賴。企業工會組織關心關愛職工是關系到工會組織的生命、和諧企業的構建的根本問題。熱忱地去關心職工群眾,讓職工群眾感受到工會是實實在在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這樣才能夠把廣大職工更好地團結到工會的隊伍中來。充分發揮自身廣泛聯系職工群眾的優勢,融入職工群眾之中,了解職工的所思所慮,關心職工的喜怒哀樂,設身處地為職工著想,設身處地為職工辦事,才能被職工看成“知心人、貼心人”,贏得職工的信賴。
三是加強引領,強化同心意識。工會組織更應該要敢于創新,不斷用發展的成果惠及職工,努力提高職工的幸福指數。把建設精神家園作為提升幸福感的核心環節,切實解決好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提高職工幸福水平的核心內容。把握職工幸福指數的走勢和變化規律 ,把一心為職工謀幸福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和最高目標,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職工的愿望和要求,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
二、工會工作力求更“實”
工會是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更應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自愿自覺地,實心實意地為職工群眾服好務。
一是適應時代要求,尋求“緣”的融合。工會組織應從職工的根本意志上尋求“緣”的融合,最大限度地采取激發人的潛能的有效措施。雖然廣大職工在企業的崗位和分工有所不同,但根本意志是相同的,就是要團結協作,共同創造企業的輝煌。創建在“職工之家”營造出一種為企業的生存、發展、壯大而同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理念和文化氛圍,職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企業共同價值觀的熏陶、感染、引導和約束,自覺把企業的目標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把個人意志和企業意志統一起來。
二是維護職工切身利益,尋求“情”的融合。“情”即情感,職工有事業進取、生活保障、家庭美滿等方面的利益要求,在資源不足和需求廣發的矛盾面前,工會應當扮演溝通和理解的角色,并努力創造解決矛盾的條件,致力于從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上尋求“情感”的融洽。處理情的融洽,工會組織要利用工會組織的群眾性、廣泛性,加強與職工的溝通,及時了解職工的困難,主動與有關部門聯系和磋商,采取適當的方式加以解決,想方設法改善職工的生活環境,只有實現與職工“情”的融洽,才能使職工對企業利益認可,進而實現對企業目標的認同。
三是滿足職工的追求,尋求“志”的融通。“志”即志向追求。廣大職工在企業工作的志向,就是在工程技術、科研、管理和服務等崗位上有所追求、有所作為、不斷進取。工會從另一角度來完善職工“志”的追求,幫助職工尤其是青年職工增強責任心,提高職工技能和職業道德。從實際需要出發協助企業培養所需的各種層次的人才,通過競賽等文化形式提高全體職工的整體素質。
三、工會工作力求更“新”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工會工作也必須要在機制、手段、方式、方法上實現新的轉變,增強說明力和感染力。
一是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現代社會是智能化、知識化的社會,要高度重視知識資源的開發和有效運用,充分利用全人類所創造的知識寶庫和精神財富,加快自身的發展。所以要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將心理學、社會學、現代管理科學等知識引入工會工作領域,增強適應性。要把自身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
二是由單向性向趣味性轉變。從職工的業余愛好上尋求“趣”的融匯,即興趣愛好。搭建職工展示才藝、特長的平臺,把文體活動的競技性、選拔性轉變為趣味性、普遍性,鼓勵職工參與,擴大參與面,因為廣大職工在工作之余,有廣泛的個人愛好,許多職工具有較好的文體技藝,把這些資源集合起來,并發揮其效應。既有利于職工自我價值的展示,又有利于活躍企業文化生活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進而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
三是由常規性向特色性、信息化轉變。當前,工會工作要發展、要創新,就要打破常規性的方法,擅于運用信息網絡,把握世界范圍內的新知識。根據職工需求搭建平臺,開展特色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微信的直線的“鏈式反應”進行協會管理、建立心理咨詢平臺等。通過自媒體具有獨特的草根性和親和力的特點,真實的了解職工的所想、所需,盡心盡力推動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讓職工感受到 “家”的感覺。
工會工作應找準自身的工作定位與價值實現,發揮工會工作的特殊使命,以有為贏得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