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知識經濟也隨之發展,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文化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在知識經濟時代,要提高企業文化競爭力,就要加強對企業的科學建設和管理。本文闡釋了企業進行政工建設的意義,并針對在政工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 政工管理工作 企業文化建設 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的發展更多地選擇走出去,和世界接軌,拓展國際市場,以促進市場經濟的完善。由于我國企業經濟的發展起步晚,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在政工建設上要不斷地完善,以使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企業進行政工建設的意義
企業進行政工建設的意義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以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價值觀日益多元化,從而使得企業中的矛盾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對員工的思想造成沖擊。尤其是經濟危機的發生,經濟的不穩定性時刻存在,容易導致企業員工的思想意識產生偏差,因此,企業進行政工建設,可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二是可以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企業要想壯大和發展,就要重視人員的作用。員工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擁護企業,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企業政工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的重視程度不足
政工建設是管理工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很久以來,人們相對忽視這個部分,再加上政工建設的成果不能通過量化得到,難以看到切實的經濟利益,所以,在企業管理工作中,政工建設的實際落實情況并不樂觀。很多企業忽視了政工建設,因此,很多員工對政工建設的認識不足,導致在具體的工作時缺乏工作熱情,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政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
目前,很多企業認為政工工作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因此忽視政工部門的員工的編制。甚至,某些企業為了應對人事安排上的問題,在政工部門安排了一些“淘汰”的人員,影響了企業政工建設工作的開展,從而導致政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而且,在企業中,真正懂得政工工作的人員較少,工作效率不高,給部門管理帶來很多麻煩。另外,很多領導為了謀取利益,在政工工作中安插“關系人物”,因此,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而且,內部人員之間的矛盾也會增大,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三)政工人員缺乏創新意識
在企業管理中,由于政工管理不能直接和經濟效益掛鉤,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政工人員在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觀念比較落后,難以保證政工建設的時效性。同時,政工人員大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的培訓,所以,他們自身的專業素質不高,而且思想覺悟有待提高,影響了政工工作的效率。
三、企業政工建設的策略
(一)強化員工對政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在政工建設中,要轉變傳統的思路,強化人們對政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使人們認識到政工建設的重大意義,從而可以積極引導人們的行為。所以,政工人員要積極學習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加強自身的政治覺悟,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可以加強思想道德的認識。同時,可以通過列舉一些案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懲惡揚善,培養他們的道德責任感,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善惡認知。另外,企業要針對自身的發展情況,定期組織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并且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施行獎懲責任制,鼓勵員工積極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強化創新意識,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
要強化員工的創新意識,勇于突破傳統,積極解放政工人員的思想。企業要結合每個員工自身的特點,根據個人情況對他們開展政工工作,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企業還要對政工工作的形式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一人講課,大家聽課”的現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宣傳,比如可以借助網絡等形式,使人員可以進行線上學習,而且要在工作中添加一些娛樂性的內容,提高員工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三)強化政工干部隊伍建設,保證政工建設
在政工建設中,要加強對政工干部隊伍的建設,其中,可以從兩個方面完善:一是要完善管理機制。要強化政工部門的人事制度,培養優秀的政工干部,充分發揮政工干部的帶頭作用。另外,還要強化政工干部約束機制,保證工作的有效性,減少貪污腐敗的現象,從而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
四、結語
企業政工建設在企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也可以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針對目前我國政工建設中的問題,要強化員工對政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強化創新意識,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強化政工干部隊伍建設,保證政工建設,從而推動政工工作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蔣守峰.關于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的問題思考與對策[J].科技視界,2012.16.
[2] 逯維珍.企業政工干部隊伍的建設問題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4.05.
[3] 王秋卜.綜述現代企業政工建設中的新問題及發展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