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勝軍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先是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繼而提出反對“四風”和“三嚴三實”的具體要求,并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將作風建設推向深入。各地各單位機關作風問題有了較大的改善,但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必須找準當前作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良方,以營造風清氣正的機關工作環境。
關鍵詞 作風建設 問題 對策
各地各單位所存在的機關作風問題極大地破壞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單位的形象和公信度。隨著作風建設的不斷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必須從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認真加以分析、解決,以構建一支廉潔、高效、務實、有為的機關干部隊伍。
一、機關作風建設的突出問題分析
(一)安于現狀,固步自封,創新意識不強
少數機關干部受傳統思維定式的影響,想問題、開展工作沿襲老方法、老套路,拘謹于職位角色,因循守舊,抱殘守缺,安于現狀,固步自封,不敢冒險,不敢創新,信奉“平平穩穩當官,湊湊合合干事”的信條,稍越雷池一步,又怕“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椽露于外,雨必淋之”。工作都不愿出頭,不愿走在前面,不愿冒險,他們在工作中,往往不能以全面的眼光看待發展中的問題,而憑借自己“熟悉”的老經驗、老方法來看待和處理事情,照搬照抄,把解放思想,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當成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的擺設。
(二)消極慵懶,不求上進,敬業精神缺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接連推行“簡政放權”的戰略決策,重點打擊和處分“怠政”、“懶政”和“不作為”的機關人員。長期以來,機關公職人員多為行政事業編制,晉升渠道相對單一,造成部分人員“職務本位”的觀念萌發。一旦被機關錄用,不少機關工作人員往往對工作產生消極慵懶的情緒,他們錯誤地認為機關工作“旱澇保收”,不會輕易下崗,逐漸喪失了上進心,養成了做事拖沓、態度慵懶的不良習慣,甚至把工作崗位當作自己的“養老院”。對日常工作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熱情消退,敬業精神嚴重缺失。
(三)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辦事效率低下
“人人都會踢皮球,踢來踢去幾時休?問完城隍問土地,此事還得再研究”。在一些部門或單位,由于多頭領導、權責邊界不明晰等原因,導致若干工作任務被拖延甚至擱淺,部門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糾紛仍有發生,極少數基層機關工作人員彼此扯皮、推諉現象時有發生。對于重點領域和或關鍵環節的棘手問題,并非抱有迎難而上的態度,而是能推則推,不能推拖則拖,應而不辦,辦而不結,嚴重降低了辦事效率。
(四)理想迷惘,信念動搖,法紀觀念淡薄
極少數機關干部將理想信念置之度外,甚至滋生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官僚主義等問題,未能永葆共產黨員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此外,一些機關“一把手”甚至“一手遮天”,視法紀如虛設,將個人意志凌駕于黨組織之上,嚴重破壞了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日常鮮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未能完全體現“三嚴三實”的要求。還有的機關人員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工作中極易被資產階級腐朽的思想文化所侵襲,政治紀律意識淡薄。
二、解決機關作風建設問題的有效對策
(一)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促進機關干部作風轉變
通過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薄、精神不振和道德行為不端的問題,使其重新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政治定力,保證自身行為端正、言行一致,自覺與“四風”劃清界限,堅定黨性修養,堅守作風底線。通過要求黨員對照“合格”找差距,對標“優秀”查不足,對照“四講四有”標準,梳理自身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形成崗位爭先進、業務爭一流、個人爭優秀的良好局面。
例如,在“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中,機關干部除了要給廣大機關工作人員灌輸思想政治理論外,還要以鮮活的案例作為學習教育的抓手。以多媒體為媒介,播放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楊善洲、任長霞、郭明義、鄭培民等楷模的先進事跡,善于從模范的工作點滴和小事入手,使廣大機關人員通過觀看深受教育、啟發和鼓舞,并找準自身作風方面的“漏洞”,補齊作風“短板”,同時結合“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目標和要求,自覺在思想上、行動上、組織上和作風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一致,自覺維護中央的核心權威,以優秀黨員高尚的作風修養為自身作風鍛煉的參照標準。實踐表明,通過視聽結合、圖文并茂的形式,有助于克服灌輸式宣教的弊端,使作風模范的形象根植于每名機關人員的心中,讓全體機關工作人員進一步認清形勢、找準差距,幫助其克服自身作風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將不良作風習慣遏制在萌芽狀態,時刻以作風楷模的標準和要求約束和規范自身的行為,力求通過“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營造作風建設的“綠水青山”,使機關上下的作風煥然一新。
(二)改進和創新考核選拔制度,構建正確的用人導向
一是建立定期評議制度。要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注重實效的原則,從工作態度、質量、效率、紀律等方面定期對干部作風進行考核評議,以考評促作風轉變。二是完善獎懲制度。要以實績考核結果為主要依據,對在作風建設方面做出表率的要給予獎勵,對不盡職責、碌碌無為、慵懶嚴重等亟需改正的問題要依照相關規定,該調整的要調整,該降職降級的堅決予以降職降級。要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選準本機關內部的模范、榜樣和標桿,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上來,使其對那些碌碌無為、慵懶嚴重的黨員干部形成一定的“威脅”和“壓力”,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三)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當好作風建設的“排頭兵”
好作風是一級帶一級帶出來的。領導干部自身的作風好壞,決定著干部作風建設的成敗?!捌渖碚涣疃校黄渖聿徽m令不從”。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從我做起的意識,要求下級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帶頭把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根植于心中,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樹立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其次,領導干部帶頭,要做到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干部隊伍好作風的形成不能“靠天收”,靠的是一級抓一級抓出來的,只有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才能見成效。
(四)建立和完善相關機制,推動機關作風建設常態化
一要建立健全教育引導機制。針對干部作風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開展教育,推動作風教育的經?;?、制度化、規范化,以教育促提高。二要構建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堅持不懈地落實各項制度,確保作風建設落到實處、取得成效。三要完善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加強作風建設,靠自律,也離不開“他律”。 要通過健全監督網絡、形成監督合力,改進監督方式、實行全程監督,強化監督責任、保證監督效果等措施,加大對干部作風問題的督查和問責,對政令不暢、紀律不嚴、工作不實等典型問題,要嚴格依照有關規定,硬起手腕,勇于“亮劍”、“開刀”,確保責任追究到人。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同時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樹立長期抓、抓長期的思想,積極探索教育、制度、監督、懲處并重的長效機制,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才能不斷取得新成效。
參考文獻:
[1] 楊昌玉.機關作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3.13(04).
[2] 劉芳.當前企業機關作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企業研究,2014.5(02).