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棟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受機制體制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的不足,本文主要是基于新時期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深化策略的研究,重點針對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挖掘與探討分析,包括從思想建設、制度體系、技術手段等多方面進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的創新與深化。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會計 深化
一、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與企業相比,現階段我國的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缺乏一套完備化、系統化的內部管理機制,尤其是在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管理領域,嚴重缺乏一種科學有效的指導規范。
(一)缺乏一種內部控制理念,且內部控制環境較薄弱
首先,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部分會計財務人員缺乏一種必要的管理方式以及財務風險預防意識,在工作中也只是單純地進行重復的財務工作而已,因而在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方面就非常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其次,由于當前會計行業標準不夠規范,再加上制度上的缺陷,財務人員受到利益驅動,出現“貪污”、“財務造假”、“公款私用”等嚴重違法行為。
(二)缺乏一種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
現階段,在我國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內部控制建設不到位或者制定的政策得不到有效實施,單位內部各部門以及部門與部門之間執行不力。行政事業單位業務較為簡單,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使用領域,往往只能規定財政資金的使用方向,而不能過多的去通過制定有效的對策來解決單位資金安全性問題,進而就是我們所說的缺乏一種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
(三)缺乏一種有效的內部監督考評機制
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領域,最重要的還是監督考核與評價機制,在現階段,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審計管理部門在日常管理工作當中所執行的也多是基本的一些常規性的財務經濟活動,而很少開展以單位內部控制為主體的審計監督活動。第二點就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而我國很多地方行政事業單位都沒有委托外部中介機關來進行審計鑒證。沒有監督、沒有考核、沒有評價,就必然會造成一些腐敗的現象。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深化途徑
2014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全面實施,其中總則中這樣提到:“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的建設,根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一系列規定,進而制定出本規范”。也就是說,當前我國所施行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施行方案政策,所適用的范圍更加廣泛。因此,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深化改革的創新道路上,各級行政事業單位也要遵循著該規范條例來進行策略的實施。
(一)加強思想建設
加強思想建設,不斷增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內控意識。無論是在內部管理體制方面,還是在財政資金的使用與操作方面,與企業相比較而言,行政事業單位都不夠重視。這也就導致了在會計內部控制與監督管理過程中不能夠更好的把握住這層關系,特別是在一些基層的事業單位內部,缺乏最基本的內部控制知識。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必須擁有重新審視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能力,切實強化對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以及會計內控人員進行思想與意識上的觀念教育。
(二)強化單位內部管理制度
強化單位內部管理制度,其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強化與實現會計管理機制。要以財務部門為核心,改變傳統以財務為基本經濟活動收支的觀念與認識,將其根據單位自身發展的需要并結合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來系統化的建立起從單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到年終決算之間的整個監管體制,從而全面的發揮出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合理財會監督權力。
(三)加強財務會計人員隊伍建設,強化素質、技能培訓教育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是內部控制的核心所在,無論是單位財務的日常管理,還是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控制,高素質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是其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既是內部控制有效實施的主體,同時又是被控制的客體,這就要求財務人員不僅熟練掌握基本的會計核算知識能力,同時還應當具備現代化財務管理能力。
(四)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技術手段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深化策略以及改革創新道路上,重視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是今后重點發展與研究的方向之一。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及其相關管理部門,應當不斷加大電算化內部控制發展領域的投入,重點包括電算化軟件的投入、硬件設施的投入,同時還包括著對硬件、軟件設施的及時更新與完善,并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的成功經驗逐步建立風險監控、評價、預警于一體的系統平臺。
三、結語
本文是基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深化策略的課題研究,全文主要分為了三大部分內容對其進行了探討與分析,首先全面闡述了在現發展階段,我國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工作環節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不足;其次是系統化的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途徑與發展方向;最后則是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自己對上述觀點的見解,重點從思想建設、體制改革、財務會計人員隊伍建設以及管理理念技術等角度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